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缺

郄缺,春秋時晉國大夫。文公聞其事,用為下軍大夫。從政多年,歷事數君,未見失誤,是晉國史上少有穩健政治家。

基本信息

簡介

郄缺(?-前597) 即郄成子春秋時期晉國上卿。因其食邑在冀(今山西河津東北),又稱冀缺。生年不詳,卒年約在晉景公三年(前597年)。主要活動在晉文公襄公靈公成公時期(前636-前600年)。

經歷

郄缺之父郄芮在普惠公時為大夫,因反對晉文公歸國而被殺。晉文公即位,郄缺因是罪臣之子,不得入仕,躬耕於冀野。一次,晉文公的大臣胥臣路經冀野,看見郄缺在田裡鋤草,其妻送飯到田間,二人相敬如賓,很受感動。胥臣回去以後,對晉文公說,他看出郄缺是有德君子,可以治民,不能因為他父親有罪就摒棄他,應該充分利用他的德才為晉國服務。由於胥臣的極力推薦,晉文公任命郄缺為下軍大夫。晉襄公元年(前627年),晉與狄戰於箕(今山西蒲縣東北),郄缺擒獲白狄的首領,使人們認識到他的軍事才幹。戰後,襄公特別賞賜了胥臣舉薦郄缺的功績,同時任命郄缺為卿,參與國政。此後,郄缺在晉國的地位日見重要。晉靈公六年(前615年),任上軍主將。九年,兼帥上下兩軍伐蔡,使其訂城下之盟。晉成公六年(前601年),任中軍元帥,掌晉國大政。郄缺在政治上主張德治。他與趙盾論晉國作為霸主所應貫徹的政治路線,就表明了這樣的觀點。他認為,晉國既為諸侯的盟主,自身要“務德”,對各諸侯國要“示德”。不過,他的觀點與後來儒家的德治主張並不相同。他認為,霸主之德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威與惠。諸侯國不服從霸主,必須武力討伐,示之以威,諸侯國服從霸主,則應多方懷柔,友好相待,示之以惠。由比可以看出,郄缺是十分成熟的政治家,他的這種政治思想,後來法家用“刑賞二柄”來表述,秦漢以降的封建政治家用“恩威並施”來表述,都是同樣的內涵。郄缺從政多年,歷事數君,未見失誤,是晉國史上少有穩健政治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