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貨汽車技術

載貨汽車技術

《載貨汽車技術》,是Hoepke.E霍佩克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的書籍。

《載貨汽車技術(原書第2版)》

作者: (德) Hoepke.E霍佩克

翻譯者:朱恩洪 緲小紅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叢書名: 汽車先進技術譯叢
出版日期:2009-10-15
ISBN:9787111278139
頁數:422 版次:1-1
開本:16(B5) 裝幀:平裝
定價:78元

前 言

長期以來,一直沒有一本關於論述中型和重型載貨汽車及其性能特點的專著,本書的出版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載貨汽車技術水平高、載貨量大的這一特點是其他運輸工具難以企及的。此外,載貨汽車也是一個政治話題,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和知識有助於平衡和對相關政治問題進行實質性討論。
除了傳統的設計計算、行駛力學和熱力學外,本書還介紹了發動機和汽車製造的最新發展趨勢。因為載貨汽車的發展一直受到法律和法規的影響,本書還對有關的法律基礎、法規和標準進行了討論。當然,我們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一切瞬息萬變,本書的內容也只是一個發展階段的總結。在當今的發動機製造中,電子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可以降低發動機的尾氣排放。將發動機控制技術和傳動系中的各種電子控制技術結合起來,還可以改善整車的經濟性和環保性能。但要說明的是,發動機的外圍設備較發動機自身占據的空間還要大,且要求的開發成本高、周期長。通常極少提及和出現的軸的徑向密封環對汽車無故障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與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密切相關,因為密封系統也可以起到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中轉速 感測器的作用。
為了適合廣泛的讀者群,本書不僅包含了汽車製造相關的核心內容,而且還對越來越複雜的分支學科進行了介紹。除了車身外,還對汽車理論和與汽車相關的高科技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樣的內容結構深受讀者歡迎,並很快提出了出版第2版的要求。本版中廣泛吸納了各方面的意見,並歡迎讀者進一步提出寶貴的建議。書中很多細節的改進和插圖得到了企業和研發部門的大力支持。第2版中還增加了一章,主要介紹載貨汽車及其驅動技術的發展趨勢。
感謝出版社Ewald Schmitt先生在本書出版過程中的大力支持。正是Ewald Schmitt先生的通力合作,本人才得以將載貨汽車技術領域的信息呈現給讀者。
Erich Hoepke
Weinheim,a.d.Bergstrasse

目 錄

前言

第1章 基礎理論和知識

1.1 發展歷史
1.2 總體問題
1.3 驅動和行駛功率
1.4 法律基礎、法規和標準
1.5 市場上供應的載貨汽車
1.6 發展重點和趨勢

第2章 載貨汽車和掛車底盤

2.1 載貨汽車底盤
2.2 掛車底盤
2.3 輪胎和車輪
2.4 制動器
2.5 牽引連線裝置
2.6 主動和半主動安全

第3章 載貨汽車總體設計

3.1 尺寸和質量限值
3.2 汽車和貨箱的方案設計
3.3 軸荷、貨箱長度和有效載荷分布
3.4 汽車和汽車列車組合的曲線行駛特性

第4章 載貨汽車支承裝置及其貨箱

4.1 材料和型材
4.2 支承裝置的設計
4.3 承載裝置的尺寸確定
4.4 貨箱
4.5 貨物的安全防護
4.6 防腐

第5章 驅動

5.1 載貨汽車發動機的設計任務書要求
5.2 柴油發動機工作過程的熱動力學基礎
5.3 發動機特性參數和工作參數
5.4 噴射、混合氣形成和燃燒
5.5 廢氣有害物質
5.6 柴油機的廢氣淨化
5.7 增壓
5.8 發動機構成
5.9 機油循環和冷卻循環
5.10 空氣供給、起動輔助裝置、增壓空氣管道和排氣管道
5.11 燃油和潤滑劑
5.12 載貨汽車發動機數據及概況

第6章 特性變矩器

6.1 功率供給
6.2 發動機及傳動系的作用
6.3 液力耦合器和變矩器
6.4 離合器
6.5 變速器基本結構
6.6 結構設計圖例

第7章 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

7.1 引言
7.2 概述
7.3 功能
7.4 系統
7.5 其他設備
7.6 前景

第8章 載貨汽車傳動系的徑向軸密封環

8.1 相關問題
8.2 軸密封環的結構和功能
8.3 對軸表面的要求
8.4 傳動系中的密封位置
8.5 故障原因和範圍分析
8.6 總結和展望

第9章 對未來汽車的展望

9.1 技術水平
9.2 傳動系發展
9.3 未來的載貨汽車列車技術
9.4 無人駕駛
9.5 電子技術和遙控技術在安全和通信方面的套用
9.6 行駛系統和駕駛室的發展
9.7 未來載貨汽車上的發動機

參考文獻

附錄 常用英制—米制單位換算表
第9章 對未來汽車的展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