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柳[植物]

金珠柳[植物]
金珠柳[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珠柳是杜莖山屬的一種植物,生長於常綠闊葉林中,林緣灌叢,林緣灌叢路邊,山谷,山谷林緣疏林下,山坡,山坡雜木林中,疏林中,雜木林中,雜木林中向陽地。海拔500米到2800米之間。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

灌木或小喬木,高2-3米,稀達10米;小枝圓柱形,通常被疏長硬毛或柔毛或有時無毛,老時具疏皮孔。

金珠柳 金珠柳

葉片堅 紙質,橢圓狀或長圓狀披針形或卵形,稀廣卵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鈍,長7-14(-23)厘米,寬3-7(-9)厘米,邊緣具粗鋸齒或疏波狀齒,齒尖具腺點,葉面無毛,中脈微凹,側脈不甚明顯,背面幾無毛或有時被疏硬毛,尤以脈上常見,中脈隆起,側脈8-12對,尾端直達齒尖,通常無脈狀腺條紋;葉柄長1-1.5厘米。

花果

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常於基部分枝,腋生,長2-7(-10)厘米,被疏硬毛,尤以苞片為多;苞片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梗長1-2(-3)毫米;小苞片披針形或卵形,著生於萼基部;花長約2毫米,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鈍,與萼管等長,全緣,有時具緣毛,通常無腺點,無毛;花冠白色,鐘形,長約2毫米,具脈狀腺條紋,裂片與花冠管等長或略長,卵形,頂端鈍或圓形,全緣或具微波狀齒;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內藏;花絲與花葯等長;花葯圓形或腎形;雌蕊不超過雄蕊,柱頭微裂或半裂。

果球形或近橢圓形,直徑約3毫米,幼時褐紅色,成熟後白色,多少具脈狀腺條紋,宿存萼包果達中部略上,即果的2/3處。

花果期

花期2-4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海拔400-2800米的山間雜木林下或疏林下。

分布範圍

產我國西南各省至台灣以南地區,從印度,緬甸至泰國均有。

主要價值

嫩葉可代茶,又可作藍色染料。

本種提示

本種與軟弱杜莖山 (M. tenera Mez) 相近,但該種小枝、花序纖細無毛,葉片較薄,廣橢圓形至菱狀橢圓形,葉緣齒較粗,葉背具不甚明顯的脈狀腺條紋,分布僅廣東中部及沿海。與包瘡葉 (M. indica (Roxb.) Roxb. A. DC.) 的主要區別,見該種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