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地質學

農業地質學(agrogeology,agricultural geology)是地質科學與農業科學相結合衍生的邊緣學科。20世紀80年代發展為以地層、岩石和地貌等農業背景條件為對象的農業地質研究,探討特產農作物的不同地質背景及其與某些地球化學元素的關係。

定義

農業地質學(agrogeology,agricultural geology)是地質科學與農業科學相結合衍生的邊緣學科。

背景

19世紀中葉法魯(F.A.Fellow)和李希霍芬(F.V.Richthofen)最早提出農業地質一詞,認為土壤由岩石碎屑演化而來。20世紀前40年裡,主要研究農業經營和農學中所遇到的地質問題。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全球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農業地質逐漸列入環境地質或生態地質範疇。
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前,主要集中在為農業服務的區域地質、區域水文地質、農藥農肥礦產勘查等傳統地質領域。20世紀80年代發展為以地層、岩石和地貌等農業背景條件為對象的農業地質研究,探討特產農作物的不同地質背景及其與某些地球化學元素的關係,以及增產途徑。
20世紀90年代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漸形成了生態農業地質學。

研究方向

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三個:①研究開發或改良各種適宜地質環境的農作物;②研究農業生產活動對地質環境產生的影響及對策;③評價區域農業生態地質條件,揭示各種名、特、優農林生物產品的最佳生態地質環境,以及為發展區域農林產品,對地球表生帶進行的最佳改造和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