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音樂

通俗音樂

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把專業音樂創作的傷口稱為“嚴肅音樂”,把不表現重大體裁和思想內容的作品稱為輕音樂,習慣上人們把通俗易懂、情調輕鬆的音樂,例如小史特勞斯的那些圓舞曲等歸屬這個名詞之下,以後,爵士樂、搖滾樂團、輕歌劇情、迪斯科等層出不窮的民眾性的歌舞形式愈來愈多,而這些音樂雖然帶有自娛的色彩,但有時亦有針貶時事,抨擊現實的作品,原先的輕音樂的概念很難把這些都涵蓋進去,有一些媒介把這些都為流行音樂,但這樣就混淆了深受民眾熱愛的古典與這些音樂的界線。由於是“大眾的音樂”,故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尤以愛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寫理想、倫理、思鄉、友誼、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種種內容。它富於娛樂性,手法和風格均較自由。通俗音樂在其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和新的電子科技手段相結合。除了現場演出外,它的各種傳播方式無不十分現代化。現在,理論家們一般都用通俗音樂一詞概括這些音樂現象。

概述

通俗音樂通俗音樂

通俗音樂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鬆活潑、易於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它有別於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和傳統的民間音樂,亦稱流行音樂
通俗音樂的種類多,傳播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發展和變化,所以人們對通俗音樂的概念以及對它的概括方法也有很大不同。在20世紀上半葉,常有人把通俗易懂、輕快流暢、比較接近古典音樂的器樂曲或音樂喜劇(例如J.施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吉卜賽男爵》和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稱為輕音樂,把時尚流行的歌舞,特別是通俗的流行歌曲稱為通俗音樂或流行音樂。由於互相移植、借鑑和融合,已很難把輕音樂與通俗音樂作嚴格的區分。有關通俗音樂或輕音樂的音樂文獻、專著以及字典等資料,幾乎都把輕音樂包括在廣義的通俗音樂這一項目中(如《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

所謂通俗音樂,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即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創作的音樂。它的商品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有些歌曲雖然用通俗唱法演唱,但它的思想性、藝術性較高,這類歌曲不屬於商品歌曲。如《大中國》、《眾人劃漿開大船》、《亞洲雄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好大一棵樹》等。

其實歌曲的類型和唱法沒有必然聯繫,不能認為藝術歌曲只能用美聲唱法演唱,民歌只能用民族唱法演唱,通俗歌曲只能用通俗唱法演唱。首先,三唱法的劃分本身就是不甚科學合理的,這一點已被音樂界所公認,沒有任何音樂家會認為三唱法的劃分是完全科學合理的;其次,唱法目前有三種(如果加上原生態唱法和童聲唱法則有五種),但歌曲的類型遠不止藝術歌曲、民歌、通俗歌曲三種,還有頌歌、抒情歌曲、進行曲、佇列歌曲、軍旅歌曲、校園歌曲、諷刺幽默歌曲等多種類型;再次,音樂界無數事實證明,同一首歌可以用不同的唱法演唱。著名歌唱家劉秉義演唱過許多台灣校園歌曲,用的是美聲唱法。香港歌星奚秀蘭演唱過許多民歌,用的是通俗唱法。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商品音樂”這一概念比任何一個概念都科學、合理、準確。單從字面上看,“通俗”指易解易懂,“流行”指廣為流傳,這樣看來象《義勇軍進行曲》、《歌唱祖國》、《東方紅》《南泥灣》等歌曲也可以稱為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咋一看很荒唐,細想一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這些歌曲都是通俗易懂、流傳很廣的。但是,這些歌曲是決不能稱為商品歌曲的,因為它們決不是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創作的。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商品音樂”這一概念是科學、合理、準確的。  

源流

通俗音樂通俗音樂

人類的音樂生活可以追溯到遠古,人類社會的音樂藝術是豐富多彩的。當我們審視整個音樂藝術天地,可以發現,它大致呈現為兩個部分:一是民間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是傳統久遠的鄉村音樂),一是藝術音樂(或曰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在這中間,有一個廣闊的地帶,那便是通俗音樂(或者叫做流行音樂)。我們很難給通俗音樂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它與藝術音樂以及民間音樂之間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組成一個五彩紛呈的音樂世界。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它們三者之間的分野還是十分清楚的。

