鄫姓

是國百家姓中的一個姓氏。

鄫[鄫、繒、曾,讀音作讀céng(ㄘㄥˊ),不可讀作zēng(ㄗㄥ)]
 

【姓氏源流】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王少康之後裔鄫子,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路史》記載:“出自姒姓,鄫子之後,仕魯者以國為姓氏。”文獻《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記載:“鄫,周代國名,故址在今山東省蒼山縣向城鎮鄫城前村與鄫城後村之間。”
順理曾氏源流如下:
一世黃帝公孫軒轅,二世昌意,三世顓頊,四世鯀,五世禹,六世啟,七世仲康,八世相,九世少康,十世烈曲(曲烈)。
一世黃帝,為有熊國(今河南新鄭)國君少典氏之子,母附寶,感測應天樞星而孕。姓公孫,長於姬水,一姓姬,居軒轅之丘,名軒轅,稱軒轅氏,於阪泉(今山西解縣鹽池)三敗炎帝神農氏帝榆罔參盧,涿鹿(今山西解縣涿澤)敗苗族阪泉氏蚩尤,代炎帝為天子,號有熊氏,新鄭縣有黃水、黃溝,故稱黃帝。正配西陵氏之女嫘祖氏,生青陽(玄囂)、昌意。舉二十五子。傳享年一百歲。逝於首陽山,葬於橋山(今山西襄陵)。
二世昌意,降居於若水,娶蜀山氏女昌濮氏,生顓頊。一說子韓流娶淖子氏女阿女,生顓頊。
三世顓頊,繼少昊金天氏位,號高陽氏。一說繼自黃帝。史籍《漢書·律曆志》中稱顓頊傳窮蟬、敬康、勾望、橋牛五代而鯀。
四世鯀,字熙,封於西羌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廣柔),姜姓,史籍《山海經》中稱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即鯀,為後為陶唐氏帝堯封崇伯,即嵩伯,居河南嵩山陽城(今河南登封),受命治黃河洪水,以圍堵之法九年未成,為攝天子有虞氏帝舜放逐於羽山,遣祝融處死。配有莘氏之女女嬉,一名女志、有志、士敬、修己、修紀,於砥山夢食薏苡而生子文命,帝舜賜姓姒。
五世禹,名文命,字密、高密,三月二十八日生於石紐山刳兒坪,配塗山氏之女攸女,一名女媧、女嬌、女趫、嘎,受虞舜命繼鯀治洪十三年,三過家不入,有功任司空,封夏(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伯,劃定九州島,征三苗,虞舜欲禪位,攝政十七年。後虞舜征三苗病逝於蒼梧(今湖南寧遠),禹讓辭王位避舜子商均三次不就,隱居陽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鎮),三年喪滿,仍為諸侯擁為共主,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號夏後氏。在位五年,會諸侯於塗山,八年,會諸侯於會稽,殺防風氏立威,十年,巡視東方,傳公元前2116年秋八月,逝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
六世啟,傳誕產於石之裂開,故名,又名建,一名余。史籍《竹書紀年》記載,夏後禹禪位伯益,三年喪滿,啟殺伯益奪位,於陽翟鈞台(夏台)會諸侯,建立夏朝,甲申年,做“甘誓”,於甘邑破有扈氏,天下鹹朝。登位九年巡狩天下舞九韶,十一年改封幼弟觀君武至西河,十五年武觀據西河亂,命彭伯壽征之。啟在位二十九年,約當公元前2115~2087年,傳位太康。
七世仲康,太康無道,五子爭位亂國,辛酉年,為有窮氏后羿放逐陽夏(今河南太康)而死,立弟仲康,返太康都邑斟尋(今河南鞏縣)。丁卯年冬,失權於后羿。史籍《路史》記載其在位十八年,約當公元前2072~前2055年。
八世相,一名相安,為后羿所立,逼走商邱(今河南商丘),在位八年(壬寅年),寒國妘浞(寒國,今山東濰坊)殺后羿自立,仍號有窮氏,相再走斟灌,二十八年(癸卯年),寒浞子妘澆(過國,今山東掖縣),破斟灌,相再走昆吾國帝丘(竇國,今河南濮陽),過澆來圍,自殺。臣伯靡出奔有鬲。在位約當公元前2054~前2027年。配有仍氏之女後緡,自牆洞逃出,奔有仍(今山東金鄉),遺腹子一少康。
九世少康,相與後緡所生遺腹子,癸卯年生於有仍,長任有仍國牧正,甲子年寒浞、過澆命椒破有仍,出奔有虞(今河南虞城),任庖正,娶有虞伯姚思二女封於綸邑(今河南禹州康城村)。夏遺臣伯靡得有鬲氏(今山東德州)之助,自斟尋、斟灌伐寒浞,壬午年,伯靡殺寒浞,迎立少康於綸邑復國,時年四十歲,“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少康命女艾滅過澆,乃復都陽翟,會諸侯於鈞台,後再命長子杼滅寒浞次子戈君妘豷,正式復位,次年,方夷來朝,三年復田稷,十八年遷都於原。在位約當公元前1986~前1967年。封次子烈曲(曲烈)於繒國,傳位長子季杼。
繒國一世烈曲(曲烈、曲列),少康所封,一傳季杼所封。春秋〈曾子鼎〉載:“曾子斿擇其吉金,用鑄將彝,惠於烈曲。”烈曲天生神異,精勤思考,擅長製作與發明,曾發明用來求直角的矩尺、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形漁網(罾)、射鳥用綁絲繩的箭(矰)、製作蒸飯盛菜用的陶器(甑)、以及教導族人織出各種圖案的絲織品(繒)。
二世炫忠,當夏後槐之世。
三世坤仁,當夏後芒之世。
