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灌區

都江堰灌區

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自然資源,水利則是農業的命脈。四川是農業大省,水利建設在“三農”和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治水興蜀”,是千百年來四川人民在實踐中形成的真知灼見。“天府之國”的四川,因治水而興旺發展,也因水患而蒙受災難。時至今天,水利建設滯後,歷史欠賬多,溝渠不配套,仍然是制約我省農業發展的一大薄弱環節。在21世紀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大背景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區域性缺水、季節性缺水的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若不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有效利用,“天府之國”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水危機”。今年上半年的西南大旱,更警示我們必須集全省之力,全力以赴地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是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推進“兩個加快”的戰略舉措。西部綠則中國綠。作為西部農業大省的四川,著力構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和生態安全螢幕障,科學管理和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經濟,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必將進一步增強我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步伐。

灌區概況

都江堰——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科學創造的結晶——一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燦明珠。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踐位期間,郡守李冰率領蜀地各族人民創建了這項彪炳史冊千古不朽的水利工
四川都江堰灌四川都江堰灌

程。 都江堰以其“歷史跨度大、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區範圍大、社會經濟效益大”的特點享譽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都江堰是由渠首樞紐、灌區各級引水渠道,各類工程建築物和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堰等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工程系統,擔負著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區7市(地)37縣(市、區)1026萬餘畝農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點企業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發電、漂水、水產、養殖、林果、旅遊、環保等多項目標綜合服務,是四川省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礎設施,其灌區規模居全國之冠。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使中外專家、學者、和遊人無不為之傾倒。渠首三大主體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處。這裡群山環抱,大江中流,氣勢恢宏,景色絕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濟;文人墨客,多會與此。特別是建國以來,共和國三代領袖及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元首、政要和專家學者,均蒞臨巡視、觀覽和考查。這裡山水所在,勝跡如雲,景觀隨步,令人流連忘返。
都江堰灌區是四川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四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物華天寶,地傑人靈”,歷史上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灌區內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都市華彩及城鎮風光,異彩紛呈,美不勝收。灌區水利,星羅密布,各展風韻,各具特色,令人賞心悅目,“人民渠、東風渠、三合堰、通濟堰,碧水盪伯;黑龍灘、三岔湖、魯班水庫,湖光漣灩;龍泉洞穿,天工開物,靈水泉涌”。全灌區呈現出“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彩虹起深谷,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圖景。
都江堰用她的乳汁,哺育西蜀大地,創造了“天、地、人、水”和諧共榮的光輝典範。在人類向21世紀跨越的偉大進程中,都江堰將顯示出她更加輝煌的新姿。

歷史

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

都江堰灌區人民渠都江堰灌區人民渠

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現在都江堰市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是山水園林城市,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岩山城區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市域林木覆蓋率達70%,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年平均氣溫15.2℃,空氣品質和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一級水平。原來岷江上游水流湍急,進入灌縣以後,地勢突然低平,水勢減緩,所挾帶的大量沙石沉積下來,淤塞河道,時常泛濫成災。在秦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下,採取“引水灌田,分洪減災”的辦法,修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運多種效益的綜合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證了大約三百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都江堰灌區位於成都市以西約60km處,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個流域,灌區現有面積2.32萬km2;規劃面積2.86萬km2,其中,平原面積約0.67萬km2,丘陵面積約2.05萬km2,山區面積約0.14萬km2。都江堰地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宜耕。年平均降雨量880~1250mm。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於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260年的歷史,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存在年代最為久遠宏大的水利工程。目前,仍然在本地區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都江堰飽含水文化內涵

