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陵湖

鄂陵湖

鄂陵湖是青藏高原上一個大型微鹹水湖,重要的是漁業,也是鸕鶿、雁鴨類(包括斑頭雁和赤麻鴨)和鷗類(棕頭鷗和漁鷗)的重要繁殖地。

基本信息

湖泊概況

鄂陵湖是 黃河上游的大型高原淡水湖,又稱鄂靈海,古稱柏海,藏語稱錯鄂朗,意為藍色長湖,位於中國青海省瑪多縣西部的凹地內,西距扎陵湖15公里,與扎陵湖並稱為“黃河源頭的姊妹湖”。

鄂陵湖形如金鐘,東西窄、南北長,鄂陵湖與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

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長約32.3公里,東西寬約31.6公里,湖面面積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處最深達30.7米,蓄水量107億立方米。

黃河流經兩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約300米,峽谷以東至湖濱是廣闊的沼澤。

黃河自西南流入,東北流出,因進湖泥沙較少,湖水呈青藍色。

湖中盛產冷水性無鱗魚類,湖心的小島候鳥群集,形成青藏高原上的另一鳥島。湖四周是亞高山草甸,是青海的重要牧場。

歷史上,鄂陵湖是松贊乾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

黃河流過星宿海,向東流20多公里,便進入黃河上游最大的湖泊 -扎陵湖和鄂陵湖。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稱為“黃河源頭姊妹湖”。

兩湖中間,有巴顏朗馬山相隔。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3300多米,比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高出一千多米,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

這裡地勢高寒、潮濕,地域遼闊,牧草豐美,自然景觀奇妙,是難得的旅遊觀光勝地。

扎陵湖東西長,南北窄,湖面面積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6米,最淺處僅1米多,蓄水量為46億立方米。扎陵湖水色碧澄發亮,湖心偏南是黃河的主流線,看上去,仿佛是一條寬寬的乳黃色的帶子,將湖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綠, 另一半微微發白,所以叫“白色的長湖”。

扎陵湖的西南角,距黃河入湖處不遠,有3個面積1至2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棲息著大量水鳥,所以又稱“鳥島”。

這裡的鳥大都是候鳥,有天鵝、大雁、魚鷗、赤麻鴨等鳥類。

鄂陵湖 鄂陵湖

黃河在扎陵湖經過一番迴旋之後,在巴顏郎瑪山南面,進入一條長約20公里、寬300多米的很長的溝谷,河水在這裡分成九股道,散亂地穿過峽谷,在西南隅流入鄂陵湖,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85億立方米。鄂陵湖與扎陵湖的形狀恰好相反,鄂陵湖東西窄、南北長,湖面面積為628平方公里,比扎陵湖大1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最深可達30多米, 蓄水量為107億立方米,相當於扎陵湖的一倍多。

鄂陵湖水色極為清澈,呈深綠色,天晴日麗時,天上的雲彩,周圍的山嶺,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見,因此叫“藍色的長湖”。

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

上午,湖面風平浪靜,纖蘿不動;下午常常天氣劇變,大風驟起,平靜的湖面波濤洶湧,浪花拍岸。

有時,還會出現天昏地暗的景象,一會兒象連片的黑色藏帳,旌旗獵獵,人聲鼎沸,據說,這是當年吐蕃松贊乾布在此迎候文成公主時的盛大場面;一會兒又變成點點白色的風帳,由遠而近,景象極為壯觀。

發展規劃

2016年4月,青海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部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提出將力爭於5年內建成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  

氣候特徵

湖區多年平均氣溫為-4℃,是青海省高寒地區之一。

鄂陵湖衛星照片 鄂陵湖衛星照片

冬季漫長而寒冷,10 月至翌年4 月的月平均氣溫都在0 ℃以下,最冷的1 月份,平均氣溫為-16.5℃;1978年1月2日曾測得-48.1℃的最低氣溫。

夏季短而涼爽,最熱的7 、8月份,月平均氣溫只有8 ℃左右,最高氣溫也只有22.9℃。湖區幾乎終年沒有無霜期。

兩湖於每年10 月中旬出現岸冰,11 月下旬或12 月上旬全湖封凍,岸邊最大冰厚可達1米左右。翌年3月以後,湖冰開始消融,5月初,湖冰消融殆盡,冰凍期達半年以上。