通俗音樂一詞,早見於19世紀的演出報導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通俗音樂通常包括爵士音樂、拉丁美洲的倫巴探戈等歌舞音樂、一般電影歌曲、音樂劇、世界流行的地方性音樂(如美國新民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歌曲、法國小曲、黑人靈歌、夏威夷音樂、中國的時代曲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通俗音樂的名目更為紛繁,除上述類別外,又加進了搖滾樂(曾譯搖擺樂)、新搖滾樂、鄉村與西部音樂、黑人的靈魂樂與布魯斯、迪斯科、怡情音樂等。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變種。如爵士音樂有“熱爵士”、“涼爵士”、“博普樂”、“現代爵士”,搖滾樂則有民間搖滾、東海岸搖滾、西海岸搖滾、迷幻搖滾等。此外,還有許多支流,如迪斯科發展中有扭扭舞、巴沙諾瓦以及今日的霹靂舞。有人還把輕鬆活潑的軍樂,以及根據古典和通俗的世界名曲改編和選奏的音樂(如把世界名曲主題串聯一起,用搖滾樂或迪斯科節奏來演奏的“連環扣”,以J.海頓《F大調弦樂四重奏》的第2樂章改編成單獨演奏的《海頓小夜曲》,從П.И.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中選出來的舞曲),也都概括在通俗音樂之內。至於中國或其他國家的革命民眾歌曲,從體裁、形式以及許多特徵來看,事實上與通俗音樂並無不同,但為了突出這種歌曲在該國某一歷史時期所起過的積極作用,通常把革命民眾歌曲作為專項列出,不包括在通俗音樂之內。
早期通俗音樂的創作和演出多是商業性的,在城鎮中進行,因而有別於鄉村色彩濃郁的民間音樂;同時,它不具有藝術音樂的那種規範性與穩定性。它的早期,在多種情況下只是口頭流傳。故此,有人說,通俗音樂乃是有別於藝術音樂和民間音樂,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鬆活潑、易於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更有人說,它即是“大眾的音樂”。
據國外的音樂史家們研究,在公元前的古羅馬、古埃及一帶,以音樂為生的行吟歌手們說在興起的城市集鎮間流動,遍及劇場和街市的“擊”歌現象,為廣大平民們所喜愛。到了中世紀,通俗音樂幾乎覆蓋了廣大的社會生活和藝術天地。
通俗音樂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據稱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歐洲的報刊上。到了二十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通俗音樂名目日益繁多,風靡世界各地。電聲樂器的出現和一系列現代科技手段,更使它插翅飛翔,無處不達了。

音樂特色

通俗音樂通俗音樂

通俗音樂大多取材於日常現實生活。聲樂作品以愛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寫人生倫理、生活理想、思念故鄉以及對黑暗社會的諷刺和批判等內容。器樂作品以舞曲和改編曲居多,比較強調明朗樂觀的描寫。在資本主義國家,通俗音樂雖有不少格調低下、消極落後,甚至色情淫穢的內容,但在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也出現許多反對侵略戰爭、反對種族歧視和揭露社會黑暗面的歌曲。由於通俗音樂面向一般市民民眾,比較強調娛樂性,所以即使是較嚴肅或具有悲劇性內容的作品,也往往使用較輕鬆的筆觸來陳述,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都很自由,富於變化。

通俗音樂的結構形式通常比較短小簡練,器樂曲常作機械的反覆和簡單的變奏,常與舞蹈結合在一起;許多通俗音樂強調即興性,而這種即興性意味著一種高超的技藝和音樂感覺的敏銳性,這一點和民間音樂相似。
在鏇律上,通俗音樂力求易記易唱,音域較為狹窄,聲樂曲以分節性歌曲居多。不少通俗歌曲與民間音樂有緊密聯繫,經常採用富有地方色彩的音階調式,因而更具有通俗性。
在節奏上,通俗音樂強調強烈、清晰、單純而富有變化。樂曲的整體或整個段落常採用長時間的固定節拍(如圓舞曲、波爾卡等)或固定節奏(如迪斯科等)。
在和聲上,通俗音樂遠較古典音樂簡單純樸,但在近年發展中,也出現了不少複雜化的處理,例如現代爵士音樂中使用了十二音技法。
在音色配置上,通俗音樂的樂隊,通常人數不多,但力求發揮各個樂器的獨特效果。隨著科學、特別是電子工業的發展,現代通俗音樂越來越多地強調藉助和運用電子手段,不但使用電子樂器,而且使用電子合成器、電子音樂以及其他的特殊音響和複合音響等。在錄音製作和實況演出時,話筒的操縱技術已成為重要的表現手段。
通俗音樂的演出形式強調民眾性,經常與舞蹈相結合,特別是在大型的演出中,廣泛使用舞蹈舞台美術燈光、服裝、新的音響媒介等,並與其他藝術綜合在一起。演員經常與聽眾交流,同歌共舞,打成一片。在資本主義國家,利用通俗音樂這種形式傳播低劣庸俗、淫糜狂亂的思想意識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唱法