現代科學的文化觀認為:一切有利於人本身作為社會生活主體全面發展的人的活動及其成果,都可歸屬於文化。
都江堰水文化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的一座豐碑,既代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物質文明,也代表著我國悠久文化的精神文明。在這裡,水利工程與自然及人文景觀良性互補,融為優美的旅遊勝地,。其“天人合一”的可持續發展內涵,在世界上也是僅有的。古今中外,許多詩人學者對此讚美不絕。水與民風、民俗、水與園林建築、水與民間傳說、水與詩詞歌賦、水與繪畫、水與散文遊記、水與音樂、書法、雕塑等,在都江堰都有其豐富的內容。都江堰是歷史、文化和科學的最佳組合。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已經樹立了以下形象:
1水資源科學開發形象水作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託,從一開始便與人類生活乃至文化歷史形成了一種不解之緣。都江堰建成使洪旱災害頻繁的川西平原變成了“水旱從人,世無飢謹”的魚米之鄉。都江堰渠首樞紐工程,自然位置優越,工程布置適合自然規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約,相輔相成,聯合運行發揮了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以歷史悠久,布局合理,經久不衰,費省效宏的特色而聞名於世。它歷經二千多年,延用至今,是舉世無雙的。都江堰不是簡單延用而已,它在二仟多年後仍煥發青春,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80萬畝發展到1993年突破一千萬畝,在全國也是第一個突破一千萬畝的灌區。同時,還擔負著二仟多萬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內的工業用水、防洪、發電、環境用水等多目標、多層次用水。這表明了都江堰與時俱進的發展潛力,也表明了新中國水利科學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

都江堰是我國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是我國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2水利工程形象,任何建築工程都是凝固的藝術,有蘊藏和孕育文化的功能,在都江堰灌區有現代的壩、渠、閘、橋、水庫、渡槽、涵洞等,也有傳統的廟宇亭台、橋、碑刻等各種形式建築。可體現歷史性水利工程所特有的風格與形象。如黑龍灘賦講:“清泉唱豐收讚歌,飢餓之鄉,列全國糧倉。窮鄉僻壤,變聚寶之盆”,體現了水利工程(水庫)形象。
3治水人物形象,都江堰市伏龍觀有治水先驅李冰石像(東漢石像);二王廟有李冰塑像以及歷史上治理都江堰有功的人物塑像,例諸葛亮、吉當甫、文翁、丁寶楨等塑像;他們之中,有的為修建和擴建都江堰而丟官罷職甚至於斷頭送命。他們為國為民,興修水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樹立了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光輝形象,成為後人推崇和今人學習的楷模。
4水利藝術形象,通過文化藝術手段,宣傳治水業跡和治水英雄的光輝形象。有電影《李冰》(峨影廠),電視“都江堰”、“古堰長流”。川劇《望娘灘》、京戲《千古一人》、有李冰斗江神、除孽龍的故事、李冰顯聖、金鑼玉棍的傳說等。其它書法、繪畫、攝影不勝枚舉,通過藝術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都江堰是我國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它以歷史悠久、布局合理、效益顯著、經久不衰而聞名於世。都江堰是蜀郡守李冰於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時期率領川西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竹、木、卵石等材料修建的。它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被譽為“天府之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灌區得到迅速發展,四十五年來,分期對渠首和灌區工程進行了大規模維修,改造和擴建。並健全了管理機構,強化用水調度,古堰與日增輝。灌區範圍從成都平原擴大到川中丘陵區共七個市三十七個縣(市、區),灌溉面積由一九四九年280餘萬畝發展到現在的1026萬畝。
都江堰灌區是四川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四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物華天寶,地傑人靈”,歷史上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灌區內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都市華彩及城鎮風光,異彩紛呈,美不勝收,灌區水利,星羅棋布,各展風韻,各具特色,令人賞心悅目,“人民渠、東風渠、三合堰、通濟堰、碧水盪波;黑龍灘、三岔湖、魯班水庫、湖光瀲灩;龍泉洞穿,天工開物,靈水泉涌”。全灌區呈現出“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彩虹起深谷,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圖景。都江堰用她的乳汁,哺育西蜀大地,創造了“天、地、人、水”和諧共榮的光輝典範。在人類向21世紀跨越的偉大進程中,都江堰將顯示出她更加輝煌的新姿。

