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爾羅特姓

郭爾羅特郭爾羅特,讀音作guōěr luó tè(ㄍㄨㄛㄦˇㄌㄨㄛˊㄊㄜˋ),滿語為Gorlote Hala。

郭爾羅特郭爾羅特,讀音作guōěrluótè(ㄍㄨㄛㄦˇㄌㄨㄛˊㄊㄜˋ),滿語為GorloteHal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八旗姓,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
據史籍《滿漢名臣傳》記載,郭爾羅特氏為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爾部(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區)。
今蒙古族郭爾羅特氏多改為諧音漢字單姓郭氏。
歷史名人
郭爾羅特·布延:(公元?~1651年待考),蒙古族;蒙古察哈爾部人(今河北張家口)。著名清朝將領、內大臣,三等男爵。
郭爾羅特·布延,初在蒙古察哈爾部為塔布囊(駙馬)。
後金天聰元年(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偕昂坤杜棱歸附於佟·努爾哈赤,隸滿洲正黃旗。後隨從佟·努爾哈赤伐棟奎部,為嚮導。再從伐克什克騰部,衝鋒陷陣,獲首共。再從甲喇額真圖魯什略明邊,俘其邏卒,斬百餘級,得樵車百餘、騾驢以百數。復略十三站,斬十級,得把總一、馬三。
後來評論功績,郭爾羅特·布延被授世職牛錄章京。
後金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郭爾羅特·布延偕布哈塔布囊略寧遠。既出邊,明兵千餘追至,布哈陷陣。哈談巴圖魯還戰,馬中矢仆,布延赴援,與之馬,力戰敗敵,賚俘一、馬二、牛三,舉功晉生世職三等甲喇章京。
後金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農曆2月,愛新覺羅·皇太極命齎書投明邊諸守將,郭爾羅特·布延曆松棚路、潘家口、董家口、喜峰口致責言焉。農曆5月,隨從愛新覺羅·皇太極伐明朝,薄明都,擊敗明兵於盧溝橋。
後金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農曆2月,郭爾羅特·布延從伐喀爾喀部。農曆7月,擢議政大臣,兼巴牙喇纛章京。農曆9月,再從伐明,自牆子嶺入,敗明兵,追擊,得馬八十七。
後金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郭爾羅特·布延帥師戍烏欣河口。偕侍衛阿爾薩蘭攻松山,布延為伏,斬二十一級。詗敵錦州,斬邏卒八,得馬十二。
後金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郭爾羅特·布延跟從睿親王多爾袞圍錦州,擊敗明步軍。
後金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郭爾羅特·布延隨從鄭親王濟爾哈朗克錦州外城,與內大臣伊爾登戰最力,賚百金,進世職二等甲喇章京。農曆8月,上自將擊明軍大帥洪承疇,洪承疇派其將曹變蛟夜襲皇太極大營,郭爾羅特·布延敗績,皇太極以其內大臣不嚴守御,論罰。
後金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農曆2月,皇太極舉師圍擊承疇,郭爾羅特·布延拖拖拉拉,率兵後至,論罪當死。皇太極念及前功,命論罰以贖。農曆11月,皇太極舉師伐明,郭爾羅特·布延率軍圍薊州。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順治皇帝以郭爾羅特·布延為舊臣,晉升其為世職一等甲喇章京。因其二子郭爾羅特·烏納海先以戰死,恤贈世職牛錄章京,命郭爾羅特·布延並襲,晉升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郭爾羅特·布延病逝,三子郭爾羅特·茂奇塔特襲世職。
郭爾羅特·茂奇塔特:(生卒年待考),蒙古族,郭爾羅特·布延三子;蒙古察哈爾部人(今河北張家口)。著名清朝將領,二等男爵。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郭爾羅特·茂奇塔特隨從康熙大帝征討噶爾丹有功,加拖沙喇哈番(一個前程),例進二等。清乾隆初年,定封為二等男爵。
郭爾羅特·博羅兌:(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察哈爾部人(今河北張家口)。著名清朝將領,一等輕車都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