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炳鎖

鄒炳鎖

鄒炳鎖,1965年1月出生,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1991年于吉林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1996-1999年出國訪問研究,分別在國立新加坡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開展納米科技的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多年主要從事納米尺度功能材料的製備與表征、電子結構和各種物理性質,納米體系的雷射光譜學研究;近年主要從事納米光子學材料、器件及套用、近場光學、納米雷射器、光電轉換與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與感測、納米材料的生物輔助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所領導團隊曾在一維納米半導體合金結構中創下單晶片的受激發射波長調諧的世界紀錄,論文受到十餘國際國內科技網站的廣泛介紹。現已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包括Nanolett、JACS、Small、PRB、APL、Nanotechnology等發表SCI論文200餘篇,他引超過兩千五百次。2000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

2006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經歷

1981.9-1985.7 吉林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5.9-1991.6 吉林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獲碩士、博士學位;

1992.1-1993.12 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博士後);

1994.1-1998.12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305組, 94年8月評為付研究員, 並擔任中科院光物理開放實驗室305課題組組長;在解思深、楊國禎院士指導和支持下開展納米複合材料的光學性質研究。

1996.9-1997.3 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

1997.4-1999.11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理學院化學與生物化學系,訪問學者;在國際著名物理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M.A.El-Sayed(當時JPC雜誌主編)的實驗室工作。

1999.11至2001年3月, 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光物理實驗室,2000年10月人選中科院創新工程百人計畫項目,研究員,博導, 2001年2月至2005年3月,轉任中科院物理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納米結構化學設計與光子學物性研究組(N03)組長)。 在物理所期間指導博士研究生畢業11人;本組合作博士後出站三人。

2005年3月至今, 加盟湖南大學,創立微納技術研究中心,負責納米光子學團隊組建和實驗室建設。

2006年獲批為教育部“長江學者”, 現任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南大學“教育部微納器件及其套用重點實驗室(籌)” 任第一副主任和其一學術方向負責人。

2009.07-至今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

2010.05-2011.01 德國TU-Darmstadt,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微納結構製備、表征和光子學性質研究。

現已發表論文200餘篇, 他引1500餘次。

第八批長江學者名單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香港愛國實業家李嘉誠先生為提高中國高等學校學術地位,振興中國高等教育,共同籌資設立的專項計畫。該計畫包括實行特聘教授崗位制度和長江學者成就獎兩項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