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山

宜興湖父金塘山下有一個慕蠡洞,是宜興的旅遊勝地之一。

基本信息

金塘山
拼音:
解釋: 1.即金山。

金塘山

宜興湖父金塘山下有一個慕蠡洞,是宜興的旅遊勝地之一。水洞旁邊又豎起了一個巨大的越國大夫范蠡的塑像。名之曰:“陶祖聖境”,這其中是有一番來歷的。 相傳是范蠡開掘泥塘制“釉水”的山,因而得名。山的海拔68米。山上生態分明,林木蔥鬱,蔽天蓋地,整個林地喬灌參差,藤蘿懸掛,古樹參天,怪石林立。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滅了越國,越王勾踐也被捉到吳國去了。越王勾踐誓死復國,他韜光養晦,等待時機。越王勾踐手下有兩個臣子,一個叫文仲,一個叫范蠡,都是志同道合的能人。為了麻痹敵人,越國就向吳王送美女和財寶。范蠡深入山鄉,遍訪美女,終於找到了西施、鄭旦兩位美人。便攜來都城,教以禮儀,獻給吳王夫差以後,果然深得歡心。吳王便把勾踐放回了越國。雖然忠臣伍子胥識破越國的詭計,苦苦相勸,但夫差就是不聽。

簡介

金塘山島位於舟山群島西端,東距舟山島6.25公里,南距寧波北侖3.5公里。是定海區金塘鎮駐地。陸域面積77.35平方公里,最高點仙人山海拔455.9米。海岸線長49.52公里。島呈南北走向,長13.5公里,寬9公里。據傳,該島南部山岩臨海,唯西側海灘受海潮侵蝕,很久以前,人們在西側築起兩條大塘(今大浦塘的內塘),塘內海塗久耕成沃土,年年豐收。該塘造福後代,故美稱“金塘”。島民以農業為主,兼漁業。所產金塘李,為水果佳品。

歷史

據史料記載,金塘山島宋朝初為金塘鄉,隸屬慶元府定海(今鎮海)縣管轄。宋元豐元年(1078)劃歸昌國縣(今舟山市)。解放後,金塘島曾設區公所,分置瀝港、山潭、柳行、大豐4個鄉鎮。1992年7月,大豐和柳行2鄉合併,設定瀝港鎮、大豐鎮、山潭鄉2鎮1鄉,2001年7月,合併為金塘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參將俞大猷曾率明軍在金塘的瀝港殲滅入侵的倭寇,為表彰該戰大捷,特地在瀝港鎮立“平倭港碑”。

社會經濟

金塘為全市重點僑鄉,也是個私企業發達的島嶼,全島有行政村46個,一個漁業經濟聯合體,20個居民小組。2000年有居民16406戶、41761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