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四川省成都市代管市]

都江堰[四川省成都市代管市]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圖)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 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靈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創建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範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
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分,稱為“離堆”。

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仍發揮著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1936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水利專家仔細觀看了整個工程的設計後,都對它的高度的科學水平驚嘆不止。比如飛沙堰的設計就是很好地運用了迴旋流的理論。這個堰,平時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時則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還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時很大的石塊也可以從堰上滾走。當時沒有水泥,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籠裝卵石作堰,費用較省,效果顯著。

歷史輝煌

(圖)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有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
李冰主持創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係,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具體地說,利用魚嘴分水堤從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動將眠江60%的水引入內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時,又自動將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內江。都江堰建於眠江彎道處,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層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層水流向凸岸,將洪水衝下來的沙石大部分從外江排走。進入內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頭岩的支引、寶瓶口的節制和"離堆"的頂托,將大部分沙石從飛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寶瓶口引水口和灌區幹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寶瓶口引水口控制進水量,既保證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過量洪水湧入內江灌區,造成災害。都江堰能自動調節進入灌區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成為天府糧倉。都江堰是成功運用自然彎道形成的流體引力,自動引水、泄洪、排沙的典範。建堰時,李冰還在江中埋石馬作淘灘標誌,立"三石人"觀察水情消長,開創了中國古代水情測量的先例。歷代對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視,逐步完善了管理機構,建立了歲修、防洪等維護制度,積累和總結了"六字訣"、"三字經"、"八字格言"等寶貴的治水經驗,使古堰持續發展,相沿不廢。

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後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其工程結構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屬工程和灌渠系統工程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組成;附屬工程由百丈堤、人字溢洪堰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內江總乾渠、沙黑總乾渠、金馬河乾渠等組成。建國後,為解決都江堰工程維修期間的城市供水問題,又特別設計增建了工業引水暗渠。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勤勞智慧的川西人民,在發展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事業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運行維修等各種矛盾關係,緊緊依託自然條件、充分運用工程技術解決了各種問題,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治水經驗。“深淘灘、低作堰”六字訣,新、舊兩個版本的“三字經”,留下了系統、完整而又非常具體的治水經驗。認真學習研究和推廣都江堰經驗,對治理黃河、解決山東的水問題,加快水利網路化建設,發揮我省乃至全國自然地理優勢,最佳化生態環境仍然意義重大。
都江堰水利事業工程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具體講,以三維空間巧妙構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渠首“三大工程”,最佳化岷江特定區段的硬約束,形成不同流量條件下的主流走勢、環流力度,造成岷江不同流量條件下的內、外江不同的水沙分配比,克服川西自然地理劣勢,最佳化岷江和成都平原的關係,發展水利網路化,使其最有利於當地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其三維空間的關係是:平面布局是基礎、是前提;立面結構是在平面布局的基礎上歷經千載,反覆最佳化逐步形成的。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1986年,國際灌排委員會秘書長弗朗傑姆,國際河流泥沙學術會的各國專家參觀都江堰後,對都江堰科學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給予高度評價。1 999年3月,聯合國人居中心官員參觀都江堰後,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評2000年聯合國"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獎"。

歷史事件

都江堰全景都江堰全景

李冰創建都江堰

秦昭王後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間(約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在成都平原頂點的岷江上游幹流出山口處作為工程地點,團結和組織西蜀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在公元前256年前後建成都江堰。實踐證明,歷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優越、合理,工程布置適合自然規律,分水堤、溢洪道、寶瓶口三項工程相互制約、相輔相成,聯合發揮引水、分洪、排石輸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司馬遷考察都江堰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時,實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功績。後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張陵傳道青城山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張陵洛陽越秦嶺到鶴鳴山修道,漢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來青城山結茅傳道。張陵在青城一帶山區傳道13年,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頂。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發祥地,常道觀被稱為“仙都眾奧之妙,福地會昌之域,張天師羽化處焉”。歷代龍虎山的天師多來青城山朝拜祖庭,為漢天師張陵掃墓。

諸葛亮設兵護堰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馬可·波羅遊歷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從陝西漢中騎馬,行20餘日抵成都,遊覽了都江堰。後在其《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說:“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曾於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書簡》中設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修建成灌馬路

成都到灌縣公路於1913年動工,從灌縣一端建成2公里“示範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為總辦,改官辦為官商合辦,1925年全線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車。是四川省第一條公路。

創辦合資企業

1919~1920年,灌縣人姚寶姍在小金縣長卸任後,集會省中經營界人士,與法國基督教士謝安道合資,興辦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縣為基地,在理番(今阿壩州理縣)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經小溝入岷江漂運至灌縣紫坪鋪收漂,再紮成大筏,水運成都銷售,獲利甚巨。是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疊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縣境疊溪發生7.5級地震,山岩崩塌,橫斷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斷流45天后,幹流小海子潰決,積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時許,洪水進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約每秒1.02萬立方米,沖毀都江堰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瀾索橋。內、外江水匯成一片,汪洋無際。16個鄉鎮受災,毀農田1000公頃,死亡5000餘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萬餘立方米木材、1000多噸煤炭及藥材漂沒無遺,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橋樑、碾磨沖毀無數,流離失所的災民在萬人以上。

