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龍(Apatosaurus)

說明

中文名稱( Chinese)→ 迷惑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雷龍 | 阿普吐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Apatosaurus
曾經拉丁文學名( OLD Name)→ 雷龍 【 Brontosaurus 】
發音( Pronounced)→ ah-PAT-uh-SAWR-us
含義( Meaning)→ 靠不住的,虛偽的,令人迷惑的恐龍 | 聲音像雷一樣大的恐龍
模式種名:埃阿斯/阿甲克斯【Ajax】,特洛伊戰爭中的希臘英雄.主將阿喀琉斯死後,埃阿斯/阿甲克斯與奧德修斯爭奪阿喀琉斯的武器,奧德修斯用計取勝,埃阿斯/阿甲克斯自殺而死.
迷惑龍可能是所有恐龍中最受寵的一群,曾經廣為人知的名字是雷龍(Brontosaurus),今天它失掉這個熟悉的名字,主要因為古生物學家在命名上如此的嚴謹與吹毛求疵。迷惑龍(Apatosaurus)的得名是因發現一個非常大的恐龍脛骨【如左圖】,令研究者十分迷惑,而於1977年命名為Apatosaurus,原意就是「迷惑」的意思。之後,1883年另一群研究者發現幾個零碎的恐龍骨骼化石,推測這個恐龍體型巨大,行進時可能如雷聲隆隆,故取名雷龍(Brontosaurus)。然而根據後續發現的其它化石說明迷惑龍與雷龍是同一種生物。依據古生物學的命名優先權,迷惑龍命名在先,故取消雷龍的命名以「迷惑龍」稱之。
這是一副描繪 1879年 馬什在美國懷俄明州科摩斷崖的亞瑟湖挖掘的情景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腳型亞目
類(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腳類
Eusauropoda 真蜥腳類
Neosauropoda 新蜥腳類
Diplodocimorpha 梁龍形類
超 科( Super Family)→ Diplodocoidea 梁龍超科
科( Family)→ Diplodocidae 梁龍科
亞 科(Subfamily)→ Apatosaurinae 迷惑龍亞科
屬( Genus)→ Apatosaurus 迷惑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A. ajax埃阿斯/阿甲克斯迷惑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A. excelsus
A. louisae
A. montanus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A. alenquerensis= Lourinhasaurus alenquerensis
A. amplus= A. excelsus
A. grandis= Camarasaurus grandis
A. laticollis= A. ajax
A. minimus= Haplocanthosaurus minimus
A. yahnahpin= Eobrontosaurus yahnahpin
時代( Period)→ 侏羅紀晚期 Kimmeridgian to Tithonian
分布( Found in)→ 美國的尤他州 懷俄明州 科羅拉多州 墨西哥
發現地層( Stratum)→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體長( Length)→ 長21--26米
推測體重( Mass)→ 30-35噸
發現者( Discoverer)→ Marsh, 1877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Marsh, 1877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迷惑龍可能重量達26噸,而大約體長21—23米,它的脖子6米長,實際上比體軀還長。它的尾巴大約長達9米,它站立到臀部,大約4.5米高。而它身體後半部比肩部高,但當它以後腳跟支撐而站立起來,它真像是高聳入雲。它可能生活在平原與森林中,並可能成群結隊而行。它可能受到megalosaurus的攻擊而為其假想的獵物。
【B】迷惑龍喜歡群體活動,當一大群阿普吐龍從遠處走來時,一定是塵土蔽日響聲如雷——這就是它以前的名稱(雷龍)的由來。迷惑龍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吃東西,而且還很狼吞虎咽。食物從長長的食營一直滑落到胃裡,在那兒,這些食物會被它不時吞下的鵝卵石磨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