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霽[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

邱霽[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

邱霽,四川成都人,古箏演奏家。箏演奏與教育專業碩士,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邱霽邱霽
1997年,由香港雨果唱片公司錄製出版了首張個人專輯《黔中賦》。

1998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首次個人獨奏音樂會“為紀念邱大成先生”,同年保送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

2000年,首次在家鄉成都舉辦了“蜀籟--邱霽古箏獨奏音樂會”。

2001年,發行了四張個人獨奏專輯《蜀籟--邱大成、徐曉林作品集》。該專緝獲北京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5月,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碩士畢業音樂會:“無言韻--邱霽古箏獨奏音樂會”;同年6月以論文《論箏技法的分類及其演變》獲碩士學位。

2003年,邱霽為探索建立在中國音樂基礎之上的發展之路,參加了由中德音樂家組成的世界音樂樂隊——“五行”。在箏的節奏與即興演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2003年7月,“五行”在德國紐倫堡和斯挪維尼亞舉辦了專場音樂會。

2003年10月,“五行”在福州舉辦了首次的國內專場音樂會。

2004年10月,“五行”作為唯一一隻演奏中國音樂的樂隊受邀參加德國WOMEX世界音樂節,獲得世界音樂圈的廣泛關注。

2005年,邱霽與德國作曲家、音樂製作人RobertZollitsch合作出版專輯《秋說》。被評論家譽為“近年來最為優秀的新音樂專輯”。

2006年,有感於在現階段箏樂教學中所普遍存在的問題,發表論文《刪繁就簡、諸法歸一——淺論箏的基本演奏形態》。(中國音樂2006.3)

2007年,出版了《古箏經典名曲》教材及CD。

2009年,改編的民族室內樂《春江花月夜》於10月在北京音樂廳首演。

2001年至今,先後在瀋陽、石家莊、太原、杭州、寧波、洛陽等地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演出足跡遍布歐亞非幾十個國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英國依麗沙白皇家音樂廳、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法國音樂城、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盧采恩音樂廳、盧森堡音樂廳、紐倫堡音樂廳、米蘭威爾弟音樂大廳、開羅國家歌劇院、亞歷山大國家歌劇院等世界著名音樂殿堂演出箏樂古典和現代作品。

獲獎記錄

曾榮獲1989年“ART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古箏少年組三等獎。

1993年“紀念阿炳誕辰一百周年”全國民族器樂邀請賽古箏少年組一等獎。

1995年獲文化部“東方杯”全國古箏比賽青年組一等獎。

1995年“富利通杯國際比賽”古箏青年組二等獎。

1995年“東方杯”全國古箏比賽青年組一等獎。

外界評價

邱霽師從箏家:邱大成、林玲、沙里晶、楊秀明、韓廷貴、周延甲、李汴等諸位先生;師從琴家:吳文光先生;師從音樂學家沈洽先生。作為新一代箏演奏家中的佼佼者,邱霽不僅能把掌握的古琴、日本箏和越南箏的演奏特點和音色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之中;並且,大量現代作品的首演,使她實踐了對新技法、新音響的開拓與運用;在對不同流派箏曲的深入研究和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喜愛之中,使她能把古典音樂中的韻和意融入到現代作品和世界音樂中,即使演奏一條簡單的鏇律,也會有很強的感染力。就在東方與西方、空靈與充實、技巧與情感的結合之中,邱霽形成了獨特的演奏風格。邱霽作為當今具有獨特韻味與魅力的傑出演奏家,被海外媒體讚譽為“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