黃炎培都江堰辦學

1941年,黃炎培到都江堰選定城東郊豐都廟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慶職業學校校長陸叔昂來灌縣購置水田、耕牛、農具,為教學實習準備條件。1944年2月,“都江實用職業學校”開學,由沈肅文任校長,黃炎培偕夫人姚維鈞到灌縣主持開學典禮,並親為學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的校訓。學校提倡“手腦並用”的學風,注重學生思想修養、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培養。學校建立董事會,黃炎培任董事長。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於1945年10月交由灌縣地方接辦。

林森主持都江堰開水典禮

1942年清明節,四川省政府及灌區14縣官員齊集都江堰舉行開水典禮,典禮由當時正住在灌縣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開堰前先在伏龍觀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頂禮膜拜。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乘轎直赴二王廟祭祀李二郎。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又轉赴都江堰魚嘴,在鞭炮和萬眾歡呼聲中,親視開堰放水。

馮玉祥捐資建亭

1941年、1942年、194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數次在灌縣、青城山居留。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馮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宮。1945年8月11日晨,當他聽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的訊息時,當即捐資在真武宮側建亭,取名“聞勝”,並撰書刻碑一通立於亭中。

解放軍搶修都江堰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四川,入川後賀龍司令員指出,要先搶修都江堰,把已延誤的歲修時間搶回來。並決定從軍費中撥出專款,確定由王希甫負責,由駐灌縣解放軍協助搶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歲修工程臨時督修處。成都軍事管制委員會撥款3萬銀元作搶修經費。駐灌縣解放軍184師1500餘人在師長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揮下參加搶修工程。整個歲修工程於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傳統習慣舉行了開水典禮。

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慶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國家水利部主辦,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辦的“中國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慶典”在都江堰渠首隆重舉行。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69個使團到會祝賀並參加慶典活動,與會人士緬懷李冰父子的豐功偉績,盛讚都江堰灌區由50年代的灌溉19萬多公頃發展到67萬多公頃,成為全國最大的灌區、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紀念活動期間,與會人士觀看了富於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仿古祭祀儀式及砍榪槎放水活動。

汶川大地震後未見受損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8.0級地震。都江堰是此次地震離震中最近的地區之一,據都江堰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未發現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損的跡象。

名稱由來

(圖)都江堰 都江堰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為什麼稱都江堰,都江是哪條江呢?《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原因

(圖)都江堰 都江堰

修寶瓶口

只要打通玉壘山,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這樣既可以減少西邊的江水的流量,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區,灌溉那裡的良田。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壘山山石堅硬,民工們用鐵具鑿、挖、撬,工程進度極其緩慢。後來,一個有經驗的老民工建議,應當在岩石上開一些溝槽,然後放上柴草,點火燃燒,岩石在柴草的燃燒下就會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實踐證明這個辦法非常有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在玉壘山開鑿了一個20米寬、40米高、80米長的口子,因形狀很像瓶口,因此叫“寶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過寶瓶口源源不斷地流向東部旱區,這樣,東部的農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終於完成了。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室瓶口,怎樣才能讓水更多地往東流入寶瓶口呢?從而引出要修分水魚嘴

修分水魚嘴

為了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並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這樣枯水季節水位較低,則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而當洪水來臨,由於水位較高,於是大部分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這種自動分配內外江水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在江心修築分水堰是一項很艱巨的工程,因為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築成的堰提要很堅固,否則隨時都會被洪水沖走。開始修築分水堰時,他們採用往江心拋石塊的辦法,結果沒有成功。因為,拋下去的石塊,經不住洪水的衝擊,不斷地被洪水沖走。怎么辦?岷山一帶盛產大竹,當地人用竹子蓋房、編竹籠來裝東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啟發。他請來許多竹工,讓他們編成長3丈、寬2尺的大竹籠,再往裡面裝滿鵝卵石,然後讓民工將沉重的大竹籠一個一個地沉大江底。結果大竹籠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動,穩穩地固定在那裡,周圍再用大石頭加固,就這樣分水大提終於建成。由於大提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它流入寶瓶口,江水經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灌溉網。從此以後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難,用竹籠裝卵石來截流的辦法也沿用至今。

修飛沙堰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區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同樣採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築,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由於離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會被拋過飛沙堰,因此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

