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裡的中國

鄉村裡的中國

鄉村裡的中國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日前在京揭曉。美國導演卡亞尼·曼的《溯流之河》獲最佳長紀錄片獎,佟晟嘉導演的《青春致敬青春》獲最佳短紀錄片獎,中央新影焦波導演的《鄉村裡的中國》獲評審會大獎。《鄉村裡的中國》同時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紀錄片大獎。

基本信息

簡介

鄉村裡的中國鄉村裡的中國
由著名攝影師和紀錄片導演焦波擔任總導演,此前他的《俺爹俺娘》和《親吻春天——俺和俺的地震孤兒》系列曾在中國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尤其是《俺爹俺娘》系列曾感動了無數兒女。這一次《鄉村裡的中國》焦波仍然把鏡頭對準了其老家——山東淄博,不過拍的不再是自己出生的村莊,而是沂蒙山革命老區沂源縣杓峪村。影片以一個小村莊為切入點,展現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遷、環境保護、農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等諸多社會現實話題,既生動有趣,又深刻感人。
拍攝這部紀錄片,他和他的攝製組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村里一共有167戶人家,我們去了之後是第168戶。”而焦波的攝製組,除了他一個人年齡較大(接近60歲),其它四名主創的平均年齡只有20齣頭:“所以我們這個片子展現的不僅是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而且是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去展現的,我相信也會受到年輕人喜歡。”在373天時間裡,《鄉村裡的中國》攝製組和當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成了一家人拍攝了近1000個小時的素材,最終剪輯出大約兩個小時的精華。
曾多次執導央視春晚的金越認為,《鄉村裡的中國》直觀鮮活地呈現了中國農民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和民俗民風,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影片結構充滿張力,故事複雜,線索清晰,畫面樸實,剪輯流暢,同期聲音錄製完美。“是這個時代有記錄意義的、不可多得的中國農村生活標本。”

獲獎記錄

獲得第三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溯流之河》記錄了三位高棉少年如何在傳統生活方式與不斷逼近的現代化發展中苦苦掙扎的故事,該片曾獲2013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大獎。《鄉村裡的中國》通過跟蹤記錄沂蒙山區幾個人物和家庭一年的生活軌跡,展現出中國農村面臨的問題和發生的變革,以及農民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青春致敬青春》用蒙太奇手法,穿梭於倖存老兵與今天的年輕人之間,展現了不同時代同樣的苦悶、同樣的愛情與夢想。
波蘭導演格熱戈日·哈特菲爾的《擺動》獲最佳微紀錄片獎,作品記錄了創作者利用機械擺動原理改變其繪畫方式和繪畫作品的心路歷程。美國導演貝絲·派克的《災難的截稿時間》獲得最佳外語作品獎,作品記錄了《喬普林全球》不畏困難的工作條件在龍捲風之後依舊為全球讀者提供報導的場面,該片還曾獲2013年美國艾美獎。
中國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蔣樾、康健寧導演的《京劇》獲最佳國際傳播獎,展現出京劇作為“國粹”的高貴與不凡,時代帶給京劇的呵護和傷害。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加里·施、李俠導演的《透視春晚:中國最大的慶典》獲最佳中國題材(國際製作)獎,本片是國家地理頻道在紀錄頻道原5集高清紀錄片《春晚》的基礎上,重新濃縮精編而成的48分鐘紀錄片。
此外,英國廣播公司、探索頻道出品的《世界歷史》獲最佳音樂音響獎,沈可尚導演的《築巢人》獲最佳剪輯獎,郭柯導演的《三十二》獲最佳攝影獎,袁勛導演的《離鄉的回回》獲最佳大學生作品獎,波蘭國立羅茲學院帕威爾·基米歐斯基導演的《Rogalik》獲最佳創新獎,趙琦導演的《殤城》獲最佳新人獎。

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紀錄片大獎

繼前段時間在“2013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獲得“最佳紀錄長片獎”以後,2013年12月26日晚,《鄉村裡的中國》又在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上獲得紀錄片大獎,再次震動了中國的紀錄片界。
該片由著名攝影師和紀錄片導演焦波擔任總導演,此前他的《俺爹俺娘》和《親吻春天——俺和俺的地震孤兒》系列曾在中國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尤其是《俺爹俺娘》系列曾感動了無數兒女。
這一次《鄉村裡的中國》焦波仍然把鏡頭對準了其老家——山東淄博,不過拍的不再是自己出生的村莊,而是沂蒙山革命老區沂源縣杓峪村。影片以一個小村莊為切入點,展現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遷、環境保護、農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等諸多社會現實話題,既生動有趣,又深刻感人。
焦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拍攝這部紀錄片,他和他的攝製組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村里一共有167戶人家,我們去了之後是第168戶。”而焦波的攝製組,除了他一個人年齡較大(接近60歲),其它四名主創的平均年齡只有20齣頭:“所以我們這個片子展現的不僅是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而且是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去展現的,我相信也會受到年輕人喜歡。”
在373天時間裡,《鄉村裡的中國》攝製組和當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成了一家人拍攝了近1000個小時的素材,最終剪輯出大約兩個小時的精華。
曾多次執導央視春晚的金越認為,《鄉村裡的中國》直觀鮮活地呈現了中國農民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和民俗民風,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影片結構充滿張力,故事複雜,線索清晰,畫面樸實,剪輯流暢,同期聲音錄製完美,“是這個時代有記錄意義的、不可多得的中國農村生活標本。”
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焦波繼《俺爹俺娘》之後,帶給國人的又一震撼!2012年,焦波帶領一個平均年齡21歲的年輕團隊,在沂蒙山區一個村莊駐紮373天拍攝《鄉村裡的中國》,目前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等12項大獎。

獲得獎項

十五屆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影華表獎優秀紀錄片獎
第2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中國最佳紀錄片大獎
2013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最佳紀錄長片獎
第三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評審會大獎
2013中國鎮江西津渡國際紀錄片盛典金山獎最佳長片紀錄片
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評選長片年度作品大獎
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評選長片最佳音效獎
中央新影集團星花獎年度作品大獎
中央新影集團星花獎評審會特別獎
新周刊》2013中國電視榜最具鄉土本色紀錄片獎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3年優秀紀錄片
半島國際電影節入圍
繼前段時間在“2013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獲得“最佳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