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70年代生人,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在《人民文學》《詩刊》《青年文學》《星星》《雨花》《青春》《文藝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南方都市報》等近百家報刊發表作品若干,併入選多種選本·作品被《讀者》《中華文摘》(香港)等二十多家報刊及人民網、新華網轉載,有作品被譯介到國外·現居秦皇島市·

基本信息

學術成果

論文《冷峻背後的大愛》發表於《方法》雜誌(國家級) 2007年12月19日,論文《並非大師寫作的經典》發表於《中華讀書報》(國家級) 2008年1月31日,論文《韓寒的作品裡缺少什麼》發表於《文學報》(國家級) 2008年2月,論文《家有兒女——中產階級的飯後甜點》發表於《名作欣賞》(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3月,論文《退與慢的優雅》發表於《詩刊》雜誌(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4月,論文《愛的歸宿與土壤》發表於《詩潮》(省級) 2008年3月,作為編委參加編寫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學習的藝術——同步輔導用書》一書。

個人小傳

辛泊平 辛泊平

一個寫作者最初的嘗試也許是一個開始,但我的開始就很蕪雜。國小時,跟著一個本家的叔叔寫過順口溜,如果說這是最初的文學啟蒙,那應該是詩人的開始。國中和高中,強烈迷戀唐詩宋詞和徐志摩、戴望舒的現代詩,也比葫蘆畫瓢地寫了一些詩詞樣的東西;也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閱讀西方老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海明威等人的小說,也偷偷在練習冊上寫了一些不成樣子的故事。
直到上了大學,我開始正兒八經地寫小說,寫了幾個中篇和十幾個短篇,都是手寫稿,規規矩矩地抄寫,規規矩矩地投稿。一個萬字左右的短篇一個下午就可以在課堂上完成,然後晚上在閱覽室認真的謄寫,那種感覺是充實的。第一篇正式發表的東西也是在那個時候,一個一萬多字的短篇,省級刊物,兩百多塊錢的稿費,對於一個窮大學生來說,那絕對是一次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收穫和榮耀。隨後,又在幾家報刊發表了幾個小說。但詩歌寫作也一直同時進行,因為受研究現當代文學的陳超先生的影響。大學幾年,我的小說和詩歌,陳超先生幾乎都是第一讀者。也正是他的鼓勵,才有了我後來的堅持。

 工作以後,整塊的時間沒有了,寫小說就顯得奢侈。也許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吧,詩歌和隨筆作品開始大量地發表了。後來網路文學的出現,我的許多寫作理念受到了衝擊。在大量的閱讀以後,我開始以經典的標準重新審視網路文學,並寫下了許多被朋友稱為評論性的文字,發表以後,一些媒體的朋友開始約稿,於是又以書評人的身份出現在一些報刊上。

河北作家協會會員

河北省作家協會於1996年11月獨立分設下設辦公室、創聯部、創作室、文學館、文學院、《長城》編輯部、《詩選刊》編輯部、《大眾閱讀報》編輯部、《人物周報》編輯部、機關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