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廣益中學

重慶廣益中學

重慶廣益中學(原重慶5中),始建於1894年,已有115年悠久歷史,校友遍及海內外,辦學碩果纍纍。2001年進入重慶市聯招學校行列,是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南岸區“示範中學”。“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是學校的校訓,校風為:“文明、進取、求實、創新”,教風是:“守德、樹人、學高、嚴謹”。“勤學、求真、多思、重行”是學風。以2001年進入聯招學校行業為起點,學校發展又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承百年底蘊,樹現代品牌,辦精品,出奇葩。而今,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正昂首闊步,邁向新的征程——重慶市重點中學。據2012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占地78404平方米(約117畝),森林覆蓋面積約60%。學校共有51個教學班,其中高中33個班,國中18個班,學生2800餘人,共有教職工176人,2013年,學校分為兩個校區(廣益本部、文峰校區)。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重慶廣益重慶廣益
重慶廣益中學(原重慶5中),始建於1894年,已有115年悠久歷史,校友遍及海內外,辦學碩果纍纍。 2001年進入重慶市聯招學校行列,是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南岸區“示範中學”。“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是學校的校訓,校風為:“文明、進取、求實、創新”,教風是:“守德、樹人、學高、嚴謹”。“勤學、求真、多思、重行”是學風。以2001年進入聯招學校行業為起點,學校發展又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承百年底蘊,樹現代品牌,辦精品,出奇葩。而今,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正昂首闊步,邁向新的征程——重慶市重點中學。
我們的品牌之路以百年廣益文化為底蘊
建校110年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3萬多名人才。其中,著名人士有: 鄒容(廣益中學第一屆校友,辛亥革命烈士)、王朴(紅岩英烈)、劉洪堰、肖永祥等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國捐軀的烈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朝義、鄒 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嘉興, 全國五一勞動模範:譚民化 ,解放後我國第一個理學博士:張築生等科學家和學者。國家女子女排五連冠教練:鄧若曾,著名“鋼琴王子”李雲迪的恩師:但昭義 ,《紅岩》月刊主編:鄧均吾等文體、藝術界名人……我校70年代校友李文福(受到江澤民主席接見、航天英雄楊利偉原所在師政委),我校四十年代校友李錫銘(曾任北京市委書記,人大副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委員)。
我們的品牌之路以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
廣益中學高、國中教學質量尤其引人注目,近年高考連上台階,上線率超過95%,其中本科錄取率超過50%,在同級同類學校中遙遙領先。更為可喜得的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素質教育蓓蕾初現,“14歲少女教改方案”提出者、我校初2年級學生盧唯引起全國媒體和專家高度關注。我校是國家級體育先進單位、區級綠色學校,區級最佳文明單位、區級安全文明小區,學校連續12年獲南岸區辦學質量綜合督導評估一等獎……。
我們的品牌之路以獨特天然環境見特色
廣益中學有“氧吧學校”之譽,學校座南山之巔,位古塔之下,傍黃桷古道,眺渝中美景,青山環抱,綠樹掩映,空氣清新,鳥鳴樹梢,花香撲鼻,白色小橋,清流碧波,迴廊花架,典雅燈景。校園亦花園,校園環境益智、益情、益身心。在區委、區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正在實施創重擴建項目。不久的廣益中學,在現有基礎上將成為重慶市獨具特色的園林式學校。
我們的品牌之路以先進設施設備顯時代
近年來,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使古老的學校煥發出現代的風姿。擁有一流的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閱覽室和理化生實驗室;擁有西南地區最早的標準足球場;多功能演播廳已在全市領先;公寓式的學生宿舍,設施齊全,安全,方便。
我們的品牌之路以雄厚師資力量作保障
廣益中學有一支以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市區骨幹教師、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其中本科學歷以上的教師占97.5%。由於學校在全市率先實行了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的改革,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教職工的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
我們的品牌之路以嚴格規範管理求發展
廣益中學管理嚴、校風正、學風濃,具有一百多年的住讀生管理經驗,形成了完善的封閉式管理模式,使學生無接近“廳、吧”之虞;學生宿舍內不僅有管理員24小時值班,並有多名生活老師專職管理,而且,學校還專門選派了行政幹部、骨幹教師每天入住學生宿舍,使學生安心、家長放心。