修建背景

 現在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與鳥鳧,開國 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發源於四川與甘肅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出自弓槓嶺,西源出自郎架嶺。兩源在松潘境內漳臘的無壩匯合。向南流經四川省的松潘縣、都江堰市、樂山市,在宜賓市匯入長江。全長793公里,流域面積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總水量年均150億m3左右。岷江發源於岷山弓槓嶺和郎架嶺,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4萬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資源1300多萬千瓦。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都江堰以上為上游,以漂木、水力發電為主;都江堰市至樂山段為中游,流經成都平原地區,與沱江水系及眾多人工河網一起組成都江堰灌區;樂山以下為下游,以航運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餘條,上游有黑水河、雜谷腦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區的黑石河、金馬河、江安河、走馬河、柏條河、蒲陽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來自山勢險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間嶺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漲落迅猛,水勢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脈,從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對整個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懸江,而且懸得十分利害。成都平原的整個地勢從岷江出山口玉壘山,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達273m。在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岷江水患長期禍及西川,鯨吞良田,侵擾民生,成為古蜀國生存發展的一大障礙。
都江堰的創建,又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司馬錯語)。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國郡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修建過程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堤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為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工程結構

(圖)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結構圖

岷江魚嘴分水工程

以屹立岷江江心的魚嘴為主,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分岷江為內江、外江,引進一定流量的江水入內江,排除泥沙、卵石於外江。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衝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位於金剛堤南端成一低矮的人工沙堤(實為一潛壩),在寶瓶口以上、內金剛堤以下,由平水槽、飛沙堰、淘灘標記等組成。整套設施的作用是控制江水進入寶瓶口的流量,排除進入寶瓶口的泥沙和卵石,保證內江水位始終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以保證成都平原灌溉有足夠的水量。當在離堆附近築成飛沙堰堤埂後,迫使水勢轉向進入寶瓶口河道,並在離堆前面形成螺旋形水流,使內江洪水期的大部分底沙在螺旋形水流內,被橫向推移出飛沙堰,表層水則進入寶瓶口。內江水流量越大,飛沙堰的分洪、排沙作用也越大。相傳李冰制定了“深淘灘、低作堰”的六字治水要訣管理飛沙堰。“深淘灘”是指挖淘內江河床至鳳棲窩下的固定標記;“低作堰”是指壘砌飛沙堰堤埂的頂高須低於寶瓶口水則標示的高水位。“深淘灘”與“低作堰”相配合,足以穩定內江河床的橫斷面和流速,控制進入寶瓶口的江水流量。六字治水要訣,歷代相承,奉為常規。

寶瓶口引水工程

通道底寬17米,底高平均海拔718米,是鑿通玉壘山堅岩後形成的引水通道。寶瓶口東岸刻有水則,據以控制引水流量。最近40年的水文資料表明,無論岷江發生多大洪水,從通道引入的流量始終未超過每秒700立方米。通道有此控制作用,因而譽稱為寶瓶口。它與飛沙堰二者有機的組合,共同承擔了排洪減災,保障灌區用水功能,其原理科學地利用了河流動力的均衡原理。寶瓶口不僅本身堅硬、耐衝擊,它的妙用還在於利用其它設施,如人字堤、離堆配合飛沙堰形成螺旋水流,起到了溢洪排沙的作用。古代水利工作者採用信息反饋方式,將成都平原歷年水情積累的經驗、數據刻划水則。設在寶瓶口處的水則標示出飛沙堰堤埂頂高,參考其數據實施控流,組成水則信息反饋系統,用以控制內江的進水量。

都江堰工程能夠獨步千古、歷久不衰,其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風景優美

都江堰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蹟,又是一處十分理想的遊覽勝地。都江堰一帶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等名勝古蹟。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傳說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裡降服惡龍,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都江堰作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線的建築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運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00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李冰父子

李冰父子 李冰父子

李冰父子塑像 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夠如此富饒,被人們稱為“天府”樂土,從根本上說,是李冰創建都江堰的結果。所以《史記》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飢懂,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2000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歷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間的祭典活動和祭祀活動。形成了以李冰父子為主題人物的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

 

門票信息

1、景區門票價格:都江堰門票:90元 

2、都江堰半票:45元 購買對象(1、身高1.1-1.4米之間的兒童);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憑本人有效證件;3、學生證、軍官證

3、都江堰免票:
持軍人證的現役軍人;國防軍事院校的在校學員。
持成都市老年優待證的遊客。持國務院頒發的老年、軍人離休證,無使用期限限制。
全國、港、澳、台老年人(70歲以上)。殘疾證。人大、委員(憑本人委員證)。
旅行社經理資格證、全國導遊證。新聞、廣電總署記者證。
中、小學生團隊,愛國主義教育(先需都江堰市教育局審核,憑學校介紹信到旅建辦開據免單,只限於參觀都江堰景區,免費開放時間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道教皈依證;1.2m以下兒童。
感恩卡:首先對持感恩卡的遊客進行身份確認(姓名、證件號碼等相關信息);並在電腦上查詢、錄入遊客的相關信息,對尚未錄入信息的感恩卡,作好補錄登記。、婚紗影樓:憑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商業外景拍攝許可證及年卡進入。殘疾人憑殘疾證免費進入景區,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和其他重度殘疾人,允許1名陪同人員免費進入景區。