通俗音樂的無比豐富性,也決定了其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豐富性,所以,有人認為,“通俗音樂的演唱千差萬別,並不統一”;也有人說,“流行歌曲的演唱,幾乎是沒有確定規律可言的事情。它的聲音表達方式,就是讓你覺得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說,“只要能隨心所欲地哼上幾句,唱上一曲,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點”。實際上,當已形成一種唱法之後,在具體演唱操作上,還是有其一定的規律的。
可以說,通俗歌曲題材的廣泛性與平民化,音樂的娛樂性與簡易化,演唱者大多為非專業人員,自娛自唱者居多,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這樣一種唱法,即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寬,吐字清晰,親切隨意。這種因通俗歌曲而產生的唱法,即可稱之為通俗唱法。
應該提到的是,通俗唱法因通俗歌曲而生,而在實踐中,它又具備了一種獨立性。已經有許多這樣的例證,即用通俗唱法演唱正宗的藝術歌曲或民族民間歌曲,但,這只是一種派生現象。

主要類型

布魯斯布魯斯

1.什麼是Trip-Hop?
Trip-Hop是英倫/歐洲跳舞音樂的一種,它的名字來源是“ Trip+ Hip Hop"=Trip-Hop",因為它發源自英國的Bristol,因此最早時稱作"Bristol Hip-Hop".。由於把把Hip-Hop(其實很多音樂都是架構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們多半是用Hip-Hop音樂來跳的.)節奏變慢(有時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陰沉,肥厚的Bass,輕微但迷幻的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樣,有時可能連唱片的雜音都會被"故意"取樣進去.所謂“ Trip",指迷幻,氤氳的藥物「旅程」,所以,Trip-Hop是種慢板的迷幻的、有 Jazz感覺的、迷糊的、帶點 Hip Hop節奏的 Break beat音樂。它雖然隸屬跳舞音樂類,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樂所有的明確節拍特色相去很遠。外國 Trip-Hop代表人物: Trip-Hop中公認的鐵三角:P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2.什麼是World Music?
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觀點的辭彙,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流行曲的音樂,通常指發展中地區或落後地區的傳統音樂,例如非洲及南亞洲地區的音樂,有些地區如拉丁美洲的音樂,則能普及到自成一種類型。今天大家說的World Music通常是指與西方音樂混和了風格的、改良了的傳統地區音樂。非洲的 King Sunny Ade,東歐的don Byron,中國的朱哲琴,巴基斯坦的 Nusrat Fatehali Kahn等是西方樂迷較熟悉的 World Music樂手。
3.什麼是New Age?
New Age是種寧靜、安逸、閒息的音樂,純音樂作品占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占較少。 NEW AGE可以是純Acoustic(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New Age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音樂說可以治病,也有不少與打坐冥想有關,這與 New Age思潮哲學有莫大關係。New Age音樂通常被目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唱片公司。New Age代表樂手有 Enya,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4.什麼是Dream-Pop?
Dream-Pop是種“夢”般的流行曲,它有一種迷離的氣氛,多*Synthesizers(電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電吉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 ’breathy’即呼吸聲重,歌詞也往往有夢般的詩意色彩。代表樂隊有 Cocteau Twins, Lisa Germano, St.Etienne, This Mortal Coil, My Bloody Valentine, Mazzy Star和 Dead Can Dance等。
5.什麼是CLASSICAL POP
Classical Pop是指帶古典響樂味道的流行曲,多用弦樂伴奏的歌曲都可列入此類,例如 The Beatles的 "Eleanorrigby"就是。澳洲樂隊 crowded house的一些作品也可列入此類。如果說 Classical Pop,則是指經典的流行曲。
6.什麼是Acappella ?
ACAPPELLA是指沒有樂器伴奏的歌曲,但凡純以人聲唱的歌都是 ACAPPELLA,不過今天我們說ACAPPELLA通常是指有多重和唱的那種唱法,連樂器伴奏都由人聲唱出。 ACAPPELLA的相反是 INSTRUMENTAL,即純音樂樂曲,任何類型的歌曲都可以以 ACAPPELLA形式唱出。香港人最熟悉的 ACAPPELLA歌曲是 "SO MUCH IN LOVE",香港 ACAPPELLA樂隊有姬聲雅士等。
7.什麼是Bossa Nova?
BOSSA NOVA是種帶 JAZZ味道的巴西音樂,1950年代作曲家 Antonio Carlos Jobim將巴西音樂節奏與美國西岸 COOL JAZZ混合而成,柔和、舒服、輕鬆、懶洋洋、浪漫乃特色。每兩個 BAR的第 1,4,7,11,14拍為重拍。
歌手 JOAO GILBERTO的純厚歌聲是 JOBIM音樂的出色拍檔, 50年代中期傳入美國後大受歡迎,其它著名 BOSSA NOVA樂手有 CHARLIE BYRD,STAN GETZ和 Astrud Gilberto等,最著名的歌曲為 "THE GIRLFROM IPANEMA"。 OSSA NOVA於 60年代最流行,其餘年代亦不斷有捧場者。
8.什麼是Post Rock?
Post-rock是九十年代中期冒起的一種實驗性、前衛搖滾樂,多帶催眠感覺,風格取自ambient、free-form jazz、avant garde及電子音樂。代表樂隊有Tortoise,他們視他們的音樂不是歌,而是不斷改變、晚晚新鮮的作品,大部分Post-rock樂隊都反主流音樂,也反indie-rock,不過也有些比較pop,如Stereolab等。Post-rock 樂隊例子還有Cul De Sac、Ui、Flying Saucer Attack、The High Llamas、Mogwai、Trans Am等。
9.什麼是Britpop?
Britpop雖有個“ Pop"字,但其實是 Rock的一種,源於九十年代英倫,中文可譯為“英式搖滾”,這是英倫樂壇對美國 Grunge潮的一個回應,主要是以樂隊形式出現。不過,Britpop風格其實十分廣泛,如 Oasis是吉他搖滾樂隊, Blur則Pop很多,而Pulp則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風格,不過他們都被列作 Britpop。英國 Britpop代表人物: Oasis Blur Suede Pulp Radiohead
10.什麼是Dub?
Dub可說是將歌聲抽離只剩下音樂的Reggae(瑞格,也有稱之為雷鬼,一種很有節拍性 ,唱腔特別的南美黑人音樂)。而將Dub運用在電子樂上,則是將部份歌聲抽離,將Bass和鼓聲加重,並且加入大量的Echo(回音)等效果。這種技術常在現場表演時,將歌曲重新混音(Remix)呈現。像Massive Attack 的專輯protection便由Mad Professor從Trip-Hop音樂混音成了Dub版本。
11.什麼是Electro?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時還沒有House,Techno...這類玩意兒,電子音樂也較不盛行,只有Electro這類電子音樂而已.
Electro可說是純粹以電子合成器(Synthesizer,長得有點像Keyboard)來發聲的音樂,通常蠻輕柔的,且常使用Roland公司的鼓機(Drum Machine)TR-808來發鼓聲。德國的Kraftwerk樂團可算是代表。現在的Electro音色比以前明亮,透明許多。後來一些DJ利用Electro變形成了一種Hip-Hop樂,被稱作Old School。現在的Fatboy Slim(流線胖小子)也融合了一些Electro和Old School在音樂中。

