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尚品

金沙尚品

“金沙尚品”築於金沙江之畔。樓宇臨江而建,面水而居,小區共十棟,總體建築面積為11萬餘平方米,容積率4.0,綠地率43%,小區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成熟的商業服務圈、現代化地下停車場,多功能小區活動中心,豐富的健身器械、園林式小區環境等,旨在給業主精心打造一個遠離塵世之喧囂的高品質居住生活,高層電梯公寓與多層花園洋房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給業主以最大的景觀可視角度。貼心的60—120㎡的精緻戶型設計,讓業主輕鬆擁有自己最經濟、最適合的住宅。

基本信息

效果圖效果圖

行政區域: 宜賓縣

項目位置: 柏溪鎮振興路南段

交通狀況: 地處振興南路和濱江路交匯口,與翠柏大道相鄰,交通非常便捷,1路、21路、23路公交均可以便捷乘坐

建築類型: 塔樓,板塔結合,高層

物業類別: 普通住宅

開發商: 宜賓華富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物業費: 0.8元/月/平米 1元/月/平米

詳細信息

戶型圖戶型圖

產權類型: 大產權房

容積率: 3.95

綠化率: 43.3%

總戶數: 1057

周邊配套

周邊配套周邊配套

周邊配套: 翠柏商貿城、臨街商業街

內部配套: 本社區公共服務包括教育設施、商業服務設施、文化體育設施、小區設備配套設施等

內部配套:發電機房、高低壓變配電房、污水處理裝置、消防及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池、停車庫、區內文化活動中心、

車位數: 617

價格信息

金沙尚品價格:均價3500元/平米

售賣信息

售樓處售樓處

售樓地址: 柏溪鎮振興路南段

售樓電話: 400-606-6969轉58768

開盤時間: 20100500

銷售許可證: 宜縣(2010)房預售證許第27號

項目介紹

戶型圖戶型圖

1、規劃與布局

新都市主義景觀概念,即根據工程的位置和規模,將地塊設計為一個環境優美,以水景、園林綠化為中心,並配合現在的居住模式、商業模式、社區配套及建築形式,成就都市與自然的活力大碰撞,給予未來居住空間夢想進行全新的演繹。

景觀式時尚居住小區即是把小區規劃看作是城市的一個景觀結構,而自身也實現著城市化的整合演變,通過道路、組團空間、居住建築態的營造,構成了一個整體,一個清晰可變的、嶄新的、感性的人造景觀,一種面向新的共同體的詩性對話,又結構性的把景觀面傳遞出來。

(1)縱橫交錯的布局方式

該項目規劃為一個完整封閉的住宅小區。整個小區分為縱橫兩條景觀線,橫向沿中心水面、主入口景觀軸而設,以步行和景觀節點形式構成,縱向沿小區南面景觀入口向北而設,以中心內庭景觀帶形式構成。縱橫兩條景觀帶交匯於小區中庭花園,由小區步行及車行入口為交匯連線點,相互之間留有開闊的視線,散而不亂,分區明朗。

(2) 商業街及小區配套服務

尊重原有現狀,沿濱江路及振興路布置外部商業街。現代的商業是體驗式商業,人們不僅僅是為了購物消費,同是也是為了體驗和娛樂,商業模式除提供足夠的商品外,還具有餐飲、休閒、娛樂、旅遊、展示、目的地等特徵,它是人們除去購物外可以遊玩的地方。當今社會娛樂元素日漸豐富,人們所需層次漸多,購物環境亦日漸人性化…….。小區商業街本著上述目的,同時也利用商業街的布置,完善小區內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商務、商業和日常生活服務配套設施,亦為小區居民增添了一個停留和交往的理想場所。

(3) 傳統鄰里發展原則

居住強調鄰里關係,組團布置較為開放,給與居住者更多的交流機會,以發展新型小區中的傳統鄰里關係。以一種“守望相助”的安全感聯繫社區居民感情。

(4)行人優先的導向性

小區交通以步行作為優先設計,令規劃在行人的適宜尺度中進行。小區內車行道路沿組團外圍布置,僅用於解決車輛到戶及入庫停放的問題,與主要景觀及活動場所分開,在中庭綠化、組團內庭園林內則以人行為本。利用人車分流來保證小區的人行通道的便利和安全性。在小區內設定寬闊的休閒活動性的中心水體、綠地、廣場,讓人們在高層社區內也能享受到人行尺度的生活。