辦學歷史

廣益中學廣益中學
1892年2月15日,由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創辦,從傳教士羅貝特·陶維新在重慶大梁子(今渝中區新華路)創建廣益男校行課。1894年,遷校至下都郵街23號(今解放碑美美百貨),由清廷川東道台批准,始稱廣益書院。
1898年,改稱廣益學堂。
1904年,由下都郵街遷往巴縣崇文里(南岸區黃桷埡現址),更名為廣益中學。1904年,時任校長的陶維義先生,曾是英國皇家足球二隊中鋒。他攜帶第一個足球入川,學校於1905年建起了西南第一個標準足球場,1907年組成了首支有球服、球鞋的正規足球隊。重慶市足協在編寫《重慶足球史》時,經考證,得出了“重慶現代足球運動,始於廣益中學”的結論。
1928年,因反教運動,學校與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脫離關係,由國人楊芳齡接辦,改制為重慶市私立廣益中學校。同年,四川省政府委員、川東軍閥劉湘親贈學校“江巴學校之冠”匾額。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廣益中學升起了重慶市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1年,由四川省重慶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四川省重慶第五中學校,合併私立南山中學。
1960年,涼風埡中學撤消併入。
1992年,四川省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批示恢復校名為四川省重慶市廣益中學校。
1994年,學校舉行百年校慶。
1997年,重慶市直轄後更名為重慶市廣益中學校。同年,毗鄰的重慶四中改制,廣益吸納了原重慶四中的大多數教職工和學生,擴大了學校規模。
2001年5月,學校經重慶市教委批准成為重慶市聯招學校。
2004年,學校吸納塗山中學並繼續擴大規模。
2005年,被評為南岸區示範中學。
2007年4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2013年7月,合併重慶市88中,學校開始兩個校區(廣益本部、文峰校區)的辦學規模。
2014年10月6日,舉行重慶廣益中學建校120周年活動。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2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占地78404平方米(約117畝),森林覆蓋面積約60%。學校共有51個教學班,其中高中33個班,國中18個班,學生2800餘人。2013年,學校分為兩個校區(廣益本部、文峰校區)。=

硬體設施

據2012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閱覽室和理化生實驗室等功能室及其輔助設備;已把標準足球場改擴建為塑膠草坪運動場;多功能演播廳;公寓式的學生宿舍等設施,建成了校園網,現代教育教學設備配置到教室。

師資力量

據2012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有(截至本書編輯出版的2009年)共有教職工176人,其中高級教師32人,中級教師56人,研究生學歷13人,重慶市骨幹教師5人,南岸區骨幹教師15人。被評為國家級先進1人,重慶市先進10人,區級先進和受表彰的98人次。學校有何魯、文幼章、賴以莊、鄧君吾等曾在此任教,著名國畫家楊濟川、佘雪曼曾在校任教美術。
重慶市骨幹教師(5人):秦大忠、馬詠梅、唐光全、何天權、曾偉
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章顯林

辦學理念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出自“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好比走極遠的路一樣,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邇”,也就是知道與“遠”比較起來自己只不過是“邇”(不遠)而已。君子之道,就好比登極高的山一樣,如此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也就是知道與“高”比較起來自己只不過是“卑”(不高)而已。

2004年,學校已向區市教委申報重慶市重點中學!2007年,正式成為重慶市重點中學!而今的廣益人正在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加快硬體設施建設,為市重點中學驗收而奮鬥。廣益的明天更美好!

