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 人中黃1兩,烏梅肉1兩,茯神1兩,胡黃連1兩,五味子1兩,石菖蒲3錢,辰砂3錢,雄黃3錢,遠志3錢,消石3錢,牛黃1錢,冰片1錢,金箔20張(為衣)。 |
功效: | 解膏梁金石藥毒,殺三屍,除勞熱,安神志,辟瘴辟瘟。 |
主治: | 脫疽及疔毒發背,先因縱食膏粱厚味法酒,又或丹石補藥,勉力入房,多致積毒臟腑,久則胃汁中乾,腎水枯竭,不能上制心火,以致消渴、消中、消腎。饒食多乾,能食多瘦,九竅不通。驚悸健忘。見此諸症,後必發疽,多難治療。宜預服此,可轉重就輕,移深居淺。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用人乳、童便共1大杯化藥,隨病上下,食後服之。此藥用蠟封固收藏,不泄藥味,愈久愈效。 |
製備方法: | 上藥各為淨末,配準前數,共入乳缽內,再研千轉,於端午七夕,或二至、二分吉辰,在淨室中先將烏梅、地黃二膏搗極爛,和藥;漸加煉蜜少許,徐徐添搗,軟硬得中,每藥1兩,分作10丸,金箔為衣。 |
中藥金字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