四世錄,當夏後泄之世。
五世浩源,當夏後不降、扃、廑之世。
六世富方,當夏後孔甲之世。
七世焜,當夏後皋、發、履癸(桀)之世。
八世伯基,天下歸商湯(太乙)。商卜辭有曾,可證商湯放夏桀後,復封繒國。
九世銳,十世汪,十一世志梁,十二世煌,十三世相奎,十四世世鑒,十五世政治,十六世模,十七世瑞煥,十八世垠,十九世錦容,二十世洪,二十一世桂茂,二十二世照,二十三世培元,二十四世矽,二十五世允漆,二十六世杞,二十七世燋熹,二十八世塤和,二十九世成銳,三十世一倩,三十一世椿,三十二世炯,三十三世垣,三十四世銷,三十五世福波,三十六世時榮,三十七世炳,三十八世均柞,三十九世鈴,四十世浤仁,四十一世一松,四十二世炲,四十三世墅,四十四世鎮玉,四十五世浥,四十六世祥槫,四十七世炷,四十八世方瑆,四十九世宇鑒,五十世沛恩,五十一世朴,五十二世世美,五十三世時泰。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以幽王姬宮涅寵褒姒廢其女申後及太子宜臼,聯合鄫國曾(鄫)伯黎、西夷及犬戎入宗周鎬京,於驪山弒王,與諸侯共立宜臼,即位雒邑,是為周平王,至是西周滅亡
曾伯黎與晉文侯曾為周平王討伐淮夷、東夷,鄫國與東夷交惡,成為世仇。
國君鄫子娶魯僖公(前659年-前627年)之女季姬。鄫國與魯國建立聯姻。
周襄王七年(魯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5年)夏農曆6月,鄫子與適魯僖公之鄫季姬於防商議,為其召,乃決定入朝魯僖公。
公元前644年(魯僖公十六年)12月,鄫國遭到南方淮夷軍隊的侵凌。
周襄王九年(魯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3年)農曆12月,魯僖公與齊宋陳衛鄭許邢曹等國會盟於淮,進據鄫國,以齊國有亂,遂退兵。
周襄王十二年(魯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0年)夏農曆6月,宋襄公子滋甫邀滕、曹、邾、鄫等國會盟於曹國之南,鄫子遲至二日,宋大夫公子子盪建議宋襄公以鄫子祭東夷立威,己酉,宋襄公乃指使邾文公綁架鄫子至東夷人神社次睢之社(今山東臨沂,鄉人稱之為食人社),蓋鼻殺之並肢解烹煮作為人牲祭神。鄫與東夷為世仇,宋襄公使邾子用鄫子以悅淫祠,實從東夷之所甘心也。
五十二世姒世美,鄫子,於周定王十六年(魯宣公十八年,公元前591年)秋七月,因邾國入侵而被戕殺
五十三世姒時泰,即位後請求魯國保護。周定王十八年(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農曆11月丙申,與魯國及秦、宋、楚等國於蜀會盟,史稱匱盟。周靈王三年(魯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魯襄公朝晉國,徵得晉悼公同意,將鄫國納為附庸,冬十月,莒國不服,會同邾國伐鄫,魯國大夫臧孫紇援鄫入邾,敗戰於邾國狐駘
鄫子姒時泰有女嫁為莒國夫人,生一子為鄫子外孫。姒時泰受莒國挾而欲立外孫,世子姒巫為魯僖公女之子,不服,乃援引魯國勢力相抗。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姒時泰歿,傳位莒國公子,入繼鄫子。
鄫國以外孫(異姓己姓)為後,此舉不合宗法,史籍《春秋》譏之,視同莒國滅鄫。鄫氏,後皆簡邑為曾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繒(曾)氏。
得姓始祖: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興以後,奴隸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兒子曲烈,被分封到一個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國。據說,曲烈天生神異,精勤思考,善於製做和改進工具。他製作了木工用來求直角的矩尺;製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魚網罾;製作了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增;燒制了蒸飯盛菜用的陶器甑;教族人紡織出各種各樣圖案的絲織品即聞名於世的繒。少康封給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縣北部。史籍《國語?鄭語》中昭註:“繒,姒姓,申之與國也。”繒作為申國的與國,當與其相近。申國在今河南南陽市北,而北面方城縣有繒關。
公元前567年,鄫國因自恃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便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於公元前567年一舉滅掉了鄫國。鄫國滅亡之後,包括太子巫在內的臣民,為了生存逃往魯國居住下來,為表達離開故土而不忘先祖的決心,遂將鄫國的“鄫”字去掉耳部首(右耳旁為“邑”,古代稱國為邑),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便正式有了曾氏。繒(曾)氏族人皆奉太子巫為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繒氏繁衍分泰山汶河北派和繒關南派,北派為大宗,至數代後於西周起基本達到氏族統一,春秋戰國後禹姒姓繒、少康曲烈姒姓鄫,全國統稱曾。音繒有同音:増憎曾橧熷璔矰磳繒繒罾譄鄫驓甑,古文史冊筆寫繒鄫甑曾,有礙辯認。更恐誤導後世。鄫國起於(前1924年)夏少康、於魯襄公6年(前567年)滅於莒。繒(曾)國從禹(前2220年)起至(公元前231年、秦攻下韓國南陽、曾國隨地)滅於秦。
