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蛋白尿

選擇性蛋白尿

尿蛋白選擇性就是指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中各種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質濾過的狀態。典型病種是腎病綜合徵。選擇性蛋白尿指數是一項用於檢查腎功能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臨床上常測定兩種分子量有較大差距的血漿蛋白的腎清除率,計算其比值得出選擇性指數(SPI)。本試驗可較客觀地反映腎小球病變的嚴重程度,可作為腎病綜合徵採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應的預後好。膜性或膜增殖性腎炎常表現為低選擇性或稱之為非選擇性,表示大分子蛋白大量通過了腎小球濾膜,對激素反應差,預後不良。

定義

人體腎臟解剖圖人體腎臟解剖圖

如尿中出現的主要是小分子量的血漿蛋白,說明腎小球濾膜的選擇性好,這種蛋白尿稱為選擇性蛋白尿;相反,如尿中出現多景大分子量的蛋白質,說明腎小球濾膜的選擇性差,這種蛋白尿稱為作非選擇性蛋白尿。

檢查方法

大概可分為以下兩種:①用免疫化學法測得病人血和尿中的大分子物質(如igM或IgG)和中分子物質(如轉鐵蛋白)的含量,求出上述蛋白質的淸除率,通過某種計算方式評價蛋白尿的選擇性和程度。②用圓盤電泳分離出尿蛋白後,用光密度計對圓盤電泳標本進行掃描並積分,求出大分子蛋白質(分子量>IgG的所有蛋白質)與中分子蛋白質(分子量相當於白蛋白至轉鐵蛋白)的比值來估價蛋白尿的選擇性。

一般認為,高度選擇性蛋白尿患者多較非選擇性蛋白尿患者病變輕,對類固醇激素治療反應敏透,預後較好。

鑑別

非選擇性蛋白尿:反映腎小球毛細管壁有嚴重破裂損傷。尿蛋白成分,以大/中相對分子質量蛋白質同時存在為主,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為+~++++,定量在0.5~3.0g/24h之間,多見於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腎炎等,及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腎炎、紅斑狼瘡性腎炎等。出現非選擇性蛋白尿提示預後較差。

尿指數

什麼是選擇性蛋白尿指數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是一項用於檢查腎功能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臨床上常測定兩種分子量有較大差距的血漿蛋白的腎清除率,計算其比值得出選擇性指數(SPI)。通常用轉鐵蛋白(分子量79,000)及IgG(分子量170,000),用免疫速率比濁法或單向免疫擴散法分別測定其血和尿中濃度。本試驗可較客觀地反映腎小球病變的嚴重程度,可作為腎病綜合徵採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應的預後好。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正常值

SPI界於0.1~0.2之間時為中選擇性,是正常的臨床表現。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高選擇性見於微小病變型腎病,對激素敏感,預後較好。

膜性或膜增殖性腎炎常表現為低選擇性或稱之為非選擇性,表示大分子蛋白大量通過了腎小球濾膜,對激素反應差,預後不良。

本試驗可較客觀地反映腎小球病變的嚴重程度,可作為腎病綜合徵採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應的預測。

值得提出的是腎靜脈栓塞引起的腎病綜合徵,腎澱粉樣變和遺傳性腎病患者的蛋白尿亦為高選擇性,但對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無效。

需要檢查的人群: 被疑是腎病患者。

症狀

1、在正常飲食、飲水條件下,尿中蛋白質的量在成人持續高於150mg/24小時,青少年持續超過300mg/24小時,常規定性試驗為陽性,可叫做臨床蛋白尿

2、正常人每日濾過的原尿達量保持在180升之多,但是要經過腎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後濃縮排放出來的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約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檢測不出來的。

3、蛋白尿並非都看做是病態,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包含兩種。功能性蛋白尿也稱做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現於健康人群中的暫時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年人,在劇烈運動、發熱、高溫、受寒、精神緊張等各種綜合因素影響下,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引起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強而使蛋白大量“漏網”。

4、蛋白尿時一般都會排泡沫尿。並且這種泡沫尿的症狀表現是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