鈣吸收

鈣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對人體而言,無論肌肉、神經、體液和骨骼中,都有用Ca2+結合的蛋白質。鈣是人類骨、齒的主要無機成分,也是神經傳遞、肌肉收縮、血液凝結、激素釋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鈣約占人體質量的1.4%,參與新陳代謝,每天必須補充鈣;人體中鈣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

簡介

鈣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對人體而言,無論肌肉、神經、體液和骨骼中,都有用Ca2+結合的蛋白質。鈣是人類骨、齒的主要無機成分,也是神經傳遞、肌肉收縮、血液凝結、激素釋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鈣約占人體質量的1.4%,參與新陳代謝,每天必須補充鈣;人體中鈣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

生理功能

(一)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

體內99%以上的鈣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鈣占骨骼重量的25%和總灰分的40%鈣更新的速度隨年齡增長而減慢,每年更新速率1歲以內為100%,幼兒期50%-100%,兒童期每年約10%成人約5%。人體骨質的積累主要是在20歲以前完成的,其後的10餘年骨質繼續增加,在30~35歲到達一生的峰值,稱為骨峰值。到達峰值後與45歲之前,骨質處於相對穩定期,45歲之後逐漸降低。

(二)參與維持多種生理功能

1.離子鈣與鉀、鈉和鎂離子的平衡,共同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包括骨骼肌和心肌的收縮,平滑肌及非肌肉細胞的活動和神經興奮性的維持。當血鈣低於正常範圍時,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強,可引起肌肉抽搐;而濃度過高時可損害肌肉收縮功能,抑制正常心率與呼吸。

2.鈣離子參與調解生物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對細胞功能的維持,酶的激活等都起著重要作用。如ATP酶、琥珀酸脫氫酶、脂肪酶和蛋白分解酶等都需要鈣的激活。

3.細胞內鈣離子參與調節多種激素和神經遞質的釋放,作為細胞內第二信使,介導激素的調節作用,如調節消化、能量及脂肪代謝相關激素的生產等。

4.作為輔助因子,參與血液凝固多個過程,有助於止血和傷口的癒合。

5.也與調節血壓、鐵的跨膜轉運等生理功能有關。

鈣的消化吸收

(一)吸收及其影響因素

膳食中的鈣大多以不可溶的複合物形式存在。通過胃酸及酶的作用,鈣從複合物中游離出來,只有溶解狀態的鈣才能被吸收。

1.吸收方式

鈣主要在小腸吸收,吸收率一般介於20%~60%,吸收方式有主動吸收和被動吸收兩種。當鈣攝入水平較低,腸腔內鈣濃度低於腸黏膜細胞外液時,由黏膜細胞通過跨細胞轉運主動吸收鈣。此時腸道鈣由鈣結合蛋白跨膜逆濃度梯度轉運,需要耗能。鈣主動吸收過程主要依賴於1,25-(OH)2D3和腸道維生素D受體的作用,具有飽和性,受鈣攝入量和身體的需求量的調節。主動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的上部完成。

當鈣攝入量較高時,則大部分鈣吸收為被動吸收。在腸腔內鈣濃度高於黏膜細胞外組織液時,鈣沿濃度梯度由高向低經黏膜細胞間隙被動擴散進入血液。腸道黏膜的滲透性決定了被動吸收率。空腸和迴腸均有較好的滲透性,大部分被動吸收在此段完成。被動吸收主要取決於鈣的濃度梯度,具有不飽和性,也不受維生素D和生理需要量的調節。但膳食中可以促進鈣溶解和保持鈣溶解狀態的食物成分,可促進鈣的被動吸收。

2.影響鈣吸收的因素

影響鈣吸收的因素主要包括機體和膳食兩個方面的因素。

1)機體因素

機體因素包括生理需要量,機體維生素D、鈣和磷的營養狀況,胃酸分泌、胃腸黏膜接觸面積和體力活動等。生理需要量主要受骨骼生長速度和妊娠及哺乳期鈣的額外支出的影響。在生命周期里,骨骼生長越快鈣吸收率也越高。嬰兒期鈣的吸收率約60%,兒童期略低於嬰兒期,約40%成人期則降低至20%~40%,老年人則會進一步降低。孕中晚期鈣吸收率可增高至50%~60%,泌乳期雖然對鈣需要量增加,但吸收率並未相應增加。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水平的急劇降低也導致鈣吸收率下降,機體維生素D缺乏會降低1,25-(OH)2D3的水平,從而降低主動吸收率。血磷升高反饋抑制1,25-(OH)2D3的生成而降低鈣吸收率。胃酸缺乏可降低不溶性鈣鹽的溶解度而減少吸收。此外,體力活動可提高吸收率並促進鈣的儲存。

2)膳食因素

鈣攝入量是膳食中影響鈣吸收率和吸收總量最重要的因素。鈣吸收率與單次鈣攝入量的對數呈負相關。當日均鈣攝入總量低或單次鈣攝入量降低時,主動吸收被激活,從而增高鈣吸收率。但鈣攝入量增加時,雖然鈣吸收率降低,但鈣吸收的總量是增加的。等量的鈣,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攝入則可增加鈣吸收率和吸收總量。此外,乳糖、寡糖、適量的蛋白質和一些胺基酸可與鈣結合成可溶性絡合物而有利於鈣的吸收。低磷膳食可降低血液磷的水平,刺激維生素D活化,促進鈣吸收。膳食中的草酸、植酸可與鈣形成沉澱而降低鈣吸收。膳食纖維中的糖醛酸殘基、脂肪酸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可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複合物,從而降低鈣的吸收。

(二)利於鈣吸收的因素

1.維生素D;

2.乳糖;

3.充足的蛋白質;

4.適宜的鈣、磷比值(鈣、磷比值在2:1);

5.賴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6.酸性介質有利於鈣的吸收

7.運動可增加鈣的吸收。

(三)不利於鈣吸收的因素

1.植酸鹽、纖維素、糖醛酸、藻酸鈉和草酸;

2.脂肪攝入過多或脂肪吸收不良;

3.過量的酒精、尼古丁;

4.激素對鈣吸收的影響很大。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同類均不利於鈣的吸收。

金鈣特的主要成分:乳礦物鹽、酪蛋白鈣肽、牛初乳粉、水解魚膠原蛋白、濃縮乳清蛋白粉、牛磺酸、葡萄糖酸鎂、天然β-胡蘿蔔素、穩定性維生素C、維生素D、低聚木糖、乳糖。

金鈣特採用進口優質鈣源:乳礦物鹽(鈣磷比科學;有機鈣,對腸胃刺激小,無便秘、脹氣等胃腸道反應),人體能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金鈣特六大鈣營養支柱:三大促鈣吸收因素+三大促鈣利用因素

①低聚木糖(雙歧因子)、乳糖,能改善胃腸道環境,促進鈣的吸收;

②維生素D、穩定性維生素C,促進鈣的主動吸收;

③酪蛋白鈣肽(CCP),是一種高效的鈣吸收促進劑,能與鈣形成酪合物,保持鈣在胃腸道中的溶解狀態,從而提高鈣吸收率。

④膠原蛋白、鎂與鈣,是構成骨骼的主體,攝入足夠的可與鈣結合的膠原蛋白,能使鈣在體內被較快消化吸收,使鈣能被更好的利用;

⑤天然β-胡蘿蔔素、穩定性維生素C,維持骨代謝正常進行;

⑥牛磺酸,是人體腸道內雙歧菌的促生因子,最佳化腸道內細菌群結構,使吸收的鈣能被更好的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