禹帝前十五年(公元前2220年)(辛酉)。舜帝45年禹攝政南征伐三苗,令子繒率兵在灃河(今葉縣南灃河)沙河(今葉縣北沙河)方城北獨樹設關(繒關)。西周初繒族遷居漢東繒國。
公元前2204年,禹帝封次子繒於泰山汶河龍山。姒姓、子爵、建繒國、都邑羊里。聚居形成血統的娰姓繒稱部落,繒族人群:形成部落族、宗族、家族、氏族商末居東平黃河北陽穀、周代居漢東繒侯國、姒姓、伯爵、侯爵,繒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國。
繒國公元前2204年夏禹--→戰國末尾時期。夏禹之子繒,禹伐三苗建繒關為繒氏南派,始封於泰山汶河地區,以部落謂氏,故名繒氏北派,子爵;商初於東平與雎縣的層丘,商湯滅夏得陽穀,伯爵;西周初期,南遷封於方城“繒關”南部南陽,隨周厲王伐噩淮夷得西陽羅山,伯爵;與申國比鄰,為曾與申侯聯合西戎滅西周之“繒國”,侯爵;周平王東遷成周后,楚文王伐申侯時,南遷方城“繒”國為楚國附庸,楚封陽城公時,東南遷至光山縣境內西陽,春秋戰國滅隨建曾都,侯爵。繒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
誕生髮明——桑蠶絲,絲織技術,因繒族人繼嫘祖絲織發明的織,人稱繒帛(絲綢之統稱)繒布(繒帛布疋)..,桑蠶絲中華古代絲綢文化就是發源於繒國,絲麻混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混紡織品。繒國是高級絲綢的國家,成為歷朝歷代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因而早期被古代西方各國稱之為“絲國”。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就把所有的絲織品統稱為繒,曾源於繒的同聲。繒國,春秋時期期鑄造各式各樣兵器,青銅器,樂器,白虎圖和二十八宿天文圖,曾國人在音樂、雕塑、繪畫、書法、工藝美術等方面的成就,使國內外藝術界為之震驚。曾國人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是中國歷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

【遷徙分布】

⑴.春秋時期:
繒(曾)氏遠出於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點,曾參(宗聖曾子)父子。繒(曾)氏族譜中把宗聖曾子作為自己的一世祖。
逃至魯國的繒(曾)氏後代在魯為官,並且就此繁衍生息下來,同時向四周地區播遷,使繒(曾)氏族人遍布于山東、河北等地。秦漢期間,繒(曾)氏人因一直以"孝"著稱,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宗聖",從而聲名顯赫,家族昌盛。
曾參長子曾元八世孫曾樂,曾為西漢山陰縣都鄉侯,曾樂之子渙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孫頊家望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是為扶風房,其二子玉、昌分別徙於冀州(今河北冀縣)、青州(今山東淄博)。
曾寶之孫曾據,因避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縣(今江西吉安)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曾據有二子:闡與王易。曾闡的五世孫曾丞有三子:珪、舊、略。略居撫州南豐(今江西廣昌),為撫州(今江西臨川)房。
曾闡的十世孫曾震忽避亂徙居韶州(今廣東韶關),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贛州),其十一世孫曾通則徙居交州(今廣東廣州)。
至此,繒(曾)氏族人在漢朝末期以前,由於累官或戰亂等原因,不斷遷移,已分別進入了山東、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人口眾多,家族興旺,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郡望。
⑵.兩漢時期:
發祥于山東的繒(曾)氏,於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時,舉族搬遷到了江西廬陵一帶。然後,他們又以廬陵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遷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廣東諸地,更是他們向外發展的主要目標,遂使繒(曾)氏發展成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繒(曾)氏於東漢時大舉南遷。十五派曾據率宗族千餘人由山東渡江南遷。先居於廬陵吉陽鄉,後又遷至鶯遷鄉。
