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捷運2號線

鄭州捷運2號線

鄭州軌道交通2號線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捷運線路,二號線全程北起天山路站(規劃站名),南至繞城高速站(規劃站名,公示名稱為劉東站)。全長約31.7公里,設23站。其中一期16站,南延1站,二期6站。一期工程起於劉莊站,止於南四環站,全長20.649km,共設車站16座,其中換乘站8座。南延線工程共有車站1座,繞城高速站。延長區間長約1.6公里。一期工程計畫於2016年春節前聯調聯試,2016年上半年開通試運營。南延1座車站(南四環站至繞城高速站)於2014年開工建設,為城郊鐵路代建工程,預計2016年底建成。2號線一期工程將會與城郊鐵路貫通運營。屆時,乘坐鄭州捷運2號線可直通新鄭機場。二期工程基本為倒L形線路,大致沿開元路-花園路布置,全長9.43公里,共設站6座。

基本信息

線路規劃

鄭州捷運2號線鄭州捷運2號線
作為鄭州捷運“十字框架”的鄭州捷運2號線於2010年12月28日上午在紫荊山公園的紫荊山站正式動工。2013年12月25日,鄭州捷運5號線(環線)開建。預計到2017年年底,鄭州中心城區將擁有3條捷運線,形成“十字加環形”軌道交通網路。
鄭州捷運2號線是一條南北線,起於惠濟區,沿開元路向東到花園路,之後沿花園路——紫荊山路向南,一直到達南四環,沿南四環向南出地面後繼續向南經龍湖鎮、華南城,向東經航空港北部片區後自西向東下穿進入鄭州新鄭機場,繼續向東,止於規劃中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T2航站樓東6公里處的鄭州高鐵南站,全長69.8公里。
捷運2號線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起於廣播台站,止於南四環站,全長20.649km。二期工程基本為東西向線路,大致沿開元路布置,全長9.43公里,共設站6座。南延工程大致為由南走,後向東至高鐵鄭州南站,其中,南延工程線路全長為41.2公里。
鄭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2014年5月開始鋪軌,10月底前首批站點風、水、電開始安裝;12月底前9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8個區間雙線貫通、2個區間單線貫通,完成出入口20個、風亭12個。
按照建設時序,2016年上半年,鄭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將通車試運營。南延線南四環站至機場站段2016年底建成。機場站至鄭州南站段預計2018年12月底建成通車。

長度

2號線全線長約31.7公里。
其中,一期工程為南北向,起於連霍高速北側的廣播台,止於南四環站,全長20.655公里,均為地下線。
一期工程擬設16個站,經公示的是劉莊站、柳林站、沙門站、北三環站、東風路站、關虎屯站、黃河路站、紫荊山站、東大街站、隴海東路站、二里崗站、南五里堡站、花寨站、南三環站、站馬屯站、南四環站。南延線共有1個站點:繞城高速站。

站點

一期16個站點,6個換乘站。南延線1個站點
可研報告顯示,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的16個站點中,有6個是換乘站,分別是沙門站(與4號線換乘)、關虎屯站(與5號線換乘)、紫荊山站(與1號線換乘)、東大街站(與3號線換乘)、隴海東路站(與6號線換乘)、南五里堡站(與5號線換乘)。
鄭州捷運2號線設有車輛段一處,與一期工程終點站南四環站相連;2號線起點處設停車場一處,與起點站天山路站相連,放在二期實施。捷運2號線與1號線共用控制中心。110/35kV主變電所2座(在國基路站附近新建1座,新華主變電站由1號線實施並同時向1、2號線供電)。
據初步核算,2號線一期工程估算投資總額為100.029億元,技術經濟指標為每正線公里5.47億元。

時速

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80公里
根據客流預測,鄭州捷運2號線遠期高峰單向最大客流達3.53萬人/小時,特別是北環路站至紫荊山站客流需求極大,擬採用B型車,車輛長、寬、高分別為19米、2.8米和3.8米,最高運營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
在運營方案上,均採用6輛的編組方案,即“四動兩拖”模式。
根據規劃,2號線車站站台有效長度為120米,島式車站站台寬度8~12米,側式站台寬度不小於3.5米。
在地面至站廳、站廳至站台間均設定有自動扶梯,在車站內設定有垂直電梯或樓梯升降機以方便殘疾人。

