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恆

釋道恆

釋道恆,出生在藍田,佛僧。道恆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他對後母很孝順,聞名鄉里。道恆家裡很窮。常靠他繪畫掙些錢,以供家用。即使這樣,他還篤好佛家經典,常常通宵學經。到他20歲時,後母也死了,他行喪盡禮,服滿後出家為僧。

基本信息

釋道恆介紹

釋道恆釋道恆,藍田人。他9歲那年在路邊上玩耍,隱士張忠看到他後感嘆道:“這個小孩有超出常人的瑞相,長大後若在世俗社會,必有輔佐帝王之功;若入佛門,必能光顯佛法。遺憾的是我太老了,看不到那一天了。”
道恆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他對後母很孝順,聞名鄉里。道恆家裡很窮。常靠他繪畫掙些錢,以供家用。即使這樣,他還篤好佛家經典,常常通宵學經。到他20歲時,後母也死了,他行喪盡禮,服滿後出家為僧。

輝煌成就

釋道恆不僅精通佛學理論,對其它學問也素有研究,才思敏捷。高僧羅什到關中後,道恆即前往修造,羅什對他非常欣賞,所譯的經書,請他幫助校訂。 道恆有個同學名叫道標,也是高雅而有才力的人,在當時的名聲;僅次於道恆。後秦君主姚興,因道恆、道標二人神氣俊朗,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於是令尚書令姚顯,敦逼道恆、道標罷道還俗,輔佐後秦王室。又給道恆、道標下語書說:
你二人有高潔的行操,實在可嘉。但現在急需要治理國家的人才,現令尚書令姚顯強奪你們的法服,罷道還俗,幫助我治理國家。如果你們還是心存佛門,那對僧侶和百姓都是不利的。希望能夠體諒我的心情,不要以“守節”為推辭。
道恆、道標回答說:
上月二十七日詔書奉悉。詔書令我們脫去法服,我們感到非常悲傷,五情失守。我們二人才疏學淺,入佛門未久,但立誓為佛門獻身,學習佛法,不理世俗之事。古時候光武帝尚且能縱嚴子陵的隱退之心,魏文帝能容許管寧辭官不做的行為,光武帝魏文帝都能放下君主的面子,來成就一個普通百姓的心愿。況且陛下以道治國,弘揚佛法。望陛下能明察我們的心愿,體恤下情。 姚興又寫信給羅什、僧契二位法師說:
一別已有數旬,常常想念你們。最近下詔給道恆、道標二人。令他們脫去羅漢之服,同樣可以追尋菩薩的蹤跡,因為“道”是無處不在的。希望法師能幫助我勸勸他們。
羅什和僧契回信說:
我們聽說君主是以“道”來養民,以“德”來治理天下,自古以來的明君都是這樣,他們都明白若是違背了人的性情,就很難管理。所以堯放縱許由隱居箕山,魏文侯對隱士段乾木以禮事之,伏軾致敬。漢高祖能夠容忍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用里先生隱居商山,叔度於漢岳推辭不上徵聘賢士的車子,這都是適賢人的必情而得賢人啊。現在道恆、道標等到人德未圓滿,分在守節,少習佛理,伏膺佛道。至於敷折妙典,研究幽微,足以啟化童雅,有助於功德教化。希望陛下能夠施與既往的恩典,以遂其志向。
姚興後來又多次下書徵召,道恆、道標不從,很多人也都幫助他們說話,才得以免。
道恆感嘆道:“古人曾說過,益我貨者損我神,生我名者殺我生。”於是終身隱居於深山,
素食味禪,隱跡人世之外。於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卒于山舍,終年7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