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

邵族

邵族自稱“以達邵”,跟台灣一個大部族布農族自稱“Bunun”,也是“人”的意思。邵族的起源,眾說紛紜。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鄉頂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中國政府將其定為高山族第10族。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漁獵、農耕和山林採集為生,農業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豐年祭中重要組成部分,“湖上杵聲”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還有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等。宗教信仰是祖靈信仰,分為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族內流行的手工藝品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紡織的麻布。

介紹

(圖)木雕作品中的裝飾物及蓑衣木雕作品中的裝飾物及蓑衣

邵族(Ita Thao,原義是「人」)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屬平埔族,聚居於南投日月潭一帶。根據邵族的口傳歷史,據說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而來。人口甚少,因此學界對於該族是否應該歸屬於鄒族(Tsou)的一支,一直有爭議;另一方面由於和漢族接觸較早,也曾被歸類為平埔族,但該族到底是屬於「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學界並無定見;伊能嘉矩將其視為平埔族,鳥居龍藏將其列為高山族。從文化、服飾、體質等特徵來看,邵族均和鄒族人不同,邵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認他們是鄒族,且發起正名運動。在2001年政府正式承認邵族為原住民部族之一。

邵族人深受祖靈信仰之影響,敬畏自然,但近百年來受到日治時期日本人以及漢人的移入,使原有的土地以及文化風貌受到了很大的改變。人口數少,僅600人左右,是台灣人口第二少的原住民族群,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曾使八成以上邵族人之居所倒塌,因此震後全族曾暫時遷往台北市明水路居住。

邵族邵族

邵族曾經是水沙連地區最有勢力的族群。水社是日治時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現在則以伊達邵(Braw-baw,日月村,舊稱德化社)為中心。

地理分布

(圖)邵族人在出售鹿茸及鹿胎邵族人在出售鹿茸及鹿胎

邵族分布在日月潭周圍地區,也就是舊稱「水沙連」的地方。相傳邵族的祖先在追逐一隻白鹿時,無意間來到了日月潭,發現周遭風光明媚且資源肥美,是個可讓子孫世代生存的地方,於是舉族搬遷於此。

日月潭位在台灣島的中央,被水社大山、卜吉山、益積山、潭頭山、松柏侖山、貓蘭山……所圍繞,隸屬於南投縣魚池鄉,鄉內山嶽甚多,並散布著大大小小十多個湖泊,構成台灣少見的鏡湖景觀。日月潭區含括水社、日月兩村;邵族人口最集中的「德化社」(Barawbaw),即屬於日月村。另外,頭社系統的邵族則位於南投縣水里鄉坎頂村的大平林。

邵族目前人口約二百八十多人,是台灣原住民族族群中人口最少、漢化較深的一族。

文化特質

(圖)為遊客表演的邵族女孩兒。為遊客表演的邵族女孩兒

(一) 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
邵族的居住地雖然不靠海,但因為世居於日月潭畔,所以發展出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而漁產也是邵族人重要的食材來源。邵族的生產方式主要為捕魚、打獵和山田燒墾,漁業在邵族的重要性僅次於農墾業,其漁獵的方法相當多,如「浮嶼誘魚法」、「魚筌誘魚法」、「毒魚」、「網魚」、「罩魚」……等,都足以顯示邵族漁業的發達。乘坐獨木舟的邵族人.
(二) 與觀光業息息相關
由於水力的開發迫使邵族遷徙及放棄耕地,再加上交通進步後,促使日月潭成為中外聞名的觀光勝地……等原因,造成邵族在生產方式上不得不從傳統轉而仰賴觀光業。雖然日月潭大部分的觀光業仍被漢人所掌握,多數邵族人僅以幫傭和打零工為主,但無論如何,由於日月潭和邵族的緊密關係,邵族文化早已因商業化和觀光化的包裝,成為邵族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三) 邵族盛名的「湖上杵歌」
邵族最為外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杵歌」了,而如今也發展成專業的表演歌舞藝術,並列入日月潭的八景之一、世界的38首著名民歌之中。「杵歌」包含「杵聲(杵音)」和「歌舞」兩部分;以杵擊石,發出叮叮咚咚聲即是「杵音」,再加上敲擊動作與樸素的歌聲,就形成「杵歌」了。「杵歌」多由邵族婦女所演奏,由於節奏強烈,因此為多數人所喜愛。

(四) 特殊的交通工具 --- 獨木舟
獨木舟是少邵族特殊的交通工具,是將整支樹幹挖空製成的,邵族人稱為Ruiza,據說是邵族祖先受潭中的猴子所啟發。獨木舟對邵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在潭中載人、捕魚、運貨都非常方便、適宜。