環保

多項措施確保不擾民
報告還提出了多項具體環保措施,減少捷運運行中干擾市民。
在減少噪音方面,各類風機均置於風井內,設計採用小風量、低風壓、聲學性能優良的風機。嚴格控制冷卻塔噪聲值,優先選用低噪聲型和超低噪聲型冷卻塔。同時,風亭、冷卻塔在選址時,要儘可能遠離敏感點。
在減振方面,2號線採用長鋼軌無縫線路、整體道床和彈性軌道扣件,降低輪軌噪聲。
此外,在污水處理方面,規劃要求各車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後排至市政下水管道。來源於車輛外部洗刷、內部清洗等的污水,經調節沉澱池、過濾、消毒後回收利用。

影響

提前研究交通預案
鄭州捷運2號線北段所經區域,尚有較多用地處於規劃開發階段。專家建議,城市土地部門應及時進行土地儲備,以提高捷運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城市規劃部門應儘快對2號線沿線進行綜合規劃,對沿線兩側規劃待建的設施進行控制。
此外,專家還建議,對位於城市中心區的重要車站節點特別是換乘站,做好地上和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研究工作。建議及早開展捷運工程實施對城市道路交通的影響分析和交通組織預案研究,綜合考慮城市交通疏導以及施工期間如何過渡等問題。

一期站點方案

站點列表

劉莊站
一期工程起點站,為地下兩側島式車站,位於花園路與少林路交叉口南側
柳林站
鄭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中間站,總長186.5米,有效站台寬度為10米,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共設定4個出入口,2組風亭,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位於花園路和規劃新龍路交叉口
沙門站
2號線與4號線的換乘站,車站布置為地下二層,位於花園路與國基路交叉口
北三環站
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北三環立交西南角
東風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花園路與東風路交叉口南側
關虎屯站
車站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
黃河路站
2號線和捷運5號線的換乘站,車站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花園路與黃河路交叉口
紫荊山站

鄭州捷運2號線鄭州捷運2號線
2號線與1號線的換乘站,在紫荊山立交橋下與1號線“十”字形換乘,紫荊山捷運站為地下四層式建築,是鄭州軌道交通1、2號線的換乘站,地下一層為車站轉換廳,地下二層為兩線的共同站廳層,地下三層為1號線車站站台層,地下四層為2號線車站站台層。車站1號線一期工程共開放4個出入口,分別為1號口毗鄰紫荊山百貨、紫荊山精品生活館,4號口、5號口位於黃河博物館、紫荊山立交附近,6號口坐落在紫荊山公園。紫荊山捷運站的開通後,將有效緩解紫荊山周邊的交通壓力,為市民的出行提供出行便利。紫荊山站車站裝修以“青銅文化,商都古韻”為主題,採用青銅器為裝修元素,體現質感厚重的中原文化。裝修設計中,將銘文裝飾置於站廳和站台的重點部位,凸顯出紫荊山商代青銅文化盛世的氛圍。加入饕餮紋這種古老的符號元素,通過新材質新技術給它以現代的詮釋。同時,車站的裝修也凸顯了“厚重文化、祈福如意、活力鄭州”的特色,努力為乘客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乘車環境。
隴海東路站
地下三層島式車站,位於紫荊山路與隴海東路交叉口
二里崗站
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紫荊山路與二里崗南街交叉口北側
南五里堡站
2號線與5號線的換乘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紫荊山路與航海東路交叉口
花寨站
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花寨路與長江路交叉口
南三環站
地下二層島式車站,位於花寨路與南環路交叉口北側
站馬屯站
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南四環站
南四環站是鄭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第16個站點,全長436.9米,寬19.7米,屬於整體2號線最大的兩個車站之一。北端與310國道相交,南端深入小李莊村內部,共分三層:地下一層為站台層,地下二層為設備層,地面層為站廳層,採用明挖順做法施工。車站南端接停車場出入段線明挖區間,同時連線2號線南延線,預留南延線盾構吊出條件。