⑶.魏、晉、南北朝時期:
曾參第二十三派孫曾曜於魏晉時期徙居蜀郡(今四川、重慶一帶)。
連年戰亂頻仍,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加之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所以繒(曾)氏在此期間也大量進入南方諸省,其一支徙居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尚有幾支分別遷居蜀郡(今四川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吳郡(今江蘇蘇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南陽(今河南南陽)、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陽(今湖北襄樊)等地。從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繒(曾)氏遍布全國,名人不斷湧現,家族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逐漸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姓之一。
⑷.隋、唐、五代時期:
社會安定,宗族發展速度加快,擴張、播遷亦為時尚。唐末,繒(曾)氏有入遷福建者。至宋末,由於戰亂,外族入侵,繒(曾)氏又幾度遷移。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江西境內的百姓深受戰亂之苦,被迫東向溯章水進入福建的汀州,沿韓江以下而分布於潮州各縣。南豐繒(曾)氏經江西廣昌、石城,到達福建的寧化、長汀、上杭,最後達到廣東平遠、興寧、五華以及香港等地。
⑸.宋、元時期:
宋元間曾參五十三世孫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遷居廣東潮州府程鄉縣徐溪鄉。
香港新界《曾氏歷代宗親譜》說:"紆淳,官封魯國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寧化縣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輝,輝子楨孫、佑孫,因宋元兵擾,不能安居,由寧化徙廣東長樂縣家焉。"宋末已有繒(曾)氏先民到金門居住了。靖康亂時,金門亂世中的桃源,當時梁、傅、繒(曾)氏等豪門大族都率眾來到島上開發山海之利,做長居久住的打算。
《江陰曾氏續修宗譜》中記載:"始遷祖孝寬,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晉江遷江陰"。
《海虞曾氏家譜》中記載:"始遷祖懷,世為晉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遷居常熟。後官至右丞相,賜第縣治西袞繡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縣城遷居東鄉二十九都曾家灣"。
江陰《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中記載:"矽子第三十五世隱自吉陽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於明初自晉江移家江陰之南鄉,至其孫享祿、良祿之後析為東分、西分,散居於曾村、戈巷、金巷等處。"
江西南豐曾氏遷至潤州,《潤城西門外繒(曾)氏重修族譜》中記載:"一世祖為北宋曾布,崇寧年間出守潤州,子孫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譜》中記載:"始遷祖墳政、如湖、京益,元至順間自江西永豐縣龍潭徙至湘潭淦田。"
明清時期:
漢壽《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中記載:"始遷祖宣傑,明永樂二年自吉水遷至湖南龍陽邑南小塘"。
