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陝邊紅軍反圍剿

中文名稱: 鄂豫陝邊紅軍反圍剿 \n發生時間: 1935年1月~7月 \n發生地點: 湖北、河南、陝西三省邊界地區。

事件介紹

1935年1月下旬,陝軍第一二六旅、警備第二旅進至鎮安縣以東、以南地區,向紅軍逼近。紅二十五軍為爭取主動,各個擊破“圍剿”軍,遂由山陽、鄖西交界地區北上袁家溝口,爾後又轉至鳳凰嘴,突然出現在敵之後方。1月31日,紅二十五軍以一部兵力襲占柞水縣城,吸引“圍剿”軍警備第二旅西進,將其兵力分散。2月1日,當“圍剿”軍主力第一一六旅第二五二團單獨追至蔡玉窯時,紅二十五軍主力予以突然打擊,擊潰其2個營,殲其1個多營。戰後,向北移至葛牌鎮休整。5日,“圍剿”軍第一一六旅旅長柳彥彪又率第二五一、第二四八團向葛牌鎮進攻。紅軍依託文公嶺高地給“圍剿”軍以殺傷後,從正面和左翼實施反擊,殲其2個多營,其餘向南潰退。紅二十五軍隨後在陝南5縣開闢根據地。

2月中旬,藍田商縣山陽之陝軍第一一五旅和陝軍警衛團,向葛牌鎮發動進攻。紅二十五軍為爭取主動,又南下鄖西地區,途中連克寧陝、佛平兩座縣城,殲滅守城的保全隊,於3月8日進至華陽鎮。此時,由鄖西尾追的陝軍警備第二旅已進至華陽鎮以東地區。紅二十五軍首長為解除後面的威脅,打開華陽鎮地區局面,決心消滅該敵。3月10日,紅二十五軍在華陽鎮東南之石塔寺設伏,擊潰警備第二旅5個多營,殲其600餘人,繳槍500餘支。3月下旬,紅二十五軍由華陽地區東返,經柞水、蔡玉窖、曹家坪,於4月初抵達藍田葛牌鎮。期間,楊虎城令其警備第三旅在柞水、鎮安堵擊,並一路追擊而至。4月9日,紅二十五軍在葛牌鎮以南之九間房設伏,一舉擊潰該旅2個團,殲滅其1個團又1個營,俘其旅長以下官兵1000餘人。18日,攻克雒南縣城。至此,陝軍的第一次“圍剿”即被粉碎。

隨著反“圍剿”的勝利,紅軍和根據地得到了不斷發展。到5月初,紅二十五軍發展到3700餘人,建立了五星、山陽、鎮柞、鄖西、雒南等五縣的革命政權,組建了2000多人的地方武裝,以曹家坪、葛牌鎮為中心的鄂豫陝邊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

事件意義

紅二十五軍在黨的領導下,在敵人的兩次重兵“圍剿”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同時也使自己得到發展和壯大。反“圍剿“的勝利,對開創西北地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主要戰法是: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採取“先拖後打”的作戰方針,先誘敵深入,調動、分散、疲憊敵人,打亂敵之部署,然後捕捉戰機,集中兵力,打敵一部,力求全殲。這種運動戰與游擊戰相結合的作戰,使紅二十五軍由戰略上的劣勢轉變為戰役、戰鬥上的優勢,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