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二十略

歷史術語

簡介

鄭擯提出了“類例”的概念。他在《校侵略》中指出:“類
書,猶持軍也。若有條理,雖多而治。若無條理,雖寡而份。類例
不息其多也,息處多之無術耳.”他還在《校侵略》中深刻闡明
了區別類例對保存圖書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類例”攝念的提
出,對於編修書目、整理資料具商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鄭憔對方
代文獻學的一個貢獻.

歷史

他創立了三級類目的新分類體系。我國古代著名的《漢書.藝文志

》、《隋書·經籍志》所採用的都是兩級類目的分類體系。
鄭棋鑒於當時圖書事業的空前發展,獨創新的分類體系,包括12
類b百家、372種。這種三級類日分類體系,在我國目錄學發展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
鄭核又提出了“通果圖.書之有無”、評今略古的見解。這是
他“會通”的史學思想在目錄學方面的表現。
他認真總結了歷代文獻散亡的原因,指出按訪圖書的必要性,
並系統地提出了“求書八法”,即“一曰即類以求,二日旁類以
求,三日因地以求,四曰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日求之私,七日
因人以求,八曰因代以求。”他的“求書八法”被後代藏書家牽
為圭桌。
鄭椎還具體分析了亡書的各種情況,提出了輯佚的理論原則,
開輯快工作的先河。他的輯恢原則、理論對後世也產生了很大影
響。
鄭框還擴大了歷史文獻資料的範圍。他極為重視網諾、金石
史料價值,把它們提到與圖書同等的地位。由於他的倡導,圖譜.
金石之學在宋以後得到很大發展。
鄭被這些文獻學理論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對文獻學的發展。
產生了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