換乘站列表

全線換乘站有8座,分別在國基路站與4號線、東風路站與8號線、黃河路站和航海東路站與5號線、紫荊山站與1號線、東大街站與3號線、隴海東路站與6號線、南環路與11號線換乘。

南延線站點

共有18個站點,分別為繞城高速站、祥雲路站、雙湖大道站、鴻鵠路站、華南城西站、華南城站、華南城東站、孟莊路站、機場城際站、鄭港三街站、鄭港四路站、鄭港六路站、鄭港九路站、機場站、機場東站、站場四街站、機場南路站、鄭州南站。

序號 位置 擬命名方案 備註
方案一 方案二
1 管城區十八里河鎮劉東村,繞城高速公路以北約800m處 劉東站 十八里河站
2 新鄭市龍湖鎮107國道與祥雲路(規劃路名)交叉口南側 侯莊站

3 新鄭市龍湖鎮老107國道與雙湖大道交叉口北側 雙胡站 前胡站
4 新鄭市龍湖鎮泰山路與鴻鵠路交叉口東側 小喬站 西泰山站
5 新鄭市龍湖鎮鄭新公路與華南城大道(規劃路名)交叉口東側 袁堡站 東張寨站
6 新鄭市孟莊鎮,華南城大道(規劃路名)與規劃107輔道交叉口西側 城後馬站

7 沿華南城大道(規劃路名)路中東西向布置 常口站

8 新鄭市孟莊鎮鎮區中心,孟祥路與新老107連線線交叉口東北角的規劃綠地中 孟莊站

9 航空港區,鄭港三路(規劃路名)和四港聯動大道(規劃路名)交叉口東側 棗園站 冢劉站 棗鄉站
10 航空港區,鄭港三街(規劃路名)和鄭港三路(規劃路名)交叉口 湛莊站

11 航空港區,鄭港四路(規劃路名)和鄭港四街(規劃路名)交叉口 陡溝站

12 航空港區,鄭港四街(規劃路名)和鄭港六路(規劃路名)交叉口南側 高莊站 蘭河公園站
13 富士康東西廠區之間,沿鄭港四街(規劃路名)南北向 老營站

14 鄭機城際線北側,機場二期綜合換乘大廳(GTC)下方 鄭州機場站 新鄭機場站
機場站
此車站為地下兩層三跨島式車站,站台寬14m,車站北側預留遠期商業開發接口,設定4個出入口及2組風亭,總長度為212.5m,標準段寬度22.7m,總建築面積為13870m,車站主體建築面積為9724m,車站附屬建築面積為4146m。

二期站點

二期全長9.43公里,共有7站,分別為
天河路站、清華園路站、文化路站、桂圓路站、銀通路站、科達街站。
項目概況:
鄭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工程起點位於鄭州市惠濟區內開元路西段的天山路段,沿開元路東行,分別設定清華園路站、文化路站(與規劃7號線換乘)、桂園路站、銀通路站,其後沿鄭州市南北幹道花園路南下,設定金達街站,出站下穿賈魯河、連霍高速公路後達到終點(一期工程起點廣播台站)。二期工程線路全長約9.438Km,均為地下線,共設車站6座,最大站間距2.266Km,最小站間距1.175Km,平均站間距1.937Km。線路西端設停車場一處,出入線由天山路站接軌。
計畫通車時間:2020年12月28日

2號線工程

設定16個站點,北起廣播台站、南至南四環站,2016年上半年通車試運營
備受市民關注的軌道交通又有好訊息傳來。
2010年12月28日,鄭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工,2013年12月25日軌道交通2號線全線開工,按照規劃,軌道交通2號線將於2016年上半年通車試運營。同時,該項目也實現了我省在大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上的重大創新,土建首次採用施工總承包的模式。

