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花[中草藥]

金鐘花[中草藥]
金鐘花[中草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鐘花(學名: Lindl.):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金鐘花的果殼、根或葉。採收和儲藏:果,夏、秋季採收,灑乾;根,全年可挖取,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葉,春、夏、秋季均可採集,鮮用或曬乾。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灌叢中、溪岸、林緣。資源分布:分市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及雲南。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主感冒發熱;目赤腫。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金鐘花 金鐘花

金鐘花是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邊緣具睫毛外,其餘均無毛。枝棕褐色或紅棕色,直立,小枝綠色或黃綠色,呈四棱形,皮孔明顯,具片狀髓。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3.5-15厘米,寬1-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通常上半部具不規則銳鋸齒或粗鋸齒,稀近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6-12毫米。

花1-3(-4)朵著生於葉腋,先於葉開放;花梗長3-7毫米;花萼長3.5-5毫米,裂片綠色,卵形、寬卵形或寬長圓形,長2-4毫米,具睫毛;花冠深黃色,長1.1-2.5厘米,花冠管長5-6毫米,裂片狹長圓形至長圓形,長0.6-1.8厘米,寬3-8毫米,內面基部具桔黃色條紋,反卷;在雄蕊長3.5-5毫米花中,雌蕊長5.5-7毫米,在雄蕊長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長約3毫米。

果卵形或寬卵形,長1-1.5厘米,寬0.6-1厘米,基部稍圓,先端喙狀漸尖,具皮孔;果梗長3-7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1月。

資源分布

分市於江蘇、安徽、浙江、江 西、福建、湖北、湖南及雲南。

生態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中、溪岸、林緣。為溫帶、亞熱帶樹種,喜光耐半陰,耐旱,耐寒,忌濕澇,生於海拔400-1200m的山地半陰坡的平緩地。

栽培技術

用種子、扦插、壓條及分株繁殖均可,但以扦插繁殖最為方便,春季可用硬枝扦插,夏季也可用做枝扦插。

田間管理:移栽時應強修剪,以減少水分、養分消耗,促使成活,乾旱時適當澆水,夏季酌施肥料。

採收和儲藏:果,夏、秋季採收,灑乾;根,全年可挖取,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葉,春、夏、秋季均可採集,鮮用或曬乾。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葉片多皺縮捲曲,展平後呈橢圓狀矩圓形至披針形,長5-14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都有鋸齒,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淡綠色;葉柄長

0.5-1厘米。氣微,味苦。果實呈卵球形,長1-1.5厘米.直徑約1厘米,多開裂成兩分離的果瓣,每瓣中間有殘留的膜質中隔,先端向外反卷,基部鈍圓。表面黃棕色至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橫細脈紋,中部至頂部的縱溝兩側分布多數小瘤點,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質硬脆。氣微,味苦。

顯微鑑別

果皮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細胞,切向延長,外被角質層。瘤點處可見薄壁組織隆起,外果皮於此處斷裂消失。中果皮為多列薄壁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排列不規則;散有外韌型維管束。內果皮為多列厚壁細胞,約占果皮厚度的1/2,細胞類方形、類長圓形,切向鑲嵌排列,孔溝明顯。內表皮為1列細胞,切向延長。

理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0.5g,加95%乙醇5ml冷浸數小時,濾液濃縮至0.5ml,作供試液;另以齊墩果酸乙醇液為對照。分別點樣於同一矽膠G-厘米C-Na薄層板上,用石油醚-苯-乙酸乙酯-乙酸(10:20:6:0.5)展開13厘米,取出晾乾,置碘蒸氣中熏,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化學成分

葉中含有牛蒡甙(arctiin),牛蒡甙元(arcti-genin),穗羅漢松脂酚(matairesinol),穗羅漢松脂酚甙(mata-iresinoside)[1,2],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紫雲英甙(astraga-lin)[1],洋丁香酚甙(acteoside),β-羥基洋丁香酚甙(β-hydroxy-acteoside)[3]。果實中含有牛蒡甙[4,5],牛蒡甙元,穗羅漢松脂酚,穗羅漢松脂酚甙,芸香甙,白樺脂酸(betc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5],洋丁香酚甙及β-羥基洋丁酚甙。

