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擺蓮

(圖233) (圖 236)

動作

動作一:左掌自左胯旁向左弧形上移至左額前;右掌自上向右而下經腹前弧形移至左胸前,掌心朝下,略朝前側。(圖233)
動作二:以右腳掌為軸,身體向右後轉,左腳隨著略踩地而起.左腿向右隨轉體平擺;兩掌向右後隨轉體移轉,隨轉隨著右掌漸漸亡移至高與鼻齊,左掌漸漸下移至與胸平,兩掌心皆朝下。眼隨轉體向前平視轉移。(圖234—235)
動作三:左腳向左前(東北)斜方腳尖里扣落地:隨著重心漸漸移於左腿而至全腳踏實,身體繼續右轉,左腿屈膝坐實,右腳仍為腳掌著地,如右虛步形狀。兩掌繼續隨轉體向右平移,右掌移於身體右前方;左掌移於右腕左側,稍低於右掌。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兩掌右移。(圖236)
動作四:腰自左向右轉,右腳自左向右上方弧形外擺,膝部自然微屈,腳高不超過肩部,腳背略側朝右面;同時兩掌自右向左迎著右腳面拍擊(左先、右後。身體此時由右向左轉)。眼神關顧兩掌拍擊右腳面。(圖237-238)

要 點

以右腳掌為軸身體向右後轉時,要借左腳略踩地、左腿向右後擺和轉體之勢,才能轉得圓活。在轉體時,身體不可搖晃,要立身中正,但腰部不可因此而挺硬,仍要放鬆。
左腳落地時,要漸漸下蹲,形成象右虛步的過程,然後隨著腰部自左向右轉和右腳自左向右上擺而漸漸起立,但也不可挺直。
右腿擺蓮是橫勁,要用轉腰來帶動右腿外擺。由於右腿外擺是橫勁,又要由腰來帶動,因此右腳最好不超出肩部,同時右腿不要挺直,要微屈。如果腿部伸直和腳的高度超出肩部,則勢必胯部力量用得多,而腰部力量用得少;反之,腿部微屈,腳的高度不超過肩部,就能充分運用腰部力量,達到橫勁的要求,並且所發到右腳背的勁力也更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