辦學成果

學校成績

廣益中學廣益中學
高考成績

2013年高考:該校參考人數687人,學校重點、本科上線510人,上線率74.2%,專科上線率100%。
2014年高考:該校重點、本科上線586人,上線率達到73.3%,總上線率100%。北大、清華上線4人,其中兩位同學文化分別上北大、清華線;兩位同學美術專業上清華線。
2015年高考:該校重點、本科上線622人,上線率達到84%,總上線率100%。兩位同學被北大、清華錄取;1位同學總分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16年高考:該校本科上線653人,重點上線人數305人,其中純文化重本244人;高考總上線率100%,本科上線率達到88.6%,重本上線率41.32%,實驗班重本上線率100%。600分以上29人,其中650分以上4人,1學生獲理科674分(含加分);兩位同學被林肯大學和紐卡斯爾大學錄取。
中考成績
2013年中考:學校參考人數338人,650分以上47人,其中690分以上3人,最高分695.5分,聯招上線172人。
2014年中考:聯招上線人數突破200人。650分以上48人,其中690分以上3人,最高分707分。
2016年中考:該校參考人數478人,聯招上線人數251人,上線率52.5%。600分以上115人。

素質競賽

2015年11月24日,在2015年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中,重慶十一中與廣益中學組成聯隊獲得FTC科技挑戰賽最佳團隊獎。
2015年10月,廣益中學初2016級、高2017級學生,在參加南岸區宣傳部、區教委等聯合主辦的“中華魂”(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讀書主題活動中,余露維、聶孟位同學榮獲演講比賽二等獎,郭玉峰、李航娟、李雪梅榮獲得徵文比賽三等獎。
2015年10月,該校高2016級學生王大海、劉娟、李佳欣、肖琴、黃嘉佳的作品《凝固在歲月中的塗山窯遺址:廣益中學宋代塗山窯遺址田野調查報告》,在“童耕中國夢”作品徵集評選活動中,獲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聯合頒發的一等獎,併入選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聯合主編的《童耕中國夢——重慶市未成年人鄉村調查優秀報告集》一書。
2015年7月,在南岸區中國小羽毛球比賽中,該校國中組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分別獲得第一名,聶鑫龍、王小剛、李江分別獲國中男子組單打一、二、三等獎;王成瑤、張曉雅、唐莉莎分別獲國中女子組單打一、二、三等獎。
2015年7月,在南岸區2015年中國小桌球比賽中,該校分別獲得高中組男子團體、女子團體第一名。同時,該校黃旭彤、陳思宇、邱中峽三位同學分別獲高中組男子單打1、2、3名;陳虹羽、陳艷平二位同學分別獲高中組女子單打1、2名。
2015年7月,在重慶市第18屆中國小師生書法繪畫藝術大賽中,鄢禹、黃婉芮兩位同學分別獲得中學生組毛筆書法一等獎、三等獎,危燕秋同學獲得中學生組硬筆書法二等獎;黃夢瑤、黃珺瑤兩位同學分別獲得中學生組美術一等獎、二等獎。

教師成績

2015年10月,在南岸區宣傳部、區教委等聯合主辦的“中華魂”(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讀書主題活動中,黃祖清、秦大忠老師獲優秀輔導員獎。
2015年10月,由該校楊進虎、李曉娟老師指導的《琵琶行》獲南岸區中華誦·第四屆經典誦讀比賽教師組一等獎,同時獲重慶市第四屆經典誦讀比賽教師組二等獎,楊進虎、李曉娟兩位老師獲指導教師獎。
2015年10月,由楊雪、周盈盈老師指導的《詩經·無衣、國殤》獲南岸區中華誦·第四屆經典誦讀比賽中學組二等獎。
2015年10月,王建老師以《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一課時》一課,在2015年度全國地理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5年7月,在南岸區2014—2015學年度中國小教師書畫大賽中,魏光建老師以書法《出塞》獲一等獎;熊聲強老師以書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三等獎;秦妍老師以國畫《秋菊》獲二等獎;羅小維老師以國畫《夏趣》獲三等獎。
2011年10月,陳文強老師在南岸區青年物理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第一名。