(五) 祖靈的住所 --- 祖靈籃
祖靈信仰是邵族的宗教特色,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族群的信仰基調,而邵族人更將祖靈信仰實體化,創造出「公媽籃」,也稱之為「祖靈籃」。「祖靈籃」中盛放的是祖先遺留下來的衣服、飾品、珠寶,年代越久遠則放在越上層,藉以代表祖靈的住所。邵族的每一戶都會有一隻「祖靈籃」,通常擺置在神桌上或離地約兩公尺的壁上。

祖靈信仰

(圖)邵族邵族

邵族宗教信仰的核心是祖靈信仰,亦即最高祖靈pacalar和氏族祖靈,祖靈能庇佑族眾,讓族人平安健康,並且賜福給族人,使其代代繁衍並生生不息;當族眾從事農作時,祖靈能使農作豐收,當族人從事狩獵或漁撈時,祖靈能夠讓族人得以豐獵,所以族人遇有困難時,便向祖靈祈求。遇有祭儀時,即恭請祖靈駕臨祭場,接受族眾的奉獻與祈福。

最高祖靈pacalar居住在光華島的大茄樹上,是最具權威的神,其能驅除惡靈,是女祭司求巫的祖師。而氏族祖靈則為各氏族的始祖。

邵族人深受祖靈信仰的影響, 敬畏自然, 但近百年來受到日據時期日本人的教化以及漢人的移入, 使原有的土地以及文化風貌受到了很大的改變。

起源爭議

邵族木雕作品中的原始邵族人形象

A種說法為:布農族人認為“邵”是布農族六大社群之一,這六大社群原本盤踞在中央山脈高峰,以南投縣的群嶺為主,包括郡社、卓社、卡社、丹社、鑾社和蘭社,現已消失的蘭社群據說便是今天是邵族。布農因和它族獵場的競逐,而分別遷徙到不同的地方,郡社群順著山脊往南到高雄和屏東,卓社就在玉山周緣移動,包括嘉義、台南的山區。鑾社和丹社群則翻越中央山脈到達可以俯海岸山脈日出和花東縱谷平原的山腰上,布農族的遷徙原因,一是獵場的競逐,二是找尋新墾地,三是瘟疫,傳說第三種是蘭社群消失的重要原因。
早期因為通訊不易,相互分散的族人,各自覓地而居,就很難再相見。這些故事的梗摡是父執輩在夜聚營火邊的口述,也是亞磊絲孩提時代伴同成長的記憶,後來日制改朝,父親由族長變成鄉長,歲月也把在峻岭翻飛的布農青年,變成白皤老人。在一次全省原住民行政訓練回來,父親興奮地告訴我們部落的人說:終於知道那蘭社群朋友訊息,他們在日月潭畔,成為潭邊最吸引人的部落:“邵族”!

另據資料B:邵族目前是台灣少數族群中人口最少的一族,人口近三百人,居住在日月潭畔,事實上已經漢化、母語流失到可以判斷為滅族,其來源難以考據,根據阿里山鄒族的口傳歷史,認為邵族是其受到地形阻絕、而母族又已絕滅,因而失去聯繫的伊姆茲大社之旁支,1999年邵族正式提出名列台灣原住民族第十族的要求,亞磊絲協助策劃了在日月潭舉行的第一輪觀光季活動,這應該是邵族的美事,但在接觸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到當年的策封王爺和族內世襲長老之間存有極大的鴻溝,要整合一件屬於邵族共同認同的事並非易事,邵族(Ita Thao, 原義是“人”) 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聚居於南投日月潭一帶。
資料C則講: “根據邵族的口傳歷史, 其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而來”。對於該族是否應該歸屬於鄒族(Tsou)的一支,學術界一直有爭議。
還有一種觀點:由於邵族和漢族接觸較早, 也曾被歸類為平埔族,但該族到底是屬於“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學界並無定見。從文化, 服飾, 體質等特徵來看, 邵族均和鄒族人不同, 卲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認他們是鄒族且發起正名運動。2001年台灣“政府”正式承認邵族為原住民部族之一。
邵族人深受祖靈信仰的影響, 敬畏自然, 但近百年來受到日本入侵時日文化影響及漢族文化影響, 原有土地及文化風貌改變很大。“九二一”大地震後,族群由數千銳減至300人左右, 成為台灣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群;地震後,曾經當時的台北市市長馬英九安排全族暫遷台北市明水路居住。
邵族的先輩與台灣權貴們有著密切的交往:比如,蔣介石本人及妻子宋美齡都與酋長們交往甚厚————“王爺”的稱號據說是蔣介石當初給“封”的,因為現在的邵族已是該民族的第四代人了!


台灣原住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