都江堰活動

都江堰放水節

時間:清明節
每年清明時節(4月5日),是都江堰灌區最盛大的節日——從公元978年開始的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節。這是為了紀念率眾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
這一天,在擔任主祭官的當地政要主持下,堰工砍開竹索、拉倒榪槎、滾滾岷江水直入內江。古堰兩岸人山人海,歡呼雀躍。2006年,都江堰放水節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李冰文化旅遊節

時間:農曆6月24日
正值鳥語花香之時,受到都江堰恩澤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二王廟焚香祭祀,懷念都江堰的締造人李冰父子。二王廟此時人潮湧動、熱鬧非凡。
建議遊玩時間: 3小時 
最佳旅遊時節:春夏最佳。

交通概況

成都――都江堰景區 都江堰市區和成都市區經成灌高速公路連線,約50分鐘車程。成都茶店子客運站每天6:30――19:30有發往都江堰的班車,10分鐘一班,豪華直達車16.5元,普快車(不走高速)10元。
都江堰市區――都江堰景區 都江堰市區內公共運輸也很便捷,有多路公車通往都江堰景區。其中4路、101路等開往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區;1路、6路、12路等開往二王廟。票價均為1.5元。
起點:雙流機場 終點:天府廣場 距離:20.34公里 1、 從雙流機場出發,乘坐304路(雙流機場-五桂橋公交站),在成雙路口換乘61路(石羊場中心站-新華公園),抵達天府廣場.
2、 從雙流機場出發,乘坐304路(雙流機場-五桂橋公交站),在成雙路口換乘26路(大源村-天府廣場),抵達天府廣場 
3、 從雙流機場出發,乘坐304路(雙流機場-五桂橋公交站),在火車南站換乘16路(火車北站-火車南站),抵達天府廣場西 
4、 從雙流機場出發,乘坐300路(火車北站東廣場-雙流機場),在小天竺西換乘45路上行(雙楠小區-昭覺寺公交站),抵達天府廣場東. 
起點:天府廣場 終點:茶店子車站 距離:8.67公里 
1、 從天府廣場出發,乘坐61路(石羊場中心站-新華公園),在西玉龍街換乘341路(茶店子公交站-成洛路公交站),抵達茶店子公交站. 
2、 從天府廣場出發,乘坐26路(大源村-天府廣場),在武侯祠換乘82路(茶店子公交站-成仁公交站),抵達茶店子公交站. 
3、 從鹽市口出發,乘坐48路(九里堤公交站-新南門汽車站),在西玉龍街換乘341路(茶店子公交站-成洛路公交站),抵達茶店子公交站. 
4、 從鹽市口出發,乘坐121路(古柏村公交站-新南門汽車站),在西玉龍街換乘341路(茶店子公交站-成洛路公交站),抵達茶店子公交站. 
5、 從西御街出發,乘坐4路(茶店子公交站-五桂橋公交站), 抵達茶店子公交站. 茶店子汽車站 成都茶店子客運中心(高速直達),滾運發班,豪華大巴運載,票價16.5元(50分鐘車程)。抵達都江堰客運中心. 成都茶店子客運中心(老成灌路),滾動發班,中客運載,票價10元(90分鐘車程)。抵達都江堰客運中心. 都江堰市客運中心 青城前山,距離12公里,滾動發車,中客運載,票價5.5元。 青城後山(泰安古鎮),距離31公里,滾動發班,中客運載,票價10元. 都江堰到景區公交信息 公交線一:101路 從都江堰市客運中心發往青城前山建福宮,全長17公里,途經玉堂鎮、中興鎮等8個大的站點,運行時間約50分鐘,大約每6分鐘滾動發一次班。客運中心--青城前山建福宮票價2元。該線路全部採用環保的 CNG車。 公交線二:102路 從都江堰市客運中心發往大觀鎮,全長23公里,途經玉堂鎮、中興鎮、青城山鎮等10個大的站點,遊客可乘該路車至青城山楠木林公元下車至青城山景區。每10分鐘滾動發一次班。客運中心--青城山楠木林 公園票價1.5元。 公交線三: 二王廟:可乘市內公共汽車6路/1路/12路 票價為1.5元 都江堰古堰景區:可乘市內公共汽車4路/101路,票價為1.5元