建設站點

一期設計16個車站、6個換乘站
2012年3月前,4個站點開工建設
2號線全線:貫穿城市南北發展軸,聯繫惠濟片區、金水中原片區、二七片區,起於天山路,止於站馬屯,途經開元路、鄭花路、花園路、紫荊山路、花寨路,全長27.7公里。共設車站21座,車輛段1處,停車場1處。
2號線一期工程:將於2015年年底建成試運營,為廣播台站—南四環站,線路長20.655公里。一期設車站16座:廣播台站、新龍路站、國基路站、北三環站、東風路站、農業路站、黃河路站、紫荊山站、東大街站、隴海東路站、帆布廠街站、航海東路站、長江路站、南環路站、向陽路站、南四環站,其中包括換乘站6個,分別為:國基路站、農業路站、紫荊山站、東大街站、隴海東路站和航海東路站。設車輛段1處。
2號線二期工程:為天山路站—廣播台站,線路長9.43公里。設車站6座(均為高架站),設停車場1處。
2號線一期工程總投資104.08億元,預計2016年上半年通車試運營。
2011年3月前,2號線開工建設4個站點:廣播台站、新龍路站、帆布廠街站、紫荊山站(與1號線同期建設)。2013年12月25日,2號線一期全線開工。
南四環站於2012年12月10日開工。

建設模式

首次採用施工總承包模式,節約成本
與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方式有所不同,軌道交通2號線採用施工總承包管理模式。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經過激烈競爭,在國內眾多大型建築企業中勝出。在2號線建設中,不僅承擔施工任務,同時還承擔了部分建設管理任務,可以有效減少建設方的人力、技術和管理壓力,減少建設管理層次和環節,節約項目成本。
中國中鐵2010年位居世界500強第137位,中國500強第9位。
2號線開工建設,如何減少道路擁堵?
據鄭州市軌道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號線一期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占用原有車道儘量做到“占一補一”,合理利用綠化帶和人行道及兩側空置用地,開闢機動車道;儘量採用分段倒邊和蓋挖法等工藝施工,減少對道路資源的占用;施工期間,將完善各施工點的交通疏解設施和交通圍擋設施,確保市民必要的通行空間。
2號線建成後,對改善城市交通有何作用?
軌道交通1、2號線建成後,將與城市環道公共運輸BRT互聯成為框架網線交通,有效截留外圍機動車。
2號線開工的意義遠不止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狀況這么簡單。
鄭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路一期工程通過鄭州市中心城區,覆蓋城市北向放射客流走廊和西南放射客流走廊,聯繫惠濟片區、金水中原片區、二七片區,為核心區與北部地區、西南地區提供快速聯繫,引導促進惠濟片區和城市西南地區的發展,向南北方向拓展城市空間。
1號線進展如何,何時不影響城市交通?
2010年是鄭州捷運的“盾構施工年”,截至2011年12月27日,區間隧道累計掘進總長度13.633公里,占全線隧道工程總量的35%。
至於1號線捷運工地何時還路於民,記者了解到,2012年12月31日,軌道公司會舉行首批5個站點還路於民的儀式,2013年4月底,捷運1號線站點施工全線已還路於民。
我市軌道交通規劃還包括哪些?
隨著軌道交通1、2號線的開工,隨後的捷運排序中,軌道交通4號線有望2011年上半年開工,成為第三條開工的捷運線路。
根據建設規劃,在鄭州市第二階段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擬建線路包括1號線二期(東、西延長段)、2號線二期(惠濟區段)、3號線一期(南陽路、東西大街、鄭汴路段)、4號線一期(北部片區、龍湖片區、經開區北段)和5號線環線等項目,全長約109公里,總投資估算600多億元。