加快“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

都江堰灌區都江堰灌區
加緊推進大中型水利骨幹工程建設,是我省實施“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重要內容。6月下旬,正在建設的武都水庫大壩已升至近100米高,武都水庫主體工程年底就將建成。去年11月動工的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300萬立方米的基坑開挖任務已經完成,進入混凝土澆鑄階段。都江堰、玉溪河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以及二郎廟水庫、永定橋水庫等重點工程也在加快建設;大橋水庫灌區一期工程和燕兒河水庫工程正抓緊掃尾。“平均每月開工一個大中型水利項目”,是省委、省政府對今年水利建設提出的要求。繼今年1月位於攀枝花市仁和區的大竹河水庫開工後,接連有瀘州市黃桷壩水庫、甘孜州打火溝、洛須引水工程、達州白岩灘水庫開工建設。據了解,今年我省還將開工小井溝、武引二期兩個大型水利工程和雙橋、王家溝、劉家拱橋、金王寺、解元等中型水利工程。今年開工建設的“2+10”大中型水利工程將把我省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一大步。加快水利災後恢復重建,確保“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39個重災縣和12個受災縣規划水利重建項目1904個,總投資221.72億元,已開工1778個,完工1421個。全省的病險水庫整治加快進行,上半年完成15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占年度目標的52.3%。繼續實施“清水工程”,通過水庫水質治理,最佳化水生態和庫區環境,實現“整治一座水庫,還一庫清水於民”。上半年,國家財政部、水利部下達給我省2009年度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共新建渠道2467公里,整治渠道3748公里、山平塘5229座、石河堰249處,新建蓄水池9268口,整治蓄水池403口,改造提水泵站489座,建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8710畝。全省小微水利工程建設方興未艾。上半年興建和整治各類小微水利工程14500處,占年度目標的96.7%,解決了247個旱山村12.4萬畝旱地澆灌問題。

都江堰水利工程

始建於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之水灌溉川西平原,哺育出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2009年,都江堰的控灌面積已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82萬畝躍升至1030萬畝,兼具灌溉、城鎮供水、防洪、環保、發電等多種功能。
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有著“千河之省”美譽的四川省區域性、季節性缺水的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都江堰灌區在早年積攢下的諸如缺乏規劃、自然老化等“歷史欠賬”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加之今年上半年的西南嚴重旱情,一系列的水資源利用問題已向“天府之國”敲響了警鐘。
基於對未來水利發展所面臨挑戰的認真思考,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戰略構想。計畫從2009年至2016年的8年時間內新增和恢復蓄引提水能力86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69萬畝,相當於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項目實施後,全省將新增糧食100億斤,超過目前全省糧食產量的10%。
四川都江堰,武引灌區四川都江堰,武引灌區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處(簡稱“人民渠二處”)是省水利廳直屬的灌區單位之一,擔負著人民渠和魯聯乾渠總計319公里主幹渠和魯班水庫的管護任務。在“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戰略計畫中,該部門肩負著近100萬畝的擴灌任務。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人民渠二處”轄區內的水利設施遭受重創,近200公里的渠道被嚴重破壞,水庫高度震損。在震後兩年多的時間裡,對現有水利設施實行修復並重建,成為這裡的首要任務。修復為再造奠定基礎,再造為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四川省提出的“三年災後重建兩年基本完成”的任務,便與“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戰略目標緊密結合為一體,成為承接四川水利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節點。位於綿陽市三台縣魯班鎮的魯班水庫,是上世紀70年代末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庫,庫容水源自岷江而來,灌面包括三台、射洪、大英三縣40多萬畝。記者來到魯班水庫時,壩堤上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施工,技術工人王和黨指著壩肩對記者說:“現在正在為大壩右肩進行澆注,外坡底下的放空底孔也正在進行最後的加固。前兩天壩底廊道排水通道的澆灌剛剛完成,下一步可以進行廊道內的修復。”談及震損情況,魯班水庫管理站站長董曉華說:“地震後我們這裡被定為高危水庫。面板漏水查不出漏水點、壩頂出現的裂縫縱橫交錯、廊道積水嚴重排不出去。這三大問題讓我們十分頭痛,這些問題不解決,水庫就像是一艘有積水的船,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在人民渠六期乾渠譚家壩渠段,記者看到水泥加固後的渠道平整延伸,渠道中水流順暢。人民渠二處黨委書記、副處長萬忠海站在渠道邊說:“同樣受汶川地震嚴重影響的人民渠六期乾渠,在近兩年多的時間裡實施了‘先修復、後重建’的攻堅工程。通過各方通力合作與艱苦奮戰,其中部分渠段在2009年4月7日便已竣工並正式通水,僅20天的時間,就向灌區輸水3000萬立方米,為當年的春灌時期灌區的滿載全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談及該修復重建渠系對“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意義,萬忠海表示,通過災後重建,特別是防滲漏的措施,灌區節水效果大大增強,僅這一點就相當於增加了6至7萬畝的灌面用水。此外,修復重建工程還將直接提升中江、三台等下游灌區的糧食生產和數百萬人生活的用水能力。隨著續建配套工程的不斷推進,未來將改善80多萬畝的灌面,並將增加20餘萬畝的新灌面。