布魯斯爵士樂

12.什麼是Jungle?
Jungle就是Drum’n’Bass的前身。Jungle的速度比Drum’n’Bass快很多,而且節拍更為複雜,比較強悍,有時會搭配一些Rap,不像Drum’n’Bass會融合一些Jazz,Soul等元素,聽起來比較柔,連"搖滾變色龍" David Bowie現在都搞起Jungle了。
13.什麼是Drum’n’Bass?
對某些人來說,Drum’n’Bass的音樂可能很煩,因為Drum’n’Bass很注重在節奏上玩花樣,還有Bass的表現, 像是很快很快,複雜的碎拍,以及運用各種不同的電子鼓,或是取樣而來的鼓聲。因此Drum’n’Bass也是Breakbeat的一種,4Hero Drum’n’Bass的知名樂團
14.什麼是Big-Beat?
"大節拍",把Brit-Hop變得更快,節奏更重,更有搖滾的味道,可說是將Brit-Hop改良後, 更成熟的一種曲風,你可以想像一下又重又碎,又有點快的節拍是什麼樣子。如The Prodigy,The Chemical Brothers, Fat Boy Slim即是Big Beat的"大角
15.什麼是Brit-Hop ?
把黑人Hip-Hop的節奏加快鼓聲加重,配合些許電吉他,Bass,有搖滾樂的味道, 如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曲風即是。
16.什麼是Break beat ?
不像House的拍子Boom-Boom-Boom-Boom那么規律,而是以破碎的節拍呈現,像是切分拍。如在兩拍中加入小碎鼓,等等,Breakbeat只是一個總稱而已,有很多種音樂都屬Breakbeat,如以下的Brit-Hop,Big-Beat,和黑人的Hip-Hop便是一種。
17.什麼是psychedelic trance ?
又名Goa Trance,發源於印度的一個小島上。Goa即為這小島的名字 ,鏇律常帶有印度風味,這類Trance的特徵,就是很重視鏇律,音符之間的細微變化,且常有重疊的鏇律,和高亢的TB-303聲音出現,有點Ambient的味道。
18.什麼是Trance ?
迷幻舞曲,由Techno演變而來,聽了會讓你有"出神"的感覺,但還是保有舞曲的律動 ,很注重Bass的表現,某些聽了會有"催眠"的效果,拍子也是以4/4拍為主。
19.什麼是Ambient ?
聽起來起伏不大,但其實一直在做改變,像是長時間的音效, 或是漸進式的音樂編排等等,常會營造出有層次的空間感,所以被稱為"情境音樂", 且常對於生活周遭的聲音做取樣,如人聲,汽車聲,甚至是其它音樂的鏇律...等等。為70年代的Brian Eno所創,是一種很"高深"的電子音樂.後來Ambient也有分支,如Ambient House, Ambient Techno...等等,相信大家從字面上就能了解,其實在很多種音樂中都會有Ambient的影子,甚至某些古典樂中也有Ambient的味道。
20.什麼是Techno ?
Technology, 即表示"高科技舞曲"啦!利用電腦,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這種音樂常常是許多音效組合起來的.
Techno的節拍也是4/4拍,但速度較House快,且聽起來具重複性,較強硬,較機械化,所以某些人稱Techno為"工業噪音",但某些還是會注重鏇律的。Techno起源於美國底特律,有三名DJ: 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Juan Atkins嘗試將電子樂與黑人音樂結合,而產生了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通常較平緩, 不像一般的Techno那樣強勁,可說是現代Techno的起源。
21.什麼是Electrophonic Music
隨著時代的演進,音樂家有了更多製作音樂的方法.所謂電子音樂,就是以電子合成器,音樂軟體,電腦等所產生的電子聲響來製作音樂.電子音樂範圍廣泛,生活周遭常常能聽到,在電影配樂,廣告配樂,甚至某些國語流行歌中都有用到,不過以電子舞曲為最.很多人認為電子樂是一種冷冰冰,沒有感情的音樂.其實電子樂也可融入Rock, Jazz甚至Blues等多種元素而充滿情感的。電子音樂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House 、Techno、Ambient、Trance、Psychedelic Trance、Breakbeat、 Brit-Hop、 Big-Beat、 Trip-Hop、Drum’n’Bass、Jungle、Electro、Dub、Chill Out、 Minimalism。
22.什麼是民歌 (Folk)?
