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遇大風舟行甚遲戲為二絕

《連遇大風舟行甚遲戲為二絕》是汪琬的文學作品,該作品創作於清代。

基本信息

【名稱】連遇大風,舟行甚遲,戲為二絕(其二)
【年代】
【作者】汪琬
【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連遇大風,舟行甚遲,戲為二絕(其二)
怊①悵篙師色似灰, 數重雪浪競歡豗②。
老夫③別有傷心處, 新自風波宦海④回。

作品注釋

①怊(chao):悲傷、緊張的樣子。篙師:船工。
②歡豗(hui):喧騰作響。
③老夫:老年男子,作者自稱。
④宦海:喻官場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感時傷懷之作。詩人在旅途中接連遇到狂風惡浪,船速大減,不禁喟然生慨,借題發揮,對封建時代的官場進行了犀利冷雋的諷刺,也流露出自己仕途失意之情。按理,船工們在江河行船,當是久經風浪,遇險不驚了。可是這位船工卻顯出異常悲傷、緊張的神情,強烈的內心恐懼竟使他平日黝紅的面龐變得色如死灰了。可見這次所遇風浪確實迥異於尋常,驚心動魄。次句詩就具體描寫了大風大浪的景象:狂風呼嘯,白浪滔天,一重重如山雪浪洶湧澎湃,競相喧騰咆哮,如猛獸般向這隻船撲來,在狂暴無情的自然力面前,這一葉輕舟顯得如此渺小脆弱,隨時有船毀人亡、葬身魚腹的危險,無怪乎連久經風浪的船工也大驚失色,這兩句詩,本來風浪逞威於前,船工變色於後,詩人卻有意用逆挽法,意在突出所遇險境的異乎尋常,同時也便於後兩句詩類比起興,對後者起到更好的墊襯作用。第三句語氣由急轉緩,使全篇搖曳生姿,讀者也不免心生疑竇:詩人究竟另外有何傷心之處,原來詩人“新自風波宦海回”。一個“回”字,分明是過來人口吻。封建時代的官場爾虞我詐,互相傾軋成風,官場中人隨時可能遭受無妄之災:輕則革職謫遷,重則坐牢殺頭,甚至株連九族,滿門抄斬。前清時期,封建王朝為加強對漢族民眾的思想禁錮,大興文字獄,更牽連到不少官場中人枉丟了性命。詩人深味世態炎涼,仕途險惡,聯繫上句“傷心”二字來看,他很可能仕途失意,吃過不少苦頭,故而發出了婉而多諷的喟嘆。雖然他並未具體渲染宦海風波險惡之狀,但結合前兩句的鋪墊及當時的現實,讀者也不難想像封建專制時代官場中鈎心鬥角、波詭浪譎的險惡情勢,反而更覺結句有餘不盡之意。劉熙載曰“絕句取徑多深曲,蓋意不可盡,以不儘儘之。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藝概·詩概》)這首詩正是一首寄寓深曲、從旁鋪墊、使讀者睹影知竿的優秀政治諷刺詩。

作者簡介

汪琬(1624--1691)清初散文家。字苕文,號鈍庵,長洲(今江蘇吳縣)人。 公元1655年(順治十二年)進士,曾任刑部郎中、戶部主事等職。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時舉博學鴻詞科,授編修。曾結廬太湖堯峰山,人稱堯峰先生。論文要求明於辭義,合乎經旨。所著有《鈍翁類稿》、《堯峰文鈔》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