都江堰公交線路站點:
1路:玉堂鎮一馬家渡一青城橋頭—工商技術學院一龍潭灣一客運中心一團結國小一解放小區—建設大廈—紅廟巷—蒲陽路口—四川農業大學—月亮灣—二王廟一石廠灣一養麝研究所一紫坪鋪鎮(總計17站)
2路:玉堂鎮一馬家渡一青城橋頭—木材市場—塔子村—四0五醫院一紅十字會醫院一消防中隊一華西飯店一銀杏廣場一財經大廈一蒲陽路口一紅廟巷一建興路口一寧江醫院一文薈路口一二環路口(火車站)一工人文化宮一良鳳路口—經濟開發區一同義村一譚家堰電廠一泰興大道路口一蒲陽鎮(總計24站)
3路:華夏廣場一胥家路口一解放社區醫院一頂新新建國小—內二環路口一外國語實驗學校一慧民雅居—第二人民醫院一光亞國小一福利院一玉壘中學一胥家鎮一胥家學校一歇馬村一童子山一駕青路口一天馬學校一天馬鎮(向榮村)(總計18站)
4路:都江堰快鐵站一養鹿場一海蓉藥業一翔鳳路口(民主家園)—都市美麗風景一亞細亞(都江堰中學)—醫療中心一都江堰市房管局—都江堰市法院—都江堰市政府—中山路口一百倫廣場一銀杏廣場一財經大廈一公園路口一離堆公園(都江堰景區)(總計16站)
5路:華夏廣場一銀杏廣場一百倫廣場一中山路口一都江堰市政府一都江堰市法院一新聞中心一沙西線路口一李冰中學(2.5環)—高橋新區一灌天路口一上游新居(婦幼保健院)—壹街區(工人文化宮)一良鳳路口一經濟開發區一同義村一拉法基大道一泰興大道路口—金鳳國小—金鳳村(總計20站)
6路:都江堰快鐵站—中醫院一鈣品公司—青城壹號橋(二環路口)一郵政局一內二環路口一木材市場—塔子村一四O五醫院一紅十字會醫院一離堆小區一公園路口一蒲陽路口一四川農業大學一都江之春—國宴賓館—古堰春曉—美山居(總計18站)
7路:離堆公園(都江堰景區)—公園路口—財經大廈—銀杏廣場—團結國小—客運中心—中山路口—內二環岷江路口—亞細亞—都江堰中學—醫療中心—都江堰市房管局—麗水青城玫瑰園—李冰中學—高橋新居—慧民雅居—堰山河畔—上游新居—婦幼保健院—政務中心
8路:亞細亞—內二環路口——中山路口—客運中心—團結國小—銀杏廣場—財經大廈—公園路口一離堆小區一紅十字會醫院一四0五醫院一塔子村一馬家渡一玉堂鎮一三台村一石牛村—李家店—都江村—102研究所—岷江水泥廠—櫻花河畔—黎明村(總計27站)
9路:醫療中心—亞細亞(都江堰中學)—都市美麗風景—翔鳳路口—民主小區上段—御景豪庭—民主小區下段—勤儉村—都江堰快鐵站一普什寧江一塔子壩中學—泓坊河畔一安順小區一都市美麗洲—九興廣場一江安中路一梅西生活廣場一消防中隊一康復路一鯉魚沱一離堆公園(都江堰景區)(總計21站)
10路:灌溫路口—木材市場—工商技術學院—龍潭灣—客運中心—景中路口—中山路——岷江花園—中山北路—頂新新建國小—內二環路口—慧民雅居—第二人民醫院—灌天路口—重慶路口—上游新居(婦幼保健院)—壹街區(工人文化宮)—蒲陽大道路口—壹街區(工人文化宮)(總計19站)
11路:華夏廣場一胥家路口一解放社區醫院—頂新新建國小一灌天路口一嶺秀都江一瑞園—城東建材市場一蓮花堰路一李冰中學(2.5環)一沙西線路口一醫療中心一友愛學校一興堰麗景C區—興堰麗景D區—民主小區—勤儉村—都江堰快鐵站—中醫醫院(總計19站)
12路:映電花園一四○五醫院一江安西二街—九興廣場—客運中心—團結國小—荷花池市場一蘭花村一聯盟村一都江堰市房管局一醫療中心一友愛學校—興堰麗景C區—興堰麗景D區—民主家園一勤儉村一都江堰快鐵站一金雞村(總計18站)
101路:客運中心 都市美麗洲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青城橋 玉堂車站 中興鎮 青城山鎮 青城前山山門
101路A:都江堰景區 都江堰大酒店 衛校 奎光塔公園 405醫院 青城橋 玉堂車站
102路:客運中心 都市美麗洲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青城橋 玉堂車站 中興鎮 青城山鎮 青城前山山門 東軟學院 高爾夫球場
201路:客運中心 交通大廈 迎賓廣場 聚源鎮 崇義鎮
202路:青城橋 界牌