建設節點

2010年12月28日,開工儀式
2011年6月,全線車站土建工程全面動工
2013年9月,車站土建工程和盾構隧道全部完工,實現“洞通”
2013年12月25日,鄭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所有站點全面開工
2014年3月底前,南延線開工
2014年5月,一期工程開始鋪軌
2014年10月底前,首批站點風、水、電開始安裝
2014年12月底前,9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8個區間雙線貫通、2個區間單線貫通,完成出入口20個、風亭12個。
2014年11月18日,2號線南延線首座車站提前封頂。
2014年12月26日,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車站命名方案公示
2014年10月~2015年4月,設備、系統聯調
2015年12月底,南延線機場站至鄭州南站開工
2016年10月前,一期通車試運營
2016年底,南延線南四環站至機場站通車
2018年12月底,南延線機場站至鄭州南站建成通車

新聞

鄭州捷運2號線站名近半數為村莊名
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車站自北至南依次命名為:劉莊站、柳林站、沙門站、北三環站、東風路站、關虎屯站、黃河路站、紫荊山站、東大街站、南關街站、二里崗站、南五里堡站、花寨站、南三環站、站馬屯站、南四環站。
2014年12月26日,鄭州捷運2號線一期工程車站命名方案公示,引發市民關注。16個站名中,7個都是村莊名,市民紛紛吐槽,很多都市村莊都拆遷了,還用村莊名“指向不明”、“太土”。對此,鄭州市地名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此次方案在以前兩套方案基礎上進行了整合,也收到很多市民的意見反饋,尚屬徵求意見階段,不是最終命名,還要再研究。
從2003年9月鄭州市政府將城中村改造提上議程算起,鄭州城中村改造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遍布城市的228個自然村,如今已有170餘個獲批改造,公示方案中涉及的關虎屯早已拆遷完畢,不復存在。
鄭州捷運2號線新龍路站主體完工
由市城建委牽頭,市交運委、城管局、軌道公司等單位參與,組成依法規範城區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秩序專項行動工作組,實地探訪花園路三全路口捷運2號線新龍路站施工及交通疏解方案實施進展情況。花園路三全路口開車不用繞行。
2號線南延線首座車站提前封頂
2014年11月18日,鄭州市城郊鐵路(即鄭州捷運2號線南延線)機場城
際站完成最後一立方混凝土的澆築。至此,該車站土建主體施工提前42天完成封頂,是鄭州市城郊鐵路首個封頂的車站。正常情況下,一座標準捷運站主體結構施工需要10個月工期才能完成,鄭州市機場城際站僅用了不到三個月就順利完工,刷新了鄭州市在建捷運車站施工的新紀錄。”
2號線南延線首個盾構區間隧道貫通
經歷70天的“地下穿行”、行程834.39米的鄭州城郊鐵路(即鄭州捷運2號線南延線)孟莊路—機場城際站區間左線安全貫通,比預定工期提前了38天,成為鄭州城郊鐵路首個實現貫通的盾構區間。

站名由來

1號站

劉莊站
花園北路與連霍高速交叉口西南
劉莊是金水區著名村莊,劉莊村位於該站南約350米處。

2號站

柳林站
花園北路與三全路交叉口
柳林是金水區著名村莊,也曾是中州名鎮,因該村曾柳樹繁茂成林,遠近聞名,故名柳林,柳林村位於該站西北約200米處。

3號站

沙門站
花園北路與國基路交叉口東側
沙門是金水區村莊,傳說古時村民採取植樹固沙在村東頭形成一道南北防沙屏障,把風沙擋在村東,自此得名沙門,沙門村位於該站西約150米處。

4號站

北三環站
花園路與廣電南路交叉口
北三環是三環快速路的組成部分,屬於城市重要交通幹道。該路1992年全線修通,原名綠環路,1992年定名北環道,2001年正式定名為北環路,2011年1月命名為北三環。

5號站

東風路站
花園路與東風路交叉口西南
東風路為城市主幹道,該路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南陽路至文化路段率先修通,此後向東、西延伸。

6號站

關虎屯站
花園路和農業路交叉口北側
關虎屯為金水區著名村莊,位於該站東、西兩側,據《關虎屯村志》記載:“西周時,獵人獻給周穆王一隻猛虎,關在這裡,因而得名。”關虎屯作為片區名稱,已被當地民眾使用。

