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平

馮元平

馮元平剛剛為新民市創作了巨幅作品《新民騰飛》,擺放在新民市剪紙藝術館裡,占據了整整一面牆。 2003年7月以80多幅剪紙作品,入選在韓國舉辦的“中國遼寧民間工藝品展”文化交流,深受國內外人士欣賞。 2012年11月18日,在馮元平工作室,藝人老馮高興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馮元平,1957年3月出生,原籍山西省石樓縣人,1976年參軍,1980年入黨,現任瀋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遼寧省剪紙常務理事,遼寧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理事。
在瀋陽剪紙界,馮元平是在市場開拓方面做得最好的,萬豪、鹿鳴春、川號子等很多酒店裡都懸掛過他的作品。剪紙這個民間藝術,如何市場化,一直是個難題,馮元平悄悄地給解決了。
說起什麼時候開始學習剪紙,49歲的馮元平也說不清楚,應該是三四歲時就拿起了剪子,但他的公開說法是17歲,因為他在17歲那年得到了剪紙的第一個獎。馮元平是山西省石樓縣人。小時候家裡很貧窮,作為得獎者中最年輕的一個,縣文化局很重視,特意送他去省城參加展覽。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車,至今記憶非常深刻。

19歲那年,馮元平入伍當了一名戰士。在部隊的12年裡,他沒有放下手中的剪刀。只要有比賽,他就會參加,每次都得獎。他用剪紙這個藝術形式生動地表現了軍旅生活,深得戰友們的喜愛和讚賞。因為表現突出,馮元平得到了升職的機會,1985年,隨部隊趕赴老山前線參加戰鬥時,他已經是所在部隊的作戰參謀了。
瀋陽故宮全景圖,是馮元平正在創作的大型作品《盛京盛世》的一部分,整個作品共15.8米,表現的是故宮、西塔等瀋陽的著名景色,由四個人合作完成。在創作《盛京盛世》之前,馮元平曾經剪過很多幅《清明上河圖》,非常受歡迎,但馮元平自己也很不是滋味,因為這不是他自己的創作,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創意表現瀋陽的風光和風土人情。《盛京盛世》完成了他的這個心愿。

馮元平創作了很多巨幅作品,充分證明了自己的創作實力。巨幅作品,需要藝術家在創作局部時,便胸有全局,要有豐富的構思能力。馮元平剛剛為新民市創作了巨幅作品《新民騰飛》,擺放在新民市剪紙藝術館裡,占據了整整一面牆。整幅作品氣勢磅礴,以龍為主體,後面襯著“新民騰飛”四個大字,給人深刻的印象。
2002年2月作品《寄深情》入選《中國民間剪紙世紀回顧》並獲獎。作品《歸來兮》於2002年6月喜獲第四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並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巡迴展出。作品《鳥趣》、《憧憬》參加中國藝術節並被浙江溫州民俗館收藏,《鳥趣》榮獲中國剪紙藝術博覽會銀獎。2005年9月在中國﹙武漢﹚剪紙藝術節舉辦的全國剪紙作品大賽中《溪》、《綬帶牡丹》《雞教五子》獲得銅獎並收藏。《母子情》《春耕曲》等作品還多次代表遼寧省參加全國及東北民間藝術展覽並獲獎。他柔和了剪紙和雕刻藝術的細膩、真實、動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魅力,曾多次在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瀋陽電視台專題播放。
1995年1月的《瀋陽日報》在頭版以名為《擅長剪紙的男子漢》進行了報導,2002年3月《瀋陽日報》又在絕技擂台板以《男子漢剪紙巧,外國人也叫好》進行了專題報導。2003年7月以80多幅剪紙作品,入選在韓國舉辦的“中國遼寧民間工藝品展”文化交流,深受國內外人士欣賞。2004年馮元平應約在遼寧省通信公司發行的IC電話卡、200電話卡和IP電話卡設計了剪紙圖案,現已在全省發行使用。2008年1月遼寧省剪紙藝術大賽獲遼寧十大剪紙技能獎;12月在瀋陽文學藝術聯合會第八次會議上被評為瀋陽市優秀文學藝術家稱號;2009年5月代表遼寧省和瀋陽民間藝術家協會去災區汶川傳授剪紙技藝。38年來,他認真專研民間剪紙技法,注意結合南北剪紙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極為豐富,各具特色。2004年他的作品被收入《中國民俗風情剪紙大展作品集》,他作為民間藝術家,編入《當代藝術家通聯集》,《中國世紀專家錄》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辭典》中。馮元平的剪紙藝術已被廣大民眾所認可和接受。

2010年10月做為遼寧省僑聯“親情中華”慰問團團員之一的馮元平先生,在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連續進行了慰問僑胞演出和文化交流,將瀋陽剪紙藝術的精彩呈現給了海外僑胞和外國朋友,受到熱烈歡迎。
在剪紙藝術家馮元平的手裡,用一把剪刀能熟練地剪出不少具有中國特點的剪紙作品,現場表演時,每幅作品都不超過兩分鐘,有玉兔、鹿、蝴蝶、人物、中國結、立體春字、喜花等。他在舞台上還展示了京劇臉譜頭飾、三國人物刀馬圖、中國十二才女圖等大幅剪紙作品,讓僑胞和外國友人大開眼界。為了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到瀋陽剪紙的魅力,馮元平特別拿出6幅精品送給了當地大使館和社團,還當場送給觀眾600幅剪紙作品。
一轉眼,以馮元平的名字命名的文化展示館在瀋陽市皇姑區已經成立幾個月了,成立這樣一個展示館並不是單純地展示剪紙技藝,而是為了讓傳統工藝與市場接軌。 55歲的馮元平用一把普通剪刀和手術刀,一如既往地創作著那些優雅的剪紙作品。 2012年11月18日,在馮元平工作室,藝人老馮高興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目前馮元平已開展交流活動,通過下方空間連結來進行展示和交流。
開辦這個展館,馮元平介紹說,主要有兩個目的:
第一是為了讓大家能進一步了解剪紙這個傳統藝術,讓大家看看剪紙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窗花,而是一種像繪畫攝影一樣能夠反映現代生活的藝術手段,而傳統工藝也必須有其相應的客群市場,才能更加有生命力,有人欣賞,有人收藏,之後才是經濟效益,最後是代代相傳。
第二個目的是培訓學員,所有來參觀的人,只要願意來此學習,馮元平都願意免費培訓。老馮說:“剪紙是有技巧的,但是並不難,只要用心學習,半個月就能出徒,可藝術上的造詣就只能個人慢慢領悟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