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縣

遼寧省本溪縣

本溪是我國著名的鋼鐵城市,舊名“本溪湖”,這裡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主要旅遊景點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東北道教名山——九頂鐵剎山等。山野菜、人參、鹿茸、凍梨等是當地著名的風味特產。區號:0414,郵編:117000,地處遼寧省中部偏東,北距瀋陽84公里,南到丹東193公里。區劃:轄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個區和本溪、桓仁2個滿族自治縣。因市處本溪湖而名。清光緒二年(1876)始建懷仁縣。三十二年置本溪縣。1939年設本溪湖市,1948年設本溪市。

遼寧省本溪縣遼寧省本溪縣

氣候資源

遼寧省本溪縣遼寧省本溪縣
地勢中部和東部較高,西南部較低。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溫7℃,1月均溫-13.6℃ ,7月均溫23.6℃。沈丹、溪丹、溪遼、溪田鐵路縱貫境內,沈丹、丹霍、溪遼、本桓等幹線公路與市內支線公路連結,可通鄰市縣。礦藏資源有煤、鐵、銅、鉛、鋅、錫、錳、鉬、鈷、金、銀及石灰石等 。是著名的煤鐵之城 ,以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馳名全國。大型鋼鐵生產企業本溪鋼鐵公司,成立於1905年,主要產品有生鐵、鋼、鋼材、鐵礦石、機制焦炭等。工業部門還有建材、化工、機械、電力、紡織、食品加工等。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有林地43.23萬公頃,年產木材15萬立方米。土特產有山楂、獼猴桃、梨、蕨菜、人參、鹿茸。名勝古蹟有本溪水洞、鐵剎山、五女山高麗都城遺址等。

本溪歷史

遼寧省本溪縣遼寧省本溪縣
據《史記·匈奴列傳》載,戰國時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是時本溪市區、本溪縣(指今所轄境域,下同)為燕國遼東郡襄平境內;桓仁縣(指今所轄境域,下同)屬燕國遼東郡外徼,為高夷部族轄地。 公元前221年,秦滅燕統一中國後,將全國劃分36郡,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桓仁縣屬遼東郡外徼。漢代,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滅衛氏朝鮮,增設樂浪、玄菟繭、真番、臨屯4郡,桓仁縣屬玄菟郡;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扶餘王子朱蒙避難逃亡至紇升骨城(即今桓仁縣五女山,有舊城遺址),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為中國少數民族政權:公元3年(漢平帝元始三年,高句麗琉璃明王二十二年)移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紇絕升骨城做為高句麗都城長達40年;之後,桓仁地域一直為高句麗部族政權轄地,直至唐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