附方

【藥 名】:金鐘花

【來 源】:為木樨科植物金鐘花的根、葉、果殼。

【功 效】:清熱解毒、祛濕瀉火。

【主 治】:用於流行性感冒、目赤腫痛、疥瘡、筋骨酸痛、頸淋巴結核。

【性味歸經】:苦,溫。入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外用:搗敷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區。

【拉丁名】:Forsyihia viridissima Lindl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藥性苦;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

主治感冒發熱;目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克;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葉、果殼:味苦、性溫。有清熱解毒、祛濕瀉火的作用。

考證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藥材拉丁名 Radix seu Folium seu Fructus Forsythiae Viridissima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

科屬分類 木犀科

出處 《中華本草》

唇形目百科(一)

唇形目(學名:Lamiales),也被稱為玄參目(學名:Scrophulariales),是一類雙子葉植物,有木本和草本,其中玄參科常含有生物鹼和甙類,所以很多種都可以作為藥用。

阿拉伯婆婆納
矮馬先蒿
矮小普氏馬先蒿
阿洛馬先蒿
阿爾泰馬先蒿
哀氏馬先蒿
埃氏馬先蒿
暗昧馬先蒿
奧氏馬先蒿
矮小大王馬先蒿
阿拉善馬先蒿
薄腺毛草
鼻花屬
白花甘肅馬先蒿
波氏馬先蒿
巴氏腋花馬先蒿
半扭卷馬先蒿
杯狀灌叢馬先蒿
鼻喙馬先蒿
白丁香
暴馬丁香
白皮素馨
白花丁香
斑葉梣
北京丁香
白花歐丁香
白臘樹
白花什錦丁香
濱木犀欖
白婆婆納
北水苦蕒
白花泡桐
白花花葉丁香
白萼素馨
長花李欖
長葉女貞
川素馨
翅莖草屬
長梗玄參
長果婆婆納
春黃菊葉馬先蒿
孱弱馬先蒿
長把馬先蒿
長穗馬先蒿
長梗馬先蒿
長角凸額馬先蒿
粗毛普氏馬先蒿
長舟馬先蒿
粗野馬先蒿
長柄馬先蒿
藏玄參屬
藏楸
藏波羅花
垂絲丁香
齒緣苦櫪木
粗壯女貞
川梣
長葉木犀
長筒女貞
長管素馨
齒葉木犀
長果水苦蕒
叢林素馨
翅莖草
齒葉玄參
長根馬先蒿
長舌馬先蒿
草莓狀馬先蒿
粗莖返顧馬先蒿
刺冠謬氏馬先蒿
察郎馬先蒿
粗管馬先蒿
盾座苣苔屬
多毛鶴首馬先蒿
多花素馨
東北連翹
大獨腳金
大花婆婆納
大葉腹水草
獨腳金屬
短冠草屬
呆白菜屬
滇東馬先蒿
大海馬先蒿
大花羅氏馬先蒿
東俄洛馬先蒿
大果纖細馬先蒿
寬齒大衛氏馬先蒿
盔須馬先蒿
寬裂輪葉馬先蒿
寬喙馬先蒿