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原始 /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至今。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民歌(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 (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樸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美國民歌手Woody 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說是最早的民歌唱片錄音,所以普遍被認定是現代民歌 (Folk)的祖師。之後 Pete Seeger、The Weavers繼續推動這類音樂,六十年代越戰,反戰民歌手如 Bob 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等成為時代的呼聲。後民歌向 Pop,Rock及都市化發展, Bob Dylan發明了 Folkrock, Simon & Garfunkel發展出中產口味的都市 Folk Pop,風行一時。八十年代 Suzanne Vega,Tracychapman等走出一種更富現在都市感覺的 Urban Folk(城市) / Contemporary(當代) Folk路線。民歌(Folk)在英國、香港等樂壇也發展出不同的面貌。民歌 (Folk近年較新的發展是與 New Age結合 (如 Enya),及與 Trip Hop結合(如 Beth Orton)。
23.什麼是 CHAMBER POP
Chamber Pop是指典雅、高貴、精緻的一種流行樂,它有一定的古典音樂感覺。 Chamber Music一詞來自古典音樂,中文叫"室內樂",是種小組弦樂演奏曲式,氣氛高雅。Chamber Pop於九十年代興起,是對當時的 LO-FI及Grunge的一種反應,強調優美的鏇律、精緻的配樂、乾淨的錄音,每每多用弦樂、管樂製造巴洛克時代的音樂感覺。外國代表樂隊有 The Divine Comedy, Rialto, Eric Matthews及 Balle & Sebastian等.
24.什麼是 Synth Pop?
Synth Pop中的 " Synth",即 Synthesizer,顧名思義, Synth Pop就是“由Sythesizrs炮製出來的流行樂”,當然除 Synthesizers外還會用上其它電子樂器如電腦及鼓機等等。 Synth Pop於八十年代初期開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開始沉寂,當年在香港也曾掀起過一陣熱潮。 Synth Pop的特點是科技感強,有時會頗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鐘流行曲” (3-minutes Pop),很多時 Synth Pop樂手會作入時打扮。Synth Pop代表組合: Depeche Mod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OMD、 Gary Numan
26.什麼是 Gangsta Rap?
Gangsta Rap是 Rap的一種,以 Rap的內容多與都市罪案有關,充滿暴力、色慾感受,這是反映現實的一種音樂路向。 Gangsta Rap於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國興起,音樂Rap中的強悍尖銳派,在美國大受歡迎,唱片銷路甚高。而不少 Gangsta Rap樂手本身真正“參與”現實中各式罪案,部分更因而入獄甚至死亡,可說是真正反映現實兼令人觸目驚心的樂種。Gangsta Rap化表組合: Ice-T、 Ice Cube、 Dr. Dre、 Snoop Doggy Dogg、 2 Pac、 Geto Boys.
27.什麼是HOUSE?
House是於八十年代沿自 Disco發展出來的跳舞音樂。這是芝加哥的DJ玩出的音樂,他們將德國電子樂團Kraftwerk的一張唱片和電子鼓(Drum Machine)規律的節奏及黑人藍調歌聲混音在一起,House就產生啦~一般翻譯為"浩室"舞曲,為電子舞曲最基本的型式,4/4拍的節奏,一拍一個鼓聲,配上簡單的鏇律,常有高亢的女聲歌唱. Disco流行後,一些DJ將它改變,有心將Disco變得較為不商業化,Bass和鼓變得更深沈,很多時變成了純音樂作品,即使有歌唱部分也多數是由跳舞女歌手唱的簡短句子,往往沒有明確歌詞。漸漸的,有人加入了Latin(拉丁)、Reggae(瑞格源在西印度群島)、 Rap(說唱)或 Jazz(爵士)等元素,至八十年代後期,House衝出地下範圍,成為芝加哥、紐約及倫敦流行榜的寵兒。
28.什麼是 R&B?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譯作"節奏布魯斯"。廣義上,R&B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樂,是現今西行流行樂和搖滾樂的基礎,Billboard雜誌曾介定 R&B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見 R&B的範圍是多么的廣泛。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於R&B,並且同時保存著不少 R&B成分。