學校榮譽

據2012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1995年學校榮獲“區文明禮儀示範學校”稱號。1997年學校榮獲“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稱號。1999年獲南岸區安全文明小區。2001年5月,學校經重慶市教委批准成為重慶市聯招學校。2001年獲南岸區最佳文明單位。2004年獲南岸區綠色學校。2005年被評為南岸區示範中學。學校榮獲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勳著名特色學校”、重慶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重慶市平安文明學校、南岸區工人先鋒號、南岸區第三屆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工作先進集體、南岸區第四屆教育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南岸區青少年兒童體育運動學校足球、田徑訓練點,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布局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章顯林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湯建軍

歷任校長

歷任校長一覽表
姓名
任期(年份)
陶維新(英國人)
1892—1901
陶維義(英國人) 1901—1909
范瑞輔(英國人)
1909—1912
韋濟恆(英國人) 1912—1916
陶維新(英國人) 1916—1922
陶維義(英國人) 1922—1926
楊芳齡 1926—1950
項陽信、李肇基、張寂生、彭克定、張克正、張榕、彭德坤、趙慶雲、林彥等先後擔任校長或主持學校工作
解放後至改革開放時期
李長祿 1979—1980
熊啟源 1980—1981
藍錫麟 1982—1984
張德厚 1984—1988
范明芳 1988—1992
毛寶權 1992—1999
章方學 2000—2003
尹萍 2003—2004
李小兵 2004—2008
章顯林 2008—至今
以上參考:

著名校友

建校115年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3萬多名人才。其中,著名人士有:鄒容(廣益中學第一屆校友,辛亥革命烈士)、王朴(紅岩英烈)、劉洪堰、肖永祥等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國捐軀的烈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朝義、鄒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嘉興,全國五一勞動模範:譚民化,解放後我國第一個理學博士:張築生等科學家和學者。國家女子女排五連冠教練:鄧若曾,著名"鋼琴王子"李雲迪的恩師:但昭義,《紅岩》月刊主編:鄧均吾等文體、藝術界名人……該校70年代校友李文福(受到江澤民主席接見、航天英雄楊利偉原所在師政委),該校四十年代校友李錫銘(曾任北京市委書記,人大副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委員)。

鄒容

鄒容(1885——1905),中國近代著名資產階級革命家。重慶巴縣人。廣益中學舊制1班學生。1902年赴日本留學,投身民主革命。1903年寫成出版《革命軍》一書,提出了“中華共和國”二十五政綱,系統地闡述了孫中山“建立民國”的構想,對資產階級革命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同年慷慨入獄,翌年4月3日殉難於獄中。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追贈鄒容為“陸軍大將軍”,蜀軍政府表彰為首名烈士。1943年當局改其誕生街道為鄒容路。1982年市政度在南區公園重建鄒容紀念碑。是“重慶歷史名人館”十大本籍歷史名人之一。

劉嘉興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章獲得者,載人航天領域專家組成員。1940年生,重慶南岸區人。廣益中學初54級、高57級學生。電子科技大學畢業。中電集團第十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參加我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嫦娥奔月”、“戰略核潛艇”、“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先後擔任過六個航天測控通信系統工程的總設計師或副總設計師。獲得國家級、國防科技級、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共8個。出版著作5本,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赴美、法、英、俄、日等國參加學術會議和技術考察。

譚民化

(1929---2004),著名農業科學家。重慶萬州人。廣益中學高49級學生。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到南充農科所工作近40年堅持在田間地頭和實驗室搞培育良種紅薯和示範推廣科研工作,終使優良高產的“南薯88”獲得成功。僅據1982——1986年統計,“南薯88”在15個省推廣2800萬畝,增產折合糧食13億公斤,增加產值13億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計委、科委、財政部科技發展突出貢獻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先進工作者,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科技帶頭人創新獎等項獎勵。“南薯88”標品被北京中國世紀壇用水晶封存展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