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是培養機械工程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與藝術設計等領域科學技術人才的搖籃,是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地。學院成立於1997年1月,由原機械工程一系和機械工程二系合併而成。

基本信息

學院介紹

機械工程學院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二級教學單位,成立於1997年1月,由原機械工程一系和機械工程二系合併而成。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學院的機械類專業設定較早。建國前夕,作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前身的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阜新礦業中等技術專科學校和撫順礦山工業專門學校就都設有機械或機電科。1958年成立大學後,雞西礦業學院設立了礦山機械製造專業。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阜新、撫順、瀋陽、雞西四所學院合併後,相關專業做了調整,在機電系下仍設有礦山機電和礦山機械製造專業。1976年1月學校籌辦煤礦機械製造系,1978年3月改稱機械製造系,除設有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外,還陸續增設了熱處理專業和熱加工工藝與設備專業。1986年學校機電系分組,分別成立電氣工程系和礦業機械工程系,不久礦業機械工程系更名為機械工程二系,機械製造系遂更名為機械工程一系。1997年1月兩系合併,組建機械工程學院。2004年3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從我院分離,單獨建系。形成今天包括機械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等學科專業教學、科研體系。
學院下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機械電子工程系、車輛工程系、機械工學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工業工程系、工業與藝術設計系等教學單位。學院涵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設計藝術學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擁有機械設計及理論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一級碩士授權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等6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領域、工業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和機械設計及理論師資碩士授權點。擁有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國家煤炭工業礦山機械工程部級重點實驗室、機電套用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現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涉外機械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汽車工程、加工技術與控制工程等8個本科專業(方向),在校本科生275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86人。

師資隊伍

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實力雄厚,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145名,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29人,另有外聘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人,具有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碩士學位的教師70人。學院擁有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 30 人。
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調動廣大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和科研的積極性,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不斷提高我院整體科研水平,全面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學質量,學院制定了“優秀青年教師科研骨幹評選培養計畫”和“優秀青年教師教學骨幹評選培養計畫”,並撥專款進行支持。

研究方向

目前, 學院已形成大型礦山裝備動態設計、採掘機械設計理論研究、機械振動與噪聲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現代金屬切削與先進制造技術、 CAD/CAM 理論與技術、機械系統檢測與故障診斷、機電一體化技術、流體機械節能技術等 20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多個學術研究方向和學術梯隊,擁有 UG、ANSYS 模態分析系統等一批先進的工程設計與分析軟體,有三維雷射掃瞄器、快速成型機、高速攝影機、運動分析儀、萬能摩擦磨損試驗機等一大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和煤岩抗截強度試驗台、截齒截割阻力試驗台、煤岩磨蝕係數試驗台、刨煤工作面成套設備實驗台、多繩摩擦提升試驗台等國內僅有的一些專用試驗設備
學院教師積極投身於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為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家煤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 5 年來,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委託的科研項目 160 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 863 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4 項、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 77 項、橫向課題 200 多項、其它各類課題 22 項,並有 32 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29 項科研成果得到推廣套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採煤機螺鏇滾筒設計的專家系統;在刨煤機工作面成套設備的研究方面,建立了國內唯一的一個實驗台;在大型輸送機械動態最佳化設計與控制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被多個國家採用,獲得了省部級一等獎;我院獨立開發研製的“蛇形機器人”和“雷射衍射測量儀”獲國家發明專利。在 CAD/CAPP/CAM/PDM 系統中套用了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掘進機截割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改善了截割性能,提高了機器工作的可靠性;“刮板輸送機驅動鏈輪的力學分析與最佳化設計”科研成果,已套用於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大功率放頂煤刮板輸送機”中;“硬齒面圓錐直齒輪仿形刮削工藝及刀具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解決了硬齒面刮削的理論和技術難題;在複雜刀具的造型、難加工材料的切削理論與工藝、切削力與動態量測定、礦山機械零件磨損機理和表面強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保持著全國的領先地位。
學院不斷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了“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活動。學院加強了CAI教學,開發了一大批課程軟體供教師教學使用,學院機械類的學生機械製圖課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已不再使用畫圖板,全部使用計算機繪圖,學院大部分學生能夠使用AutoCAD、CAXA、3DS MAX等軟體。近年來機械學院畢業生畢業設計題目全部選自現場實際課題,並採用CAD計算機繪圖技術完成。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院採取吸收高年級學生參加教師科研課題、舉辦機械設計大獎賽、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資料室等措施,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套用於實踐。對在科技學術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學院獎勵創新學分。機械學院學生會、機械愛好者協會、軟體工程協會等學生社團每年舉辦的科技講座、電腦程式競賽、演講辯論比賽等活動,不僅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機械學院學生中,有多人獲得孫越崎獎學金、建昊獎學金,有多人被評為省部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學院的畢業生中,有近15%考取了國家公務員、碩士研究生。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國有大中型企業都活躍著機械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他們以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成為了單位的技術骨幹。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5年在95% 以上,2005、2006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為100% 。 我院畢業生受到廣大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有多家單位在我院設立了企業獎學金,每年獎學金額度為17萬元。

領導班子

院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各系部和機關科室團結協作,教職工生具有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在辦學過程中全院上下團結一心、不畏困難、迎接挑戰、敢為人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慰的成績。

學員成就

學院先後被評為遼寧省高校2004-2006年度先進黨委、阜新市2004-2006年度先進黨委、阜新市政府2003-2005年先進單位、 2003-2004年阜新市“十五建功立業活動先進集體”並獲五一勞動獎狀、2005年阜新市統戰工作先進單位、2001-2003年度、2003-2005年度校先進黨委、2004-2006年度校先進集體、2001-2005年校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01-2005年校信息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遼寧工大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001-2005年學生工作評估A級達標單位並獲校學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工業設計99-1班被評為全國先進班集體,機械00-4班被評為遼寧省先進班集體,機械02-3班被評為遼寧省先進班集體標兵。
半個世紀的歷史,五十餘年的輝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已發揮出重大的作用,還將進一步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