多羽片歐氏馬先蒿
大理馬先蒿
大葉石龍尾
多枝馬先蒿
短唇馬先蒿
大唇馬先蒿
大管馬先蒿
多葉鶴首馬先蒿
大唇擬鼻花馬先蒿
多花馬先蒿
鄧氏馬先蒿
短果潘氏馬先蒿
大山馬先蒿
大衛氏馬先蒿
鈍裂宮布馬先蒿
丹參花馬先蒿
短盔羅氏馬先蒿
多枝柳穿魚
吊燈樹屬
大花素方花
大花胡麻草
地黃屬
大葉素馨
大花李欖
淡紅素馨
短萼素馨
丁香屬
滇素馨
短絲木犀
單色蝴蝶草
多齒馬先蒿
多枝淺黃馬先蒿
單花鹿茸草
地黃葉馬先蒿
短盔馬先蒿
鵝首馬先蒿
二色馬先蒿
二歧馬先蒿
峨眉馬先蒿
二齒馬先蒿
豐管馬先蒿
緋色美麗馬先蒿
粉花凌霄屬
福氏馬先蒿
腹水草
費爾氏馬先蒿
非洲木犀欖
腹水草屬
俯垂馬先蒿
方枝木犀欖
粉花凌霄
法且利亞葉馬先蒿
返顧馬先蒿
法氏馬先蒿
阜萊氏馬先蒿
反曲馬先蒿
佛氏馬先蒿
費氏馬先蒿
高額馬先蒿
管狀長花馬先蒿
甘肅矮探春
臌萼馬先蒿
管花馬先蒿
光葉蝴蝶草
格氏凸額馬先蒿
廣西來江藤
光萼巧玲花
國楣馬先蒿
根莖馬先蒿
甘肅馬先蒿
廣西木犀欖
高升鋪散馬先蒿
高大哀氏馬先蒿
宮布馬先蒿
灌叢馬先蒿
高波羅花
高超馬先蒿
溝酸漿屬
高升馬先蒿
廣西厚膜樹
桂葉素馨
冠額美麗馬先蒿
海南膠核木
糠秕馬先蒿
克洛氏馬先蒿
卡氏沼生馬先蒿
寬葉俯垂馬先蒿
康定馬先蒿
苦櫪木
紅色歐氏馬先蒿
湖北紫丁香
喙齒馬先蒿
黃花鴨首馬先蒿
葫蘆樹屬
華女貞
紅丁香
花葉丁香
紅花大唇馬先蒿
厚毛甘肅馬先蒿
紅骨草
胡麻草屬
火焰草屬
灰色馬先蒿
花楸葉馬先蒿
環喙馬先蒿
紅素馨
黃花蝴蝶草
紅毛馬先蒿
河南馬先蒿
火焰樹屬
黃花角蒿
華北紫丁香
華氏馬先蒿
紅色馬先蒿
黃花岩居馬先蒿
紅花木犀欖
狐尾馬先蒿
幌菊屬
華麗馬先蒿
亨氏馬先蒿
黃花馬先蒿
紅紋馬先蒿
黃素馨
胡黃連屬
蒿葉馬先蒿
厚膜樹屬
海南素馨
厚邊木犀
胡蘿蔔葉馬先蒿
黑馬先蒿
聚合草屬
假擬蕨馬先蒿
雞冠子花
具毛素方花
旌節馬先蒿
極弱弱小馬先蒿
假頭花馬先蒿
聚花馬先蒿
金黃馬先蒿
假司氏馬先蒿
菌生馬先蒿
尖葉藍花楹
膠核木屬
具冠馬先蒿
假碩大馬先蒿
蕨葉馬先蒿
江西馬先蒿
具齒馬先蒿
堅挺纖細馬先蒿
尖果馬先蒿
尖萼梣
金鐘花
甲拉馬先蒿
極狹狹盔馬先蒿
結球馬先蒿
假多色馬先蒿
假彎管馬先蒿
戛氏馬先蒿
豇豆樹
假山羅花馬先蒿
蔣氏馬先蒿
季川馬先蒿
戛克氏馬先蒿
堅挺馬先蒿
角盔馬先蒿
瘠瘦馬先蒿
吉隆女貞
堇色馬先蒿
繖花馬先蒿
假蘚生馬先蒿
咖啡素馨
楷葉梣
康泊東葉馬先蒿
克氏馬先蒿
寬葉四川馬先蒿
苦玄參屬
擴展女貞
卡里馬先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