迪斯科迪斯科

29.迪斯科(Disco)
discotheque的簡稱,原意為唱片舞會,起先是指黑人在夜總會按錄音跳舞的音樂,70年代實際上成了對任何時新的舞蹈音樂的統稱。與搖滾相比,它的特點是強勁的、不分輕重的、像節拍器一樣作響的4/4拍子,歌詞和曲調簡單。1977年,因澳大利亞流行音樂小組“比吉斯”(Bee Gees)的電影錄音《周末狂熱》在美國掀起迪斯科熱。迪斯科經常在錄音室進行音響合成,製成唱片,但終因節奏單調、風格雷同,於80年代初逐漸被其它節奏不那么顯著、速度稍慢的流行舞曲所代替。
30.朋克(Punk)
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搖滾樂,或稱“朋克搖滾”(punk rock),80年代初擴展到全美國。朋克針對搖滾樂的反抗性減弱這一情況,以一種故意與比較文明的搖滾樂相對立的面目出現。它繼承了搖滾樂開始時的反叛精神,蔑視一切傳統,蔑視政府、宗教、教育機構等等,但卻是用一種更加頹廢的方式,極端無政府主義的言行表現出來。他們的唱詞淫狠、粗魯;在舞台上尖叫、跺腳、鬥毆;音樂上與硬搖滾比較接近,音響極大,音色濃烈渾厚。代表性樂隊有“性手槍”(Sex Pistols)、“撞擊”(The Clash)等。70年代末,從朋克中分離出一支比較能被人接受的、也更帶點藝術性的新品種,叫“新浪潮”(New Wave)。
31.索爾(Soul)
亦稱“靈歌”。1969年,“公告牌”用“索爾”來代替原來對“節奏布魯斯”的稱呼。它是由布魯斯、搖滾樂與黑人福音歌混合而成的一種黑人流行音樂,演唱時較少演奏樂器。索爾的著名歌手有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查爾斯(Ray Charles)、雷丁(Ons Red我是菜鳥)、史蒂夫•旺德(Stevle Wonder)、普林斯(Prince)等。
32.雷鬼(Reggae)
起源於牙買加,70年代中期傳入美國。它把非洲、拉丁美洲節奏和類似非洲流行的那種呼應式的歌唱法,與強勁的、有推動力的搖滾樂音響相結合。
33.說唱(Rap)
黑人俚語,相當於“談話”(talking),產自紐約貧困黑人聚居區。它以在機械的節奏聲的背景下,快速地訴說一連串押韻的詩句為特徵。這種形式來源之一是過去電台節目主持人在介紹唱片時所用的一種快速的、押韻的行話性的語言。萊普的歌詞幽默、風趣,常帶諷刺性,80年代尤其受到黑人歡迎。最有代表性的樂隊是“公開的敵人”(Public Enemy)。萊普有時也稱“希普-霍普”(hip-hop)。實際上,希普-霍普的含義更寬,泛指當時紐約街頭文化的各種成分,除萊普外,還有:(萊普經常採用的)用手把放在唱機轉盤上的唱片前後移動,發出有節奏的刮擦聲;唱片播放員(DJ)在轉換唱片拼接唱片音樂片斷時,聽不出中斷痕跡的技法;霹靂舞等等。
34.波普(Pop)
一種具有強烈節拍的現代流行音樂。一般認為,流行音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裡的“波普”是指狹義的流行音樂,如 70、80年代著名歌手羅斯(Diana Ross)、里奇(Lionel Richie)、惠特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麥當娜(Madonna)、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普林斯(Prince)、珍妮特•傑克遜(Janet Jackson)等人演唱的很多歌曲。
35.藝術搖滾(Art Rock)
於70年代後流行,主要在歐洲,英國人領頭,如“穆迪布魯斯”(Moody Blues)樂隊,但在美國也有影響。藝術搖滾把搖滾與古典音樂結合起來,利用電子設備演奏如李斯特德彪西等作曲家的作品,又稱“進步搖滾”(Prosressive rock)。

中國發展歷程

中國的民間音樂,歷史悠久、蘊藏豐富、浩如煙海。 不同地域、不同環境和不同的風土人情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樂藝術風格,在中華民族藝術百花園中爭妍奪麗、相應生輝,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的音樂更象一朵朵奇葩,綻放異彩,把中華民族的百花園裝點得更加瑰麗多姿。她們不但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時代印痕,更具獨特的民族風格特色,