 發展規劃

1989年編制的《都江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都江堰市城市總體規劃》,突出都江堰市水文化淵源和內涵,確定了保護舊城,重點向新區發展的戰略,從總體上保護古城區的優美形態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築、民居、園林、橋樑及文物古蹟,使古城區體現依山傍水,山、水、城、林、堰、橋交融,城堰結合,相互烘托,"滿城水色半城山"的特色。舊城區新建、改建的房屋,大多為2~3層並保持了都江堰市民居傳統的 建築風格,完善了給排水系統和天然氣供氣系統,維修了古城牆、古關隘和防洪大堤。都江堰市城市建設總體目標是: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

都江堰工程

工程簡介

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含渠首工程和灌區兩大部分。渠首工程在 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1千米處,它是灌區的中樞保護面積231.5公頃。都江堰能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置選址科學,工程與地形條件配合巧妙,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相互制約,相輔相成,具有布局合理,科學系統的完整性。渠首工程選在成都平原頂端,海拔726米,為全灌區制高點,它接納了岷江上游豐富而穩定的水資源。渠首工程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口、飛沙堰溢洪道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組成。它是一個分流引水,溢洪排沙相結合的生態系統工程。

歷史意義

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 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
都江堰與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相比,其構思、設計、選址獨具匠心;乘勢利導,因時制宜,不與水敵的治水方略自樹一幟;規模效益,絕無僅有。它是自然生態、科學文化、人與自然緊密協合的偉大創舉,中國乃至世界其它任何古代水利工程都無與倫比。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倫王國建於幼發拉底河上的納爾——漢謨拉比渠和古羅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廢,只有都江堰獨步千古,永續利用,長盛不衰。

水文化

都江堰走過了2260年,歷史的都江堰是變化中的都江堰,是鮮活的都江堰,從而創造出中外水利的奇蹟。只有從歷史的變化中觀察都江堰,才能深刻認識其創建、成長與發展的軌跡。

變化中求工程結構完善

都江堰以工程結構完善,巧妙配合,蜚聲中外。渠首三大建築物——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組成分水、分沙有機整體,有著深刻的科學內涵。但它是在時間的推移中逐漸完善的。
從《史記》《華陽國志》《蜀都賦》《益州記》《水經注》直至唐代文獻,記有“壅江作堋”“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堰名,卻未出現渠首的典型代稱——魚嘴,直至南宋范成大親臨都江堰後在《吳船錄》中寫道:“廟前(指李冰廟)近離堆累石作長汀以遏水,號‘象鼻’,以形似名,西川夏旱,支江水涸,即使致禱,增堰壅水,以人支江。”說明當時有了“象鼻”之稱,至清代始稱魚嘴。魚嘴堰體之形成,是在范成大視察都江堰(淳熙四年,1177年)之前268年的五代蜀朝庚午年,即前蜀武成三年(910年),那年六月二十五日,一場大洪水改變堰體結構,由原李冰壅江作堋的橫壩,沖成魚嘴形的順壩,此一事件,五代杜光庭所著《錄異記》有生動記述,指出新堰形成後,“新、嘉、眉水害尤多,而京江不加溢焉”(京江即成都府河)。當時導江縣令黃璟有奏摺(載《全唐文》卷931),茲錄於下:
“伏睹導江縣令黃璟奏:六月二十六日江神移堰事:
“伏以大禹浚江,發洪源於龍冢;李冰創堰分白浪於龜城。導彼靈津,資乎民用;而涸脛泛肩之誓,表則有常;欲懷山沃日之災,奔騰難制。立虞墊溺,必害丞黎。
“昨者,夏潦勃興,狂波未息,顧岷之下瀨,便逼帝都;灌口之上游,遽彰神力……回山展石,巨堰俄成。浸潘頓減於京江,奔蹙盡移於峽路……編於簡冊,冠彼古今……”。
黃璟既高度評價了李冰,也提到洪水墊溺的憂慮,此次新堰俄成,不僅未失都江堰的效能,更有益於分洪分水,認為這是稀有之事,是古今之冠。
自宋代以降,魚嘴時壞時修,先人不斷總結經驗,將魚嘴位置反覆上下移動調整,結構上從元吉當普試創硬堰,至明代軟硬堰數次交替變化。新中國成立後,人們掌握其科學內涵,才在1936年的位置上用鋼筋混凝土予以永久性加固。據有關單位用計算機進行模擬,認為此是最佳位置。
飛沙堰則始見於唐代,《新唐書·地理志》:“導江有侍郎堰……龍朔中築”。《宋史·河渠志》對侍郎堰功能的表述已與今飛沙堰相同。
寶瓶口,即李冰鑿離堆處,無變異的歷史記錄。直至1970年因離堆天然岩層風化,用混凝土進行了大規模加固,口門束小,糙率略有變化。
從以上簡略表述中,可以看出,李冰創建都江堰,南北朝時,蜀即已“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益州記》),但其渠首工程,卻歷經1000多年,到宋代才演變較為成熟,又歷千餘年,經過不斷維修、改進,工程得以完善,都江堰渠首三大建築物,配合河勢、水勢,相輔相成,巧妙起到自然分水、分沙、排沙、沉沙作用,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成為科學研究的寶庫。
歷史並未終結,還在持續發展。今日的渠首工程又適應新的時勢演變為五大建築物了。在岷江右岸連線魚嘴處於1973年動工興建“外江閘”,它的興建不僅未改變河道流勢及分水分沙的規律,而且解決了歷史上用傳統榪槎調流帶來的勞民傷財、費時費工和分水不準的狀況。1992年動工興建了“飛沙堰”閘,稱“工業引水擋水閘”,位於飛沙堰後175m處。古老飛沙堰面貌未變,但在閘門控制下,更能保證寶瓶口的流量以適應灌區擴大的用水。