生態特徵

鳥類

湖心小島候鳥群集,棲息著大雁、棕頸鷗、魚鷗、青麻鴨等多種候鳥,成為青海高原上另一鳥島。這個島嶼過去從無人攀登,目前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環境,是研究候鳥生態的理想之地。

魚類

鄂陵湖 鄂陵湖

鄂陵湖棲息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骨唇黃河魚、厚唇重唇魚和一些條鰍等,深水層為鰍科魚類,中上水層為鯉科魚類,其中花斑裸鯉和極邊扁咽齒魚為經濟魚類,單產約22.5kg/hm2。

魚類區系組成比較單純,考察所見的魚類僅有9種。

而構成魚類資源的只有極邊咽齒魚和花斑裸鯉兩種,個體重多在1斤右,大者2 ~3 斤。因地處藏民遊牧區,而藏民以往視魚為神,素有不吃魚的習慣,所以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湖中無漁業可言。

1960~1962年,青海省有關部門曾在此建過季節性漁場,捕魚2000餘噸,後因漁貨銷售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保鮮不易,成本又高而時斷時續。

魚類由於長期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不僅魚群的密度大,且不懼人。

近岸嬉遊的魚群,當人們接近時仍暢遊不去;若投以石子,魚群非但不驚散,反而會向石子落水之處聚集,所以網捕和垂釣極易。

今後隨著當地生產的發展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兩湖原始的魚藏無疑將會得到開發。

但是,兩湖地處高寒環境,極邊咽齒魚和花斑裸鯉的生長速度是相當緩慢的,每增長1 斤的體重約需10 年時間,且性成熟遲緩,繁殖力低,在開發時對於捕撈的強度和網目的大小應作適當控制,以利其生長繁殖和魚產的相對穩定

水生植物

湖中水生植物僅在湖灣淺水處見有細葉水毛茛、孤尾藻、荇菜、篦齒眼子菜等。

陸生動物

湖區常見白唇鹿、黃羊活動。湖岸上,旱獺和高原鼠兔大小洞穴比比皆是。旱獺體重3.0~4.0kg。湖東側的哈姜鹽池,盛產石鹽,年產500~600t,遠銷四川與附近牧區。

浮遊動物

浮遊動物數量,枝角類小於1ind./L,橈足類平均12ind./L。

浮游植物

1978年7月調查,浮游藻類見有湖沼色球藻、微色球藻、飛燕角藻、鐘罩藻、睫毛針桿藻和單棘盤星藻等,平均數量38 144ind./L,其中甲藻28 478ind./L;綠藻4 022ind./L;硅藻3 433ind./L;金藻1 444ind./L;藍藻767ind./L。

底棲生物

底棲動物中的鉤蝦分布較普遍。

主要景點

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

牛頭碑 牛頭碑

牛頭紀念碑位於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間,是為開闢黃河源頭的旅遊業,瑪多縣人民政府於1988年9月修建的一座“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碑體總重5.1噸,純銅鑄造,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和胡耀邦同志分別為紀念碑題寫了藏漢文“黃河源頭”字樣。

牛頭碑建在位於瑪多縣境內措日尕則山的頂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致,字型雄渾,象徵著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樸實的品格。

紀念碑選擇了原始圖騰神聖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強烈凝聚力和向心力。

交通信息

從瑪多縣到鄂陵湖約80公里,沒有班車,因路況不佳,包車前往也需要2-3小時,從瑪多縣包車前往鄂陵湖、扎陵湖和黃河源頭的費用約600元,來回(含遊玩時間)需要8小時左右。

從結古鎮包車前往這三處地方需要1000元左右,來回(含遊玩時間)需要12小時左右,一般需在瑪多縣住宿一晚。

黃河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屬世界第五大河,其有著眾多的支流與湖泊。              

支流

白河

黑河

祖厲河

清水河

大黑河

窟野河

無定河

汾河

渭河

洛河

沁河

大汶河

湖泊

扎陵湖

鄂陵湖

烏梁素海

東平湖

  

  