流行音樂流行音樂

他們是中華民族音樂藝術成長的搖籃和發展的沃土。那么,中國的通俗音樂應該如何汲取民族民間音樂的營養發展自己?我們又是如何看待中國通俗音樂民族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縱觀中國通俗音樂的發展歷程,的確走過了不太長但很坎坷的路。如果說對通俗音樂的認識和理解,各個時期、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無論是通俗音樂或者是叫流行音樂,在中國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應該是被稱作的“鼻祖”三十年代音樂家黎錦輝先生,儘管由於種種原因他曾創作了一些讓人頹喪萎靡的音樂作品,諸如《毛毛雨》、《桃花江里美人多》等一類的歌曲,但就他的鏇律也的確產生了很多曲調優美、流暢,富有民族化的歌曲,時代和歷史使之沒有得到進一步向正確、進步的方向發展,相反在台灣、香港倒是很好地繼承和發展了黎錦輝先生的音樂民族化創作方向,以至於後來當中國大陸剛剛打開一點兒對外的視窗,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開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進。音樂領域人們在疲倦了“強、硬、響、快”的風格後,很容易或者說一古腦兒就接受了港台音樂的“清新、溫和、優美、流暢”和“軟綿、頹廢、情愛、小資”等音調和思想。無論如何,中國大陸樂壇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使大陸音樂在一段在時間裡音樂創作和演唱方面都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港台音樂。

中國通俗歌曲繼港台一段“軟唱”之後,終於陷入了一陣沉默,音樂家們開始反思:我們自己的音樂何去何從?…… …… “我曾經問個不休???!!!……”,一聲驚天動地、反叛性的吶喊,終於從中國搖滾樂先鋒崔健那嘶啞、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嚨里蹦出! 是啊,人們是應該問一問,什麼是我們自己的音樂、我們的音樂怎么了?“腳下的路在走,身邊的水在流”,難道我們還僅僅是“總在笑,一無所有”嗎?崔健那富於反叛、困惑和號召性的吶喊,終於喚醒了中國通俗樂壇,音樂家們開始踏上了繼西揚中、通俗音樂民族化、艱難而有意義的漫漫長路。

“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都是我的歌”,伴隨著這一優美獨特的風格性鏇律,通俗樂壇的創作者們終於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中華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的音樂不都是我們自己的歌嗎?此時以獨特個性、風靡一時的“西北風”席捲而來,其代表作品有《信天游》、《黃土高坡》、《我熱戀的故鄉》、《心中的太陽》、《少年壯志不言愁》等,這些作品採取了陝北民間音調,也包含了一批以北方民間音樂為藍本的其他歌曲,明顯地引入歐美搖滾思維,挖掘和汲取了我國北方音樂的巨大能量,它以黃土高坡信天游的蒼涼、挺勁的陽剛之氣在中國乃至世界流行樂壇一展風采,在中國通俗音樂發展進程中是個很大的突破。更有意味的是反身以它溫厚的鏇律底蘊,給予本民族一個啟迪:中國民族音樂的生命感在歷史的風情地貌中熔鑄著,它的意義闡釋還遠遠沒有窮盡。從此中國立足於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的沃土,創造了自己的各類體裁題材和不同風格的民族化的通俗音樂。

從地域上來分就由東北、西北、嶺南、江南等風格。繼八十年代末電視劇《渴望》之後,流行樂壇又掀起了“新西北風”,作曲家蕾蕾和丈夫易茗夫婦、徐沛東和張藜搭檔的作品風靡一時,《好人一生平安》、《籬笆牆的影子》、《苦樂年華》等。高楓演唱的《大中國》是東北秧歌和江蘇《茉莉花》音樂的有機結合,陳小奇《九九女兒紅》源自東北民歌《搖籃曲》;嶺南風格的《濤聲依舊》、《彎彎的月亮》、《風含情水含笑》、《藍藍的夜藍藍的夢》
從音樂體裁方面,器樂、舞曲、戲曲等民間音樂源流,也是流行音樂創作的素材源泉。如曾經廣為流傳的姚明、閻肅創作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你走進咱這胡同》,就是以民間說唱“京韻大鼓”的基本音調為基礎譜寫的歌曲;“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則把京劇中的韻白融入搖滾樂之中;《中國功夫》、《男兒黨自強》選擇了京劇曲拍《將軍令》的鏇律,田震演唱的《未了情》也有京劇的韻味。台灣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樂主體吸取了我國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調;《大中國》A段時間東北秧歌調寫成,陳紅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則是將東北二人轉和評劇的曲調相融滲。馮曉泉創作的《中華民謠》是將說唱音樂融入歌曲中,騰格爾早期創作的一些搖滾歌曲更是把蒙古族曲藝“好來寶”的數板和特色曲調運用其中。

