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關鎮

巴東縣野三關鎮是湖北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是大西南的陸路咽喉,恩施州的東大門,巴東江南的重要物資集散地。集鎮所在地海拔1100米,東距宜昌市中心168公里,西到恩施州府157公里,東北至巴東縣城94公里,東南到水布埡水電樞紐工程27公里。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野三關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秦漢時期,巴人就在此形成了穩定的活動區域。北宋宰相寇準任巴東縣令時,曾在這裡勸農棄獵從耕。大革命時期,賀龍元帥兩次率部隊經過這裡,懲治土豪,開倉濟貧。解放後,胡耀邦、趙紫陽、喬石、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野三關,勸民務工經商。1992年,野三關被錄入《中國著名鄉鎮》叢書。新華社第2131期《國內動態清樣》稱譽為"深山野嶺夜明珠"。1999年被授予省級文明鄉鎮。

面積和人口分布

全鎮國土面積530.9平方公里,耕地88199畝,山林61.9萬畝,鎮轄76個村(居)委會,673個村(居)民小組,19408戶,65958人,其中農業戶17288戶,農業人口61448人。野三關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土家族人數居多。集鎮常住人口2萬人,規劃區15平方公里,分為商貿區、工業園區、居民小區等片區,集鎮供電、道路、郵政、電信、市場、網路、金融、環衛、醫療、廣電、文教等公共基礎設施齊全。

野三關資源優勢

1、獨特的區位優勢。野三關北臨三峽,南瀕清江,318國道東西橫貫全境57公里,巴鶴省道南北縱穿21公里,榔水公路東南穿過14公里。鎮區正好位於318國道經濟帶,巴鶴公路經濟帶和榔水公路經濟帶的金三角地區。正在新建的滬蓉西高速公路、宜萬鐵路和"忠武"天然氣管道分別經過集鎮規劃區。滬蓉西高速公路在鎮內設有服務區和出入口,宜萬鐵路設有縣級火車站,"忠武"天然氣管道留有兩座閥門。隨著長陽招徠河電站的截留建成,鎮域東南方向的物資可以通過航運,由清江出口,也是一條旅遊黃金線。

2、舒適的自然環境。野三關地處巫峽南岸,位於東經110°10′至110°04′,北緯30°32′至30°43′。境內地勢由東南逐漸降低,最高海拔1912米,最低海拔227米。這裡土質肥沃,森林豐茂,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1.7℃。年降雨量1270mm,年無霜期234天。

3、優質的基地規模。野三關適宜玉米、馬鈴薯、魔芋、杜仲、天麻、茶葉、銀杏、板栗、核桃等200多種農作物和林果藥特產的種植、加工。適宜優質生豬、山羊、肉牛、土雞、淡水魚等畜禽水產品的養殖、加工。經過多年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拓展了鎮域經濟全面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了以烤菸、白肋煙為主的萬畝優質菸葉生產基地。以生豬、山羊為主的15萬頭(只)畜牧生產基地,以魔芋、大椒、西紅柿、白皮大蒜為主的1.5萬畝特色蔬菜基地,以板栗、核桃、銀杏、天麻、木瓜、茶葉為主的乾果藥茶基地。

4、地道的土特產品。年產2000噸以上的三峽白酒暢銷省內外。年飼養15萬隻的土雞及鮮蛋、味道鮮美。4000畝白皮大蒜質量上乘。綠夢、多仁魔芋加工精粉出口韓國和東南亞。煙燻土臘肉可存放數年,風味獨特。2萬張山羊板皮在國際貿易中享有盛譽,羊肉具有滋陰補腎之功能。薇、蕨菜等野生天然蔬菜可出口創匯。以上陽坡村為中心的千畝優質木瓜,暢銷海內外。古銀杏群落高聳挺拔,效益可觀。核桃、板栗曾榮獲"全州第一鎮"稱號。農村婦女手工製作的布鞋精細別致。

5、豐富的資源優勢

一是水能資源。全鎮水能可利用資源有:支井河、魚泉河、泗渡河、苦桃溪、兩岔河為主的五水系。水能資源靠近負荷中心,開發利用的條件優越,其中泗渡河河流全長43.8公里,流域面積797平方公里,理論電能2.8萬千瓦。

二是礦產資源。有原煤、煤乾石、硫鐵礦、石灰岩、紫砂土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麻沙坪煤田總儲量2328萬噸,發熱量5700∽7300大卡。仙人岩鐵礦總儲量6321萬噸,屬中型礦床,礦石類型為菱鐵礦石2138萬噸和赤鐵礦石4183萬噸。

6、繁榮的民族文化。野三關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鎮民間舞蹈"撒爾嗬"演出隊,曾在烏魯木齊舉辦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榮獲表演獎。多次在中央、省、州電視台、電台文藝節目中演播。2004年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表演活動中,被譽為恩施民間文藝絕活,並讚揚為神奇、神韻、神秘、神威。

野三關教育事業遠近聞名。鎮內現有高中一所,國中2所,國小52所。教學設施、教育質量國家級督學稱為"一串明珠"。民族實驗中學被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屆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原校長鄭益民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巴東縣民族醫院設在野三關,占地12350m2,建築面積18400m2,現有病床80張,在職職工145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34人,其中高、中級職稱68人。

野三關西北21華里的菜籽壩村,歷史上曾有一個九代屋場,田韋皋及其子孫共九代人同居,和睦相處,家有10犬,偶有1犬不至,9犬不食,傳至朝廷,皇上下詔敕封為"義門村"。野三關還是辛亥革命功臣鄧玉麟的故鄉。

集鎮的民族風情一條街建設,占地120畝,正在招商引資中。

7、奇特的旅遊景觀。鎮內有亞洲松王-巴山松,樹中奇觀-五樣樹,山寨奇景-天生大石橋,地下樂園-鴛鴦洞,懸棺-棺木岩,懸崖稀樹-白皮松,萬畝森林公園-鐵廠荒,高險峻觀-高陽寨,領袖小居-勸商樓,土家風情-義門村。正在新建的景點有:最大主跨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泗渡河特大橋,國家科技 攻關鐵路隧道13.8公里的野三關隧道,辛亥功臣鄧玉麟墓。可開發的景點有:歷史亭閣勸農亭,故縣坪舊衙遺址,廟包革命烈士墓,大佛山、穿心岩、仙人岩等。

8、良好的投資機遇。以國家經濟布局戰略性西移和三峽工程建設為契機,一系列政策機遇將促進野三關經濟的結構調整,可享受到西部大開發、三峽庫區、少數民族、老區等優惠政策,國家從工程配套建設及整體生產力發展布局出發,對市場潛力較大的項目形成良好的投資口徑;通過市場橋樑槓桿作用,以區域開發性投資為主題的投資機遇逐步顯現。野三關鎮被列為巴東縣"四極四帶"經濟區域布局的重點鎮,傳統的農業狀況將迅速實現產業置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