中國的主要湖泊

>>>進入地理百科
鄱陽湖 潘陽湖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湖泊面積為396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59.0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泊。
太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南側的低洼地帶,西邊緊接著天目山余脈的低山丘陵,距東海不過100公里,湖區跨江蘇、浙江兩省,水面為江蘇所轄。湖泊面積2292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泊。
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兩省,面積為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78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
洪澤湖 洪澤湖在江蘇省的西北部,位於淮河的中游,其外形好似一隻昂首展翅的天鵝。水面浩翰,面積為180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西湖 美麗的西湖,位於杭州城西,總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西湖分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
日月潭 日月潭又名雙潭,過去稱水社湖或龍湖,位於台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是玉山和阿里山間的斷裂盆地經積水而成的一座高山天然湖泊,四周為高達千米的翠綠群山所環抱,林木蔥鬱,湖光山色,相映似畫,奇景幽絕,被譽為“島內仙境”,是台灣小八大勝景之一。
巢湖 巢湖位於安徽省的中部,湖形以一角菱,面積為753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為18億立方米,是我國五大淡水湖。水面有2/3屬於巢縣管轄,其餘1/3為肥東、肥西及廬江三縣所轄。
滇池 滇池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離市區僅僅幾公里,滇池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
洱海 洱海古稱葉榆澤,又名昆明池,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內。湖的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平均寬為5-6公里,平均水深12米,最深處在湖的東部,約23米,面積為246平方公里,蓄水量為29.5億立方米。
鏡泊湖 鏡泊湖舊名湄沱湖、忽汗海和必爾騰湖,位於黑龍江省寧安縣西南的牡丹江上游;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僅6公里,面積為95平方公里,蓄水量為16.3億立方米;南淺北深,最深處在北部鹿圈脖子附近,達62米。
五大連池五大連池位於黑龍江省漠河支流的白河上游,德都縣以北約23公里處。1719年,這一地區的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發,噴出的玄武岩流堵塞了白河,從而形成了今日的五大連池。
鄂陵湖鄂陵湖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萊縣境內。札陵湖居西,鄂陵湖居東。
納木措“納木措”為藏語,蒙語則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倍於西藏西部,湖面海拔4718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
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蒙語叫做“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均表示“藍色湖泊”之意。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湖區為群山環繞,北面及東面是祁連山脈的大通山、同布山及日月山,海拔在4000~4500米之間;南面及西南面為青海南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央為青海湖盆地青海湖即位於貧地的最低洼處。
羊卓雍錯羊卓雍錯又名白地湖,藏語名“裕穆錯”,意即天鵝之湖。湖形如雞爪,湖岸曲折多彎。北部的扎馬龍、白地一帶湖灣最窄,僅1~2公里寬;其餘三面湖灣略為開闊,寬闊可達3~8公里。湖岸線工25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面積638平方公里。水深30~40米,最深處位於東南部的麥尕一帶,達59米。蓄水量為160億立方米,是西藏南部最大的內陸湖。
呼倫湖呼倫湖又名達賚湖,位於中國的東北邊陲,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新巴爾虎左旗、新世爾虎右旗和滿州里市之間的大草原上。湖面為略呈東北—西南向的平行四邊形,長80公里,寬約35公里,周長375公里,湖水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蓄水量為111億立方米,最大水深為8米,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微感水湖,它與草原南部、中蒙國境線上的貝爾湖,被人們稱為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一對姐妹湖。
岱海岱海位內蒙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涼城縣境內,為四面環山的地塹型構造湖。湖偏於盆地的東南端,長20公里,寬10公里,面積為168平方米公里;最大水深為18.4米,蓄水量為13.3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在2.5克/升左右,為內陸鹹水湖。
茶卡鹽池茶卡鹽池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隅,北枕祁連山脈的支脈庫庫諾爾嶺,南臨旺尕秀山,湖面近似橢圓形,長14.8公里,寬9.0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是全國著名的湖鹽產地之一。
羅布泊羅布泊位於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東端,古稱 澤、鹽湖或蒲昌海,蒙古語稱羅布諾爾,意即“匯入多水之湖”。形狀況耳,海湖768米,曾是中國著名的內陸湖泊。
博斯騰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的博斯騰湖亦名“巴喀赤湖”,史書早有記載,漢《西域傳》稱為“焉耆近海”,北魏《水經注》稱為“敦薨浦”。

果洛藏族自治州著名旅遊景點

簡介洛藏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東南部,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景點扎陵湖 鄂陵湖 阿尼瑪卿山 牛頭碑 格薩爾王獅龍宮殿 年保玉則峰 白玉寺 多卡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