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前庭神經炎)

迷路炎即內耳炎,是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較常見的併發症。按病變範圍及病理變化可分為局限性迷路炎漿液性迷路炎及化膿性迷路炎3個主要類型。. 局限性迷路炎亦稱迷路瘺管。多因膽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壞迷路骨壁,以致局部產生瘺管.使中耳與迷路骨肉膜或外淋巴隙相通。. 漿液性迷路炎是以漿液或漿液纖維素滲出為主的內耳瀰漫性非化膿性炎性疾病或炎性反應。化膿性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時,細菌毒素或膿性分泌物經迷路瘺管、蝸窗、前庭窗或血行途徑侵入或刺激內耳.產生瀰漫性漿液性炎症。鼓室成形術、內耳開窗術或鐙骨足板切除術後出現的漿液性迷路炎一般為迷路反應。. 化膿性迷路炎多因中耳感染擴散,從漿液性迷路炎發展而來;繼發於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者,以肺炎球菌`型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較多見。... 病因 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較常見的併發症。 症狀 局限性迷路炎:. 1.陣發性或激發性眩暈,偶伴噁心、嘔吐。眩暈多在快速轉身、屈體、行車、耳內操作(如挖耳,洗耳等)、壓迫耳屏或擤鼻時發作,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期症狀加重。 . 2.眩暈發作時可見自發性眼震,方向向患側,此乃患側迷路處於刺激狀態之故。. 3.聽力減退:耳聾的性質和程度與中耳炎病變程度一致。瘺管位於鼓岬者叮呈混合性聾。. 4.瘺管試驗陽性,瘺管被病理組織堵塞時可為陰性。. 5.前庭功能一般正常或亢進。檢查時不宜採用冷熱水試驗,以免感染擴散。. 漿液性迷路炎:. 1.眩暈、噁心、嘔吐,平衡失調為本病的主要症狀。病人喜臥向患側(眼震快相側)。起立時向健側傾倒。. 2.眼震為水平—旋轉性。閒患側迷路處於興奮、激惹狀態.故眼震快相向患側。晚期患側迷路功能明顯減退,眼震快相指向健側。前庭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瘺管試驗可為陽性。. 3.聽力明顯減退,為感音性聾.但未全聾。. 4.可有耳深部疼痛。. 化膿性迷路炎:. 1.眩暈,自覺外物或自身旋轉,噁心,嘔吐頻繁,患者閉目,捲縮側臥於眼震快相側,不敢稍事活動。. 2.平衡失調。. 3.耳鳴,患耳全聾。. 4. 自發性眼震,快相向健側,強度較大。軀幹向眼震慢相側傾倒。—當眼震快相從健側轉向患側時,應警惕有顱內併發症之可能。. 5. 體溫一般不高。若有發熱、頭痛、同時伴腦脊液變化(如白細胞增多,腦脊液壓力增高,者,示感染向顱內擴散。. 6.因迷路已破壞,故瘺管試驗陰性。.. 檢查 冷熱變溫試驗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性喪失,有時呈向健側優勢偏向。. 急性期內血象白細胞可增多。.. 治療 局限性迷路炎:. 1.發作期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如抗生素加適量地塞米松,靜脈滴注。適當的鎮靜劑,注意休息等。. 2.在足量抗生素(諾氟沙星,頭孢唑啉鈉)控制下行乳突手術.術中應在手術顯微鏡下仔細檢查外半規管隆凸,及鼓室內側壁,以發現瘺管。清除病變時。不宜擾動瘺管內的纖維結締組織,以免感染擴散,引起瀰漫性迷路炎。病變清除後可用顳筋膜覆蓋瘺口。瘺口較大時,可選用適當大小的健康碎骨片嵌頓於瘺口,上覆顳筋膜。. 漿液性迷路炎:. 1.並發於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者,應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行乳突手術。迷路無須 開放。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所致之漿液性迷路炎,應以全身抗感染治療為豐,必要時行單純乳突切開水。. 2.對症治療,如安定、鎮靜。嘔吐頻繁時應適當輸液,並用適量類固醇激素類藥均,如地塞米松等。化膿性迷路炎 化膿菌侵入內耳,引起迷路瀰漫性化膿病變,稱化膿性迷路炎。本病內耳終器被破壞,功能全部喪失。感染可繼續向顱內擴散, 引起顱內併發症。. 化膿性迷路炎:. 1.大量抗生素控制下立即行乳突手術。. 2 疑有顱內併發症時,應急行乳突手術,並切開迷路,以利引流。. 3.補液,注意水和電解質平衡。 . .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