都江堰灌區整體申遺

曾參與都江堰申報世界雙遺產工作的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教授1日表示,即將舉辦的2010三岔湖創意迎水活動,能引起更多的人關注都江堰灌區文化,他建議依託這次迎水活動的影響力,號召華人學者、文化人攜手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將都江堰灌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0三岔湖創意迎水活動是中國第一個迎水活動,將於4月4日在都江堰灌區渠首和三岔湖拉開大幕,來自全國的一線作家蘇童、阿來、麥家、舒婷、張承志以及本土文人流沙河、潔塵等將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富有人文意義的歷史時刻。

都江堰都江堰

就整個都江堰灌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譚繼和說,“都江堰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不可單列分割開,所以可以將目前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都江堰渠首區域擴展到整個灌區,作為延伸項目再整體申報世界遺產。”他認為,可以向蘇童、阿來、麥家、舒婷等與會的知名作家、學者們提出倡議,由他作為倡導者跟與會的華人作家精英們,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申請。
針對迎水活動,譚繼和向組委會貢獻了自己的“金點子”。他說,據史料記載,宋代時的人們都認為成都是大禹治水江源的發生地,並為此修建江瀆廟,祭奠江水神靈——江瀆神,祈求江河平安。但是,這個傳統早已丟失,建議三岔湖“創意迎水活動”舉行祭奠江瀆神儀式,“主題可以就是:祭拜江瀆神,尋根大禹江源。”
譚繼和建議,“迎水線路”可以按兩個主題進行規劃:古村鎮和生態村鎮。“迎水線路可以尋找沿江河的古村鎮,串聯成一條線路;也可以結合春季花香四溢,把一些生態沿河江的花果、花木生態村鎮串聯成一條線,體現田園天府的風情。”
據悉,組委會已著手考慮這一建議的操作性,力爭在活動期間專門增加一個環節,促成華人作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都江堰灌區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善舉。
連日來,2010三岔湖創意迎水活動暨第八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頒獎典禮組委會不斷接到熱心市民的熱線和郵件,紛紛為創意迎水獻出自己的智慧。1日金點子徵集出現“井噴”,當日共收到金點子50多個。
大獎組委會負責人帥彥一行於1日抵達成都三岔湖,並帶來了蘇童、舒婷、麥家、阿來等知名作者的“迎水創意”:擔任文化使者,親自到都江堰迎水,沿著巴蜀臨水古鎮來到三岔湖,呼籲更多的人來關注“水危機”,愛護水資源。

都江堰灌區的戰略意義

為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的安寧河谷,涼山州正如火如荼推進水利建設;為調動起廣大民眾興修水利的積極性,通江縣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全部改制落實到農戶……自去年省委、省政府響亮提出“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戰略構想以來,全川各地正掀起大興水利的建設熱潮。
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自然資源,水利則是農業的命脈。四川是農業大省,水利建設在“三農”和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治水興蜀”,是千百年來四川人民在實踐中形成的真知灼見。“天府之國”的四川,因治水而興旺發展,也因水患而蒙受災難。時至今天,水利建設滯後,歷史欠賬多,溝渠不配套,仍然是制約我省農業發展的一大薄弱環節。在21世紀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大背景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區域性缺水、季節性缺水的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若不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有效利用,“天府之國”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水危機”。今年上半年的西南大旱,更警示我們必須集全省之力,全力以赴地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正是緣於對水資源和水利設施建設的正確認識,“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戰略規劃應時而生。其核心目標是,力爭從2009年到2016年,新增和恢復蓄引提水能力86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069萬畝,相當於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項目實施後,將新增糧食生產能力約100億斤,超過目前全省糧食產量的10%。站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角度,“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順利實施,對夯實我省農業基礎、推進“兩個加快”、保障全省和全國的糧食安全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正在建設中的向家壩水電站正在建設中的向家壩水電站

