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味狗肉

辣味狗肉是川菜菜譜之一,以狗肉為製作主料,辣味狗肉的烹飪技巧以炒菜為主,口味屬於辣味。

基本資料

辣味狗肉辣味狗肉

類別:川菜 壯腰健腎食譜 補陽食譜 陽痿早泄食譜 肢寒畏冷食譜 冬季養生食譜
工藝:炒
口味:香辣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狗肉1500克 雞肉1000克
輔料:春筍750克 豬肉(肥瘦)500克 辣椒(紅、尖、乾)35克
調料:豆瓣38克 醬油8克 鹽10克 白酒15克 料酒60克 胡椒粉10克 姜15克 大蔥20克 花椒15克 味素10克 陳皮5克

烹飪方法

辣味狗肉辣味狗肉

1. 狗肉去骨,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用冷水泡,開水氽,溫水浸,撈出用料酒,胡椒粉醃漬;
2. 雞肉、豬肉洗淨,切塊,開水氽後用溫水洗;
3. 春筍去皮,削成算盤珠形,開水焯熟在涼水中浸泡;
4. 切細絲;
5. 炒鍋內油燒六成熱,下狗肉炸乾水分,撈出用紗布包成2包,在鋁鍋內先放竹筷墊底,然後放一半雞肉、豬肉;
6. 將包好的狗肉放在雞肉、豬肉上面;
7. 將薑絲、蔥、花椒、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
8. 將炒鍋內的油燒熱,放豆瓣,乾辣椒,炒出紅色,加湯稍煮,撈出豆瓣、辣椒渣,倒入狗肉鍋內,加醬油,鹽,白酒,胡椒粉;
9. 燒開鍋後撇盡浮沫,加蓋,移微火上燒至爛熟,取出,開包將狗肉倒入碟內;
10. 鍋內部分原湯用旺火收濃加味素,淋在狗肉上;
11. 將鍋內的另一部分原湯放春筍珠、雞肉、豬肉,燒入味,擺在豬肉周圍即成。

營養分析

辣味狗肉辣味狗肉

狗肉:狗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蛋白質質量極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對增強機體抗病力和細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顯作用;食用狗肉可增強人的體魄,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性功能。狗肉還可用於老年人的虛弱症,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強抗寒能力。
雞肉: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由於其味較淡,因此可使用於各種料理中。蛋白質的含量頗多,在肉之中,可以說是蛋白質最高的肉類之一,是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鉀硫酸胺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因此可彌補牛及豬肉的不足。同時也由於雞肉比其他肉類的維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雖比蔬菜或肝臟差,但和牛肉和豬肉相比,其維生素A的含量卻高出許多。
春筍: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豬肉(肥瘦):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辣椒(紅、尖、乾):果實含有辣椒鹼(Capsaicin)、高辣椒鹼(Homocapsicin)、壬醯香莢蘭胺(Noroyl vanillylamide)等。色素有辣紅素(Capsanthin)、胡蘿蔔素(Carotene)。此外尚有維生素C檸檬酸等。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作用。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在菜里放上一些乾辣椒就能改善食慾、增加飯量;辣椒具有強烈的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以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

適合人群

雞肉雞肉

狗肉適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老年人更佳。
1. 適於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浮腫、耳聾、陽痿、脘腹脹滿、腹部冷痛者食用;
2. 凡患咳嗽、感冒、發熱、腹瀉和陰虛火旺等非虛寒性疾病的人均不宜食用;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病、中風后遺症患者不宜食用;大病初癒的人也不宜食用。
雞肉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1. 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
2. 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3. 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春筍適合人群:
1. 一般人均可食用。
2. 過敏體質的人過量食用會影響健康,其中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應忌食;15歲以前兒童尤應注意不宜多吃;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產後以及因吃筍會誘發、復發哮喘的人不宜吃筍;春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較多,所以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另外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不宜多食春筍。
豬肉(肥瘦)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濕熱痰滯內蘊者不宜食;肥胖、血脂較高、高血壓者不宜多食或忌用;外感病人亦不宜食。
辣椒(紅、尖、乾)適合人群:
1.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 陰虛有熱者勿食;因辣椒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容易引起口乾、咳嗽、咽痛、便秘等。同時眼疾患者、食管炎胃腸炎胃潰瘍痔瘡患者應少吃或忌食;另外除有火熱病症或陰虛火旺外,高血壓病,肺結核病患者也應慎食。

食療作用

春筍春筍

狗肉食療作用:
狗肉味甘、性溫、鹹,歸脾、胃、腎經;
狗肉有溫補脾胃、補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
狗肉溫腎壯陽,用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浮腫、耳聾、陽痿等症;溫補脾胃,用於脾胃陽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等症。
雞肉食療作用:
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
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
用於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
常吃雞肉炒菜花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
春筍食療作用:
春筍味甘、微寒,無毒;
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症。
豬肉(肥瘦)食療作用:
豬肉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辣椒(紅、尖、乾)食療作用:
辣椒味辛、性熱,入心、脾經;
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功效;
主治寒滯腹痛,嘔吐、瀉痢,凍瘡,脾胃虛寒,傷風感冒等症。

做法指導

辣椒辣椒

狗肉做法指導:
1. 一般用炒、爆、燒、燉、鹵等烹調方法。
2. 狗肉用白酒、薑片反覆揉搓,再用稀釋的白酒泡1-2小時,清水沖洗後入熱油鍋微炸再烹調可有效降低其腥味。
雞肉做法指導:
1. 雞肉可熱炒,燉湯,涼拌。
2. 雞肉的營養高於雞湯。雞湯,內含膠質蛋白、肌肽、肌酐和胺基酸等,不但味道鮮美,而且易於吸收消化,對身體大有補益。適用於營養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月經不調、病後虛弱等人食用;
3. 雞屁股是淋巴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儲存病菌,病毒和致癌物的倉庫,應棄掉不要。
4. 雞的肉質內含有谷氨酸鈉,可以說是“自帶味素”。烹調鮮雞時只需放油、精鹽、蔥、姜、醬油等,味道就很鮮美。如果再放入花椒、大料等厚味的調料,反而會把雞的鮮味驅走或掩蓋。但買回的凍光雞由於沒有開膛,常有一股惡味兒,做時可以適當放些花椒、大料,有助於驅除惡味兒。
春筍做法指導:
新鮮竹筍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豬肉(肥瘦)做法指導:
1. 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 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後放到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
3. 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4. 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辣椒(紅、尖、乾)做法指導:
1. 乾辣椒適用於炒、拌、熗和做泡菜或做配料,如“辣子雞丁”、“青椒炒肉絲”、“糖醋青椒”等。
2. 在切乾辣椒時,先將刀在冷水中蘸一下,再切就不會辣眼睛了。
烹調用途:作烹飪原料及調味品。如用於色拉為燈籠椒,作辣味調料者為牛角椒指天椒

營養成分

能量5852.43千卡 維生素B60.03毫克 蛋白質546.76克 脂肪357.34克 碳水化合物142.97克 葉酸90.22微克 膳食纖維42.64克 膽固醇2390毫克 維生素A801.75微克 胡蘿蔔素310.7微克 硫胺素7.36毫克 核黃素5.35毫克 煙酸131.29毫克 維生素C39.05毫克 維生素E33.44毫克 鈣1118.77毫克 磷4467.19毫克 鉀8704.17毫克 鈉9193.42毫克 碘125.01微克 鎂691.78毫克 鐵95.75毫克 鋅76.38毫克 硒409.14微克 銅4.96毫克 錳14.22毫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