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雅玲,1963年9月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工程熱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1981年何雅玲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1988年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 ;2002年獲該校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 ;2006年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10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2017年9月29日,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何雅玲主要研究內容為熱能高效傳遞、轉換、利用及數值模擬的研究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何雅玲 何雅玲

1985年,何雅玲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1988年,碩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後留校任教 。2002年,獲該校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 。

2006年,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受聘於工程熱物理學科 。

2010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13年3月3日,何雅玲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973”計畫“工業餘熱高效綜合利用的重大共性基礎問題研究”項目啟動大會召開 。

2015年9月5日,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12月,何雅玲負責的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新能源與非常規能源利用中的熱流科學創新引智基地獲批立項 。

2017年9月29日,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何雅玲 何雅玲

能源的高效利用及節能理論與新方法;新能源利用(太陽能,燃料電池);餘熱利用;儲能新技術;高技術中新型製冷與低溫技術(電子器件冷卻技術等),微尺度流動和傳熱;流動與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原理及其套用;航天航空中的熱流科學問題 。

何雅玲長期從事熱能高效傳遞、轉換、利用及數值模擬的研究。在傳熱的多尺度數值模擬方面,構建了微觀-介觀-巨觀統一計算框架、發展了跨接微觀與巨觀的LBM方法;在強化傳熱方面,揭示了高效低阻的物理機制,發明了多項強化傳熱新技術;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提出了將蒙特卡羅光線追跡法與有限容積法耦合設計太陽能吸熱器的新方法,發明了改善熱流密度均勻性的新技術。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領域得到套用 。

•論文著作

截止到2015年3月,何雅玲共出版著作、教材9部,英文著作3章,發表研究論文500餘篇,其中國際期刊300餘篇,國際會議100餘篇。論文被SCI收錄300餘篇,EI收錄470餘篇。論著被他引3600餘次,SCI他引2000餘次。獲發明專利授權30項,獲得國家著作權局授予的軟體著作權30餘項。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主旨、特邀報告50餘篇 。

出版時間圖書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4.10《工程熱力學精要解析》何雅玲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0.12《工程熱力學精要分析及典型題精解》何雅玲編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8.11《工程熱力學精要分析典型題解:新版》何雅玲編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4.08《工程熱力學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何雅玲編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5.08《對流換熱及其強化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最新進展》陶文銓,何雅玲等編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1《格子 Boltzmann 方法的理論及套用》何雅玲,王勇,李慶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11《格子Boltzmann方法理論研究及其套用》何雅玲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07《工程熱力學精要分析及典型題精解》何雅玲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0.04《熱工基礎與套用 第2版》傅秦生,何雅玲,趙小明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5.07《熱工基礎》傅秦生,何雅玲編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3《能源動力類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與實踐》豐鎮平,何雅玲,陶文銓編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科研成果獎勵

何雅玲作為學術領導人和組織者,所主持的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和部委級獎勵,具體如下 :

時間獎項
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1獲獎人
2011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第1獲獎人
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1獲獎人
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2獲獎人

人才培養

何雅玲獨立指導碩士生、博士生100餘名,培養的研究生多名在國際大賽中獲獎 。2004年,被國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6年,第二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14年,獲西安交通大學首屆“研究生教育突出貢獻獎”,2017年獲西安交通大學“伯樂獎” 。

教學方面,負責的《工程熱力學》課程是國家級精品課程及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其他教學成果獎項如下 :

教學成果

時間獎項
2009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1獲獎人
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3獲獎人
2001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獲獎人
2001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3獲獎人

榮譽表彰

時間獎項名稱
201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個人獎
2006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2006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
2004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08年教育部創新團隊團隊負責人
2007年首屆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
2011年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社會任職

2006年-2019年,擔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編委(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 。

2008年,當選國際製冷學會熱力學與傳熱過程B1委員會副主席 。

2011年3月,擔任中國動力工程等學會理事(第九屆 ,第十屆 );擔任《工程熱物理學報》第五屆編委 。

2013年-2017年,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

2012年,擔任中國製冷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

2014年,擔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工程熱力學分科學會副主任 。

2015年,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擔任《航空學報》第九屆編委 。

何雅玲還是陝西省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熱工專委會主任委員)。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科學理事會理事,國際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副主編 、 《Heat Transfer Research》 副主編、科學通報》副主編,國際期刊《Applied Energy》、《Frontiers in Heat and Mass》、《《Frontiers in Energy》、《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人物評價

何雅玲 何雅玲

何雅玲是科研、教學雙優人才,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和同行的廣泛認可 。 (陝西省教育廳評價)作為中國工程熱物理專家,以能源的高效利用為研究目標,在流動與傳熱過程數值模擬、強化傳熱機理和新能源利用中的傳熱問題等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基礎及套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 (中國科學院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