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穩

邱家穩

邱家穩,1962年12月出生河南新縣,1979年9月——1983年6月蘭州大學物理系學習。

基本信息

簡介

1983年9月---1986年6月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0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後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從1986年9月起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0所工作,先後擔任工程師、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三室副主任。

經歷

1995年-----2000年擔任510所副所長,2000年8月起擔任510所黨委副書記、所長,是我國航天領域優秀的中青年專家,由於其突出貢獻,先後被評為航天工業總公司“八五”預先研究先進工作者、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專家;榮獲甘肅省青年科技獎、甘肅省青年五四獎章。他還兼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長等職。2004年入選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5年獲得甘肅省“十大傑出青年”、甘肅省勞動模範稱號,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8年5月,邱家穩先生調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部總工程師。五院510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先後被評為航天工業總公司“八五”預先研究先進工作者、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專家;榮獲甘肅省青年科技獎、甘肅省青年五四獎章。他還兼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長等職。2004年入選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邱家穩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步伐成長起來的青年科技人才。1986年和2000年,他先後取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2年被破格晉升為高級工程師,1997年晉升為研究員。有著眾多頭銜和光環的他,離開西北另謀發展的機會很多,但在個人前途與事業需要的衝突時,他毅然選擇了後者。

邱家穩先後承擔和參與了多項國防科技項目的研究工作。由他作為技術負責人之一開展的“衛星用石英玻璃型光學二次表面境”研製項目,是保證衛星在空間正常運行的關鍵技術之一。進口這種材料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常常受制於人。邱家穩作為技術負責人,憑著一股不甘人後的倔勁和不服輸的韌勁,連續試驗,刻苦攻關,終於成功開發研製出了該項產品,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技術水平,獲得了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他又帶領項目組成員,繼續努力,成功開發研製出了衛星用新型二次表面熱控鏡,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過批量生產攻關,實現了產品生產批量化,並成功套用於我國多顆衛星型號,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而且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了衛星材料替代進口的新跨越。目前,他又帶領科技人員,跟蹤國外衛星熱控材料新發展,開發研製新型衛星熱控材料。

在真空質譜技術研究工作中,邱家穩在對高壓力四極質譜技術進行廣泛研究探索的基礎上,改進了質譜計離子源的設計,最佳化了四級質譜計的電操作參數,拓展了質譜計測量上限,成功地開發研製出高壓力四級質譜計,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該成果已成功套用於衛星推進劑加注安全監測,並在民品研製生產中得到推廣套用。

成就

邱家穩在科學研究和基層管理工作中,在充分展示其優秀科學技術素質的同時,在管理方面也嶄露頭角。2000年他接任所長之職,成為蘭州物理研究所年輕的領軍人物。他總結提出了該所的發展戰略思路——建立“專業化、產品化、集成化”的創新型工程化研究所。在他和該所其他黨政領導帶領下,蘭州物理研究所現在已經成為我國航天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所。近年來,該所為我國成功發射的衛星、飛船提供了246項型號任務產品,成功率達到100%,尤其是該所承擔的用於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14項產品表現出色,為我國首次載人航天的圓滿成功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