同樣,各地漢民族的民歌也是流行歌曲創作的又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為程林演唱的台灣歌曲《酒干淌賣無》、劉青創作、那英演唱的《山不轉水轉》提供了創作基礎,其鏇律走向和樂句落音都與《小白菜》極為相似,陳汝佳的《故園之戀》取自四川民歌《摘葡萄》,谷建芬的《媽媽的吻》同江蘇民歌《孟姜女》不但鏇法相似,A段四句落音也一致;張惠妹的《姐妹》又有台灣高山族民歌的影子,趙季平創作,劉歡演唱的《好漢歌》從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演化而來,由於恰當地使用民歌元素,使這首歌曲更具流行因素,更具民間、民俗性。
綜上所述,通俗音樂的內涵和外延就非常清楚了。通俗歌曲中無處不在的民族風格藉助於“流行這一快速通道廣泛迅速地傳播開來,並感染著整個民族,加固著民族情節,將極大地促進國家、民族的文明和發達。”流行歌曲本身的生命力也將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更加旺盛。它之所以成為大家音樂文化生活中較受歡迎的一種音樂形式,除題材、內容方面,就其鏇律方面來說它具有大眾所能接受、且倍感親切優美的民族民間音樂語言,通俗易懂、近語言化聲情並茂的演唱,宣洩性的音調和活潑動感的節奏,貼近大眾的世俗音樂的審美意識。因此,中國現代通俗音樂必須植根於民族音樂土壤,研究有中國民族特點的音樂藝術發展方向,創作屬於自己的民族化音樂作品,使中國民族化的音樂作品在世界樂壇獨樹一幟。

與嚴肅音樂的區別

通俗音樂通俗音樂形式

二十世紀以來,隨著現代工業文明和工業城市化的興起發展,湧現出一種娛樂性“通俗音樂”文化。人們在日益加強的生活壓力下,努力尋求一種解脫,一種發泄,一種反傳統的叛逆性格。“通俗音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這種音樂形式不拘泥於結構,較少拘於成規,較原有音樂相比有樸素的美感,清新的音色,民間的氣質和暖暖的人性浸染,使人容易接近而不會據人千里,不要求很高的音樂素養就可以欣賞。強調獨立人格,強調對時代和對社會的感受,強調一種不妥協的精神,在對立的年代中,勇敢的反映了現實,反抗傳統束縛,反抗強權政治,反抗文化專制。
這樣原有的音樂形式也就相對的被稱為“嚴肅音樂”。“嚴肅音樂”通常是指各種傳統經典音樂和一切專業作曲家用傳統或現代作曲手法所創作的音樂。並且,“嚴肅音樂”的傳承是以學院式的嚴格訓練來實現的,嚴肅音樂家總是力圖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個性,詮釋深刻的命題,追求音樂技巧的創新和完美。因此,嚴肅音樂作為一種“精英文化”,它的創作者、演奏者、欣賞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修養。而這也就必然地將很多人或者說是絕大多數人排斥在外,而成為一種象徵,是所謂社會上層的獨享,象徵著文化品位與社會地位。甚至在人們的潛意識中造成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隔閡。
二者作為兩種音樂形式,無所謂高低貴賤之分。我們知道,“嚴肅音樂”起源於西方古典音樂,萌芽於中世紀的基督教音樂,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王公貴族的扶持,中產階級及市民的參與,在十八、十九世紀才得以發展成熟,當時的確是與下層人民有距離。但是在如今這個多元合理的社會中,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接受“音樂無等級”這個觀點。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嚴肅音樂的喜愛,二者原有的社會人群的身份地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只不過是人們的欣賞水平、品位不同,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如果僅以對音樂的偏好來得出地位的高低,不免有失偏頗。當然,由於通俗音樂大眾化、娛樂性而具有的高利潤特點,不免受到商業炒作,引導社會輿論過多傾向與此。
另外,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劃分不是絕對的。民族樂派的音樂是嚴肅音樂,他們的音樂素材很多都取自民間音樂,也就是說他們也有吸收當時人們眼中的“通俗音樂”的元素。而這種吸收恰恰成就了一批音樂家,成就了一個在音樂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樂派。就音樂劇《巴黎聖母院》而言,取材嚴肅,形式活潑,氣魄宏大,將演唱、舞蹈和特技完美地組合在一起,讓觀眾感到耳目一新,驚嘆於舞台魅力的同時又感受到浪漫自由的藝術特質以及催人淚下的音樂表達。誰能說其中沒有融入嚴肅音樂的因素呢?那是不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二者的劃分也應該有所變化呢?介於二者之間的“邊緣音樂”會逐漸的興起,進一步模糊二者的界限,同時進一步加強二者在技法、構思等方面的溝通,成為一個媒介。其實從內在功能上來看音樂本身就是為了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放鬆神經,從這個角度來講,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劃分實際上是不必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