“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是改變四川農業“靠天吃飯”現狀、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農業發展,有水則靈。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有的地方乾旱缺水嚴重,歷來是我省的心腹之患。雖然都江堰灌區目前已經實現有效灌溉面積1030萬畝,但全省仍有60%左右的耕地沒有得到有效灌溉。因此,必須圍繞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加快實施“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的戰略,加快建設一批骨幹水利工程,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使農田、水利、交通等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配套,大力改善農村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隨著“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戰略的順利實施,到2016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積比例將達到70%,乾旱缺水問題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造福民眾、澤被子孫的民心工程。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打基礎,更是促發展;尤其是大中型骨幹水利工程的建設,既能增加機械、建材等需求,拉動我省經濟成長,又能解決部分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促進農村和諧發展。以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將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提升農村持續發展能力和實現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創造條件。“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是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推進“兩個加快”的戰略舉措。西部綠則中國綠。作為西部農業大省的四川,著力構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和生態安全螢幕障,科學管理和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經濟,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必將進一步增強我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步伐。
早在20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父子率民眾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川西糧倉。今天,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將合力同心“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使“天府之國”的遍地稻花香,年年是豐年。

都江堰灌區水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

水權轉換是水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都江堰管理局為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提出以水權轉換為核心的政府巨觀調控、市場機制調節和用水戶參與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配置行動方案。此方案以現狀水資源配置為基礎,轉換成本低,公眾接受程度高,能夠有效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續利用。 水資源配置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水資源總量短缺,供求矛盾加劇;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時間分布不均勻;用水浪費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資源配置手段落後。 在水資源配置上,由於沒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作用,供水價格遠低於供水成本,公益性支出得不到應有的補償,導致工程維護和配套經費嚴重不足,儘管工程的社會效益巨大,但水管單位的財務收益很小,工程投入產出沒有實現良性循環。同時,由於供水價格低,致使“福利水”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扭轉,用水浪費的現象難以遏制,十分不利於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供水價格過低,水價的市場調節作用難以實現,水權難以轉換。

現狀水資源配置

1.配水計畫
都江堰灌區配水計畫,是根據農業平原“直灌”,丘陵“蓄灌”的不同用水條件,成都市重點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需要,按水文規律和用水規律等多種因素編制的。每年春灌前兩個月內,由都江堰管理局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用水工作會議,經民主協商討論制定配水計畫。
2.配水方法的歷史沿革
灌區在新中國成立前基本上按灌溉面積比例分水,俗稱“按成分水”。新中國成立以後,一直到1959年的配水辦法仍以灌溉面積為主,但是有所改善,即實行萬畝流量指標配水。隨著灌區面積擴大,在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也有較高要求的情況下,原辦法已不適應。1960年改“按成分水”為計畫配水,按各地用水情況確定配水標準。目前的具體執行辦法為:都江堰渠首在岷江上游總來水量中,先提出成都市重點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的計畫水量;然後再按比例分配內外江和六乾渠。丘陵區用水按豐水期引水囤蓄原則執行,其他綜合用水按兼顧原則執行。
3.現狀水資源配置評價
行政配置是計畫經濟的產物;用戶參與協商配置是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產物,是公眾參與的具體體現;市場配置則是市場經濟水資源配置形式。目前,都江堰水資源配置是行政配置與用戶參與協商配置相結合,缺乏市場配置的信息。實踐證明,水市場配置能有效促進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因此,都江堰水資源配置手段需要引入市場機制。 水權轉換的基本原則包括政府巨觀調控、公眾參與協商和準市場運作。據此基本原則,結合都江堰灌區的實際情況,建立水權轉換的市場配置機制

著名灌區與機電排灌工程

機電排灌常用於無自流排灌條件或採用自流排灌不經濟的農田排灌、人畜飲水、城鎮供水、圍海造田、抽水蓄能及跨流域調水等,它在保證農業全面豐收,促進農業水利化、機械化、電氣化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