變化中探求科學管理

都江堰不僅以其工程結構科學合理而著稱,也以其科學管理而聞名。都江堰歷史中的河勢在變,水沙條件在變,地區經濟發展在變,都需要加強工程管理,以適應變化,可以說都江堰歷史是一部連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維修、更新,以維持最佳運行狀態的歷史,這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奧妙。
都江堰工程管理有一段由粗放到嚴密,由傳統方式到現代化的過程, 管理制度也由簡略逐漸詳細。
李冰建堰時,直至唐代,都江堰的管理還是較為粗放的,也疏於史料記載。
據《宋史·河渠志》記載,到宋代已形成每歲“穿淘”制度,“江道既分,水復湍暴,沙石填委,多成灘磧。歲暮水落,築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則役工浚治,謂之‘穿淘’”。對水則的記載,表明宋人對引用水量多寡十分關注,並得出規律性認識,管理上對待郎堰高度定在水則第4劃,寶瓶口水到第六劃,就夠灌溉之用。“離堆之趾,舊鑱石為水則。則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則,流始足用。過,則從侍郎堰減水河泄,而歸於江”。
“歲作侍郎堰,必以竹為繩,自北引而南,準水則第四,以為高下之度”。對於“深淘灘,低作堰”這一重要管理法則,明清文獻中有人提出是李冰遺訓,但史料不足為證,民國時期四川省水利局編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述要》引宋曾敏行的《獨醒集》說此六字是宋開寶年間重刻,也就是說宋以前就有了,此說因在今本《獨醒雜誌》中查不出而受到當今學者質疑,文獻中正式明晰記載的是元代揭篌斯《修堰碑》,《元史·河渠志》也作了明確記載,說明斯時已正式明確為維修管理法則了。
傳統的“三字經”“六字訣”“八字格言”的治理方法,如今已進一步深化,而被賦予了更科學的內容。這一飛躍始於1938年四川省水利局設立都江堰治本工程設計室,在李賦都的主持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成都水工試驗室又做了水工、沖刷、回水、高地灌溉等一系列研究。新中國成立後,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做了大量的原型觀測與模型試驗、灌溉試驗,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1981年,根據原型觀測得出,“三字經”中的“分四六、平潦旱”這一“四六分水”已是一個歷史概念,而不是事實的結論。按都江堰治理的根本法則是“因勢利導,因時制宜”,而三字經中的“遵舊制、毋擅變”就顯得呆板保守了。都江堰管理局幾十年來在工程管理上就有很多改革創新,比如在繼承傳統歲修制度基礎上,又提出“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前者可以維持工程現狀,後者則保持工程的更新和穩固。歷史上歲修制度都是先外江、後內江,而自1955年起改為先內江、後外江的歲修順序,這是都江堰歲修管理上一項重大改革,緩解了成都工業用水及春灌用水等等諸多矛盾。不難看出,都江堰在歷史變化中,探求科學管理,正由傳統管理方法進入現代管理模式。