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中記載:"第五十六世芝,明永樂至弘治間人,自永豐遷來寧鄉,居於麻田"。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譜》中記載:"始遷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萬載遷湘鄉,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邊"。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頭江房譜》中記載:"聖三郎元季由贛遷湘鄉,是為本族始祖。其子鎮撫明初徙居邑南黃花韶嶺間,卒葬榔山;其子紋祿自榔之神山徙居龍潭頭江"。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清政府出台"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中墾者準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紛紛遷入四川。繒(曾)氏也在其中。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歉收,由長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饑民""日以千計"兩湖百姓攜家眷入川者,不下數十萬,這就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繒(曾)氏族人也在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順《西湖曾氏祠族譜》中記載:"始祖志誠,元時由贛入粵。始遷祖蘭耀、集虞,清雍乾間由廣東遷四川富順。"民國《成都曾氏支譜》中記載,僅廣東興寧繒(曾)氏就有成都、崇寧、新津、彭縣、彭山、嘉定、犍為、華陽、金堂、仁壽等地;另外在民國《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中記載,廣東長樂繒(曾)氏分別遷往簡州、金堂、成都、華陽、新都、新繁、資陽。
⑹.明、清時期:
繒(曾)氏已播遷於各地,且有遠播台灣與海外各地者。
⑺.遷入台灣:
繒(曾)氏遷居台灣是在明末,最早到台灣開基立業的繒(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便到台灣開墾了。
繒(曾)氏大舉移居台灣卻在清朝,從清康熙到光緒年間繒(曾)氏入台者三十人。康熙年間,一人與許姓合墾新竹縣香山鄉(今台灣新竹),一人到今彰化縣竹塘鄉開墾。清康熙末年,曾機祿、曾瑞文入墾深耕堡(今台灣新化沙山鄉)。清康熙、雍正年間,曾某與邱、烏二姓,合墾屏東縣車城。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福建南安人(今福建南安)曾才開墾大棣榔堡溪南莊。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陸豐人(今廣東陸豐)曾國鵠入墾竹北二堡圓山(今台灣新竹紅毛鄉)。清雍正初年,曾某與巫、何二姓開墾貓羅堡柳樹林莊、登台莊。清雍正年間曾某與許、葉二姓合墾今新竹縣香山鄉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漳州人(今福建漳州)曾合記入墾今台北縣新店鎮(今台灣新店)頂城裡。清乾隆八年,廣東人曾某與廣東人賴、曹、溫三姓,福建人田、莊二姓,開墾苗栗二堡通霄莊(今台灣苗栗通宵鎮)。清乾隆三十年,同安人(今福建同安)曾某入墾今台北縣八里鄉埔頭村。清乾隆四十年曾某與何、巫二姓合墾今台中縣東勢鎮。清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人(今福建泉州)曾壁章開墾今台北縣林口鄉青湖村中湖。
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廣東人曾宣再與錢、詹、黃三姓合墾今新竹縣橫山鄉田寮村。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曾乾運入墾新竹縣寶山鄉。
遷徙台繒(曾)氏族人以福建、廣東居多,多系龍山派苗裔。台灣省新竹縣竹北鄉莰頂繒(曾)氏的祖先,就是第六十七世裔孫,於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台北縣繒(曾)氏,亦出晉江繒(曾)氏。桃園新屋鄉永安村繒(曾)氏,則來自廣東陸豐縣,自武城繁衍而來。
遷居台灣繒(曾)氏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晉江新市武城繒(曾)氏遷往台灣府、承天府、鹽水港魚寮莊(今台灣新竹)、竹塹、彰化、淡水(今台灣台北淡水鎮)、大坪莊、東螺、澎湖嶼、浯島。晉江畲店繒(曾)氏遷往咬狗竹、鹽水港;泉州龍筍繒(曾)氏遷往彰化城內、府城等。隨著當地繒(曾)氏居民的增多,隨之也出現了以繒(曾)氏命名的自然村,在台灣彰化縣秀水鄉有曾厝村,田尾鄉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區有曾仔寮、曾厝等。
民國四十二、三年間(公元1953~195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五市,陽明山一特別區,及台北、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東、花蓮、澎湖十一縣所作的調查表明,除桃園、雲林、台東、高雄四縣外,全省住民八十二萬八千八百零四戶中,有繒(曾)氏一萬兩千零二戶,占全部戶數的1.45%,居全省七百三十七姓的第十六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