2、綠化、景觀設計— —環境設計的立意為“濱水、親綠、都市森林”,以清澈的水面、茂盛的都市森林來營造城市濱水綠島,打造品質社區—自然生態社區、運動健康社區。

本工程環境設計中儘量利用線狀流水、疏林草坪,在小區內庭院四周以茂盛的點狀森林環繞為綠化帶,形成新的城市綠島(都市綠肺)。對外部環境較差的城市幹道面,採用避、退、擋等手法營造較好的外部環境,同時利用步行、車行入口處的廣場空間向城市街道展示小區的特點,使綠色森林環景得到有利的延伸。

面對外部公路的主要景觀面,採用角或退讓對公路的方式,避免了噪音干擾,同時形成的通透空隙,對小空氣對流,景觀視線都有極好作用。同時,側立面的豐富層次對城市景觀也是極大貢獻。

景觀軸線

小區從西到東貫通的軸線是小區綠化環境設計的空間主軸也是靈魂所在,規劃沿東西主軸線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空間序列,小區的空間主軸同時也是綠化主軸,通過步行空間綠化的布置,營造親切宜人的活動氛圍和歸屬感。同時利用不同層次的綠地系統,強調了綠化的延伸和流動性,更好地強調了濱水山莊、都市森林的環境設計主題。沿街布置的商業景觀軸線既是小區景觀主軸線的開始,又是對它的有益補充。

中心園林綠地

中心園林綠地是對都市綠肺的集中體現。此綠地直接融合在各住宅組團中心,小區入口使各綠地得以在視覺上得到貫穿,並使住宅前後綠地可觀可及。在綠地中不僅有集中綠地,還有情趣小品,樓台亭閣,石板步道,階式林蔭等園林設施,有活動區也有幽靜區,有露天場也有遮蔭處,有寬闊場地,也有花間溪畔,童叟各有回歸。

另外,在靠近道路的地方則通過行道樹及商業裙房屋頂綠化與城市幹道隔離,且建築適當後退,減少其干擾。

最後,為加強綠化的層次性,突出跨世紀社區的生態概念,環境設計不僅考慮利用地形形成的層次豐富的地面綠化系統,還充分注重了綠色景觀的立體化,形成多種多樣的“空間花園”,既能達到讓儘量多的住戶親近自然,怡情樂景的意圖,又使社區建築立面效果層次豐富,綠意盎然,同時又在高樓林立的場所創造了儘可能多的人與自然交流的機會。

園林意境,休閒情趣

通過水景及小森林的設計,不僅在視覺上提供了多樣性,在社區內遊憩活動中心充分營造了園林深深的意境,改變了單調綠化的感官體驗,為活動的人群賦予了更多的休閒情趣。

3、交通設計— —以“人車分流”的完美方式,解決了安全性、景觀性、便捷性等諸多問題。

小區設有一個人行景觀主入口,兩個機動車主入口。住戶步行經過南面或西面人行主入口廣場後,可直接進入小區景觀步行系統入戶,這樣既方便了住戶就近入戶,又完善解決人車分流問題。

小區所有的機動車幹道通過圍繞小區外圍的一條環形道路解決,這樣可使道路最大化利用,道路所占面積大大減少,同時使社區內的車輛干擾儘量減少但又解決了交通實際問題,而社區間道路與住宅間也靈活地以綠色森林、生態走廊分隔,為居住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停車位

停車位的設定左右了機動車流線,同時也牽涉到機動車對步行者安全的威脅問題。方案中採用外圍停車,即地面停車設定在外圍環道外側,以減少對住宅的干擾,且通過綠化處理,在景觀設計上和諧統一。並利用高差,將所有地下車庫入口在外圍環道上統一規劃,使機動車流線與步行流線最大程度的分流。車入庫後,讓駕駛者不需走太長的距離,即能從各個方向進入小區內院或住宅,儘量做到安全、便捷。

步行距離

有目的的步行距離(如會所、物管用房、商店等)控制在300米以內,以150米為最佳。游嬉性的步行空間考慮以30米為外部空間設計的基本尺度進行控制性調整。步行系統集中在中心園區內,為步行的安全性和就近距離創造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