在變化中求發展

李冰創建都江堰,為成都平原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都江堰,就沒有成都平原的繁榮;而成都平原經濟的發展,又要求都江堰在更大程度上發展,這是一種相互變化、相互促進的關係。歷史上都江堰的開發目標的演變與擴展,尤應注意。
《史記·河渠書》記:“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顯然其開發目標是防洪、行舟(漂木)、灌溉。灌溉並未列在首位。《水經注·江水》引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兩江,灌田萬頃。”《水經注》又記:“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這時諸葛亮已認識到都江堰是農業的根本,蜀漢國的依靠。不僅派堰官兵丁護之,還開鑿了紅安河,擴大灌溉面積,灌溉功能已大大提升。
到宋代,提法更為明晰,宋徽宗於大觀二年(1108年)七月下詔“蜀江之利,置堰溉田”,指出:“李冰為蜀守鑿離堆,遂捍水以溉民田。”即李冰鑿離堆,攔水灌田。趙忭的《成都古今集記》中說:“灌溉川西南十數州稻田。”《宋史·河渠志》記載:“縣各置籍,凡堰高下、闊狹、淺深,以至灌溉頃畝、夫役工料及監臨官吏,皆注於籍。歲終計效,賞如格。”灌溉之功已升為首位。
《元史·河渠志》記道:“至是,雖緣渠所置碓皚紡績之處以千萬計,四時流轉而無窮。”水能利用已有一定程度。
清雍正十一年(1730年)時任四川巡撫的憲德,對都江堰灌溉田畝進行了清丈,向朝廷送《都江堰酌派夫價疏》奏摺,當時,灌溉灌、郫、崇、溫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華陽九縣田76.53萬畝(折合今5.1萬hm2)。光緒年間恢復發展到14個縣。1943年統計灌溉面積為17.7萬hm2。1955年灌溉面積為18.8萬hm2。
以上記載,充分說明歷史上都江堰灌溉功能逐步提升到首位,從始建到解放初,灌溉面積翻了四倍,水能也有一定的利用。
新中國成立後,都江堰開發的深度與廣度有巨大飛躍。首先,開發目標已拓寬為灌溉、城市工業生活用水、水力發電、漂木、水產、旅遊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積已達66.7萬hm2以上,比解放初期又翻了四倍,受益範圍達36個縣;其次,都江堰已由一個歷時2000多年的單純自流引水工程演變成為一個蓄引提相結合的系統工程;第三,解放後建設規模之宏大,是歷史上無法比擬的,灌區向東南西北延伸,從平原向丘陵山區擴展,穿山越嶺,築堰建閘,建築物以數萬計,乾渠長近2500km,構成了較為完整的基礎生產設施。

三點啟示

1、變化發展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核心主題,清代總結出的“三字經”是難能可貴的歷史經驗總結,但其“遵舊制,毋擅變”的結論是形上學的觀點。只有變化發展,都江堰才是鮮活的,而因循守舊都江堰就會衰敗。
2、歷史上都江堰的治理基本法則是“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這八字格言也應視為今後都江堰可持續發展的準則,八字格言道出時空變化與工程發展的辯證關係,只有抓住岷江水資源的大勢,抓住成都平原經濟發展之大勢,抓住時機,才能相宜發展都江堰。
3、歷史的都江堰是天(水資源)、地(河勢)、人(智慧)巧妙融合,因此我們要保護它,但更要發展它,使得天地人結合不斷進入新的境界,讓歷史以嶄新筆墨繼續書寫下去。

地震影響

正作為距離“5.12”地震震中距離最近的城市,四川省都江堰全市3091人死亡,10560人受傷,140人失蹤,城區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30多億元。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000多年,經受住2008年5月12日8級的 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不僅危及震區人們的生命和生活,也嚴重威脅著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內的 世界遺產地及1000多處文物的安全。重災地區 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好,二王廟、青城山道觀受損。
2000年底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青城山與都江堰地處此次地震發生的中心地帶,四川省文物局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當地餘震不斷,但處於岷江中的水利工程尚未有受損的跡象。已知的訊息是,處於岷江中的這幾處設施,但因為其設計具有相當的防震性,相信魚嘴、寶瓶口、飛沙堰這幾處重要設施應無大礙。這也是都江堰歷經2000多年,仍能在今天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的原因。
而處於都江堰市西門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廟是國內最大一處紀念李冰父子的祀廟,歷史上曾經過多次重建,二王廟已經垮塌。位於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的青城山屬於道教勝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觀約百餘座,有數座道觀出現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觀寺廟,也出現牆體裂縫等多處受損跡象。

都江堰楹聯

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
----余秋雨

相關作品

相關詩詞
清山春《灌陽竹枝詞》詩:“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涌岸邊。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
清何盛新《伏龍觀》詩:“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斷澗流紅葉,空潭起白雲。憑空橋架索,薄暮樹浮曛。龍女今何在,懸崖問柳君。”
清董湘琴《游伏龍觀隨吟》:“峽口雷聲震碧端,離堆鑿破幾經年!流出古今秦漢月,問他伏龍可曾寒?”
清黃俞《都江堰》詩:“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恩波浩渺連三楚,惠澤膏流潤九垓。劈斧岩前飛瀑雨,伏龍潭底響輕雷。築堤不敢辭勞苦,竹石經營取次裁。”
現代權黎明《都江堰弔古》詩:數聲鐘鼓報黃昏,瞻仰神工千古存。玉壘照看川歲月,金堤抱負蜀乾坤。重書禹貢追先聖,長遺(遺:寘韻wèi,饋遺。)堯封澤後昆。約束岷江東逝水,休驚岸左二王魂。
當代陳運和《都江堰》詩:“灌溉了歷史,灌溉了民族 灌溉了古詩,灌溉了良田”。
同名作品
都江堰楹聯
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
余秋雨
——余秋雨
散文
題目:都江堰
作者:余秋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