7號站

黃河路站
花園路與黃河路交叉口南側
黃河路為城市主幹道,是早期的北二環,建於1954年,1956年命名,命名初期西起沙口路,東至花園路,花園路以東曾名為緯六路。後又向東延伸至東明路,統稱黃河路,並於2003年繼續向東經立交橋與中州大道銜接。

8號站

紫荊山站紫荊山路與金水路交叉口
是1、2號線換乘站。據史料記載:“紫荊山系商代北城牆遺址。歷史上鄭州風沙滅害普遍,稍有風起,黃沙瀰漫,遮天蔽日,天長日久,黃沙淹沒了城牆,由於沙積漸厚而高,形成沙丘土‘山’,最高的‘山’為9米多,寬僅1.2米。”從明、清開始,當地人民為固沙、防止黃沙南移,開始在沙丘上栽種耐乾旱、耐鹽鹼的灌木檉柳、刺槐,而種植最多的還數生命力強、繁衍迅速、有觀賞價值的灌木紫荊。檉柳和紫荊的大面積生長,有效遏制了沙丘的蔓延,而且還把沙丘裝扮得鬱鬱蔥蔥。為避災圖吉利,當地百姓便約定俗成地把沙丘叫成紫荊山,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此地闢建為公園,挖湖堆山,種植品種繁多的奇花異草和名貴樹木,命名為紫荊山公園。1982年4月,公園西側落成開業的百貨大樓取名紫荊山百貨大樓。1994年年底四橋一路通車,這裡新建的立交橋被定名為紫荊山立交橋。

9號站

東大街站紫荊山路與東大街交叉口南側
東大街是我市主幹道,於上世紀末進行大規模擴寬改造,昔日的狹窄街道變得寬敞明亮。該街歷史悠久,明清時期稱敏德街,寓意崇尚美德,做品行端正之人。明朝各地出現了祭祀關羽的“武廟”,相對而言,各地的“孔廟”被稱為“文廟”。因鄭州的孔廟建於此,始稱文廟街、廟胡同。1912年稱東街、東大街,1927年馮玉祥將軍駐鄭,為緬懷北伐統帥孫中山先生,該街更名為中山東街,1966年更名為解放東路,1979年恢復東大街。

10號站

隴海東路站紫荊山路與隴海東路交叉口南側
隴海東路是我市主幹道,解放前因隴海車務處駐在這裡,又是東西走向,故名隴海馬路。1952年隴海路不斷延伸和擴寬,仍稱隴海馬路,後來一直往東延伸至城東路。1979年整頓城區街道,隴海馬路以一馬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東段西起一馬路,東至東明路,稱隴海東路。2008年隴海東路又向東延伸至未來路。

11號站

二里崗站紫荊山南路與二里崗南街交叉口
二里崗是管城區著名村莊,舊時,由於它距離縣城只有二里之遙,所以人們稱它為二里崗。1950年發現二里崗為古遺址,在二里崗遺址中還發現戰國時代的墓葬群500餘座,二里崗戰國墓群出土的文物,對研究戰國時代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情況,人們的生活,風俗習慣,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二里崗文化距今3000多年。

12號站

南五里堡站紫荊山南路與航海東路交叉口
南五里堡是管城區著名村莊,位於該站東約50米處。舊時,官府為供傳送公文或出差官員中途換馬和暫住,在州衙四方,五里設堡、十里設鋪,通稱為驛站。這裡距老南門五里,故村名為南五里堡。

13號站

花寨站紫荊山南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南400米
花寨是管城區村莊,位於該站西約100米處。

14號站

南三環站紫荊山南路與南三環交叉口
南三環是城市交通重要幹道,1998年建成,2001年1月正式定名為南環路,2011年1月命名為南三環。

15號站

站馬屯站紫荊山南路與宇通路交叉口北側
站馬屯是管城區村莊,位於該站南約400米處,古時官兵曾在此屯養戰馬而得名“戰馬屯”,後逐步演變為“站馬屯”。

16號站

南四環站中州大道與南四環路交叉口西南
南四環是城市重要交通幹道,2011年1月命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