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現金券

全套共二枚,面值分別為“50萬元”和“100萬元” 。 該套票存世量與53年版“現金券”相近,珍稀程度均為五星級。 該套票存世量比53、54年版“現金券”稍多些,珍稀程度仍為五星級。

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的戰爭在中國本土已不復存在,雖朝鮮戰場還要投入部份兵力,但國家建設已經擺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為此,中共中央在51年作出裁軍決定,計畫將現役軍人中逾百萬人,復員轉業回原籍參加當地經濟建設。由於當時部隊中普遍認為復員不光彩,首先被復員的當然是國民黨軍投誠或俘虜後整編入伍者,匪患未清除的地區也不敢大批接收,所以計畫難以完成,至51年11月僅完成任務25萬人。自1952年起中央政府將“復員軍人”改稱為“回鄉轉業建設軍人”,在全國範圍的土地改革中又預留了部份土地專門用於安置這批覆轉軍人,並發行了本套“回鄉轉業建設軍人資助糧兌換現金券”。由於解放初期物價不穩定,地區差價也較大,百姓中“輕幣重物”的思想很普遍,故此“兌換現金券”面值將以“主糧”形式標註,全套共有主糧“5斤”、“10斤”、“50斤”、“100斤”、“300斤”五種。復轉軍人憑此券到當地銀行兌換現金時,銀行需按當地政府確定的主糧品種及當時牌價換算後的金額予以支付,兌換後即加蓋“付訖”戳記,不得再循環使用。該票於當年12月底停發,用至次年4月底廢止。該券目前存世量非常稀少,成套票估計不超過二十套,且多為樣票,品相上乘者更為難得,其珍稀度為五星級至六星級。
註:於本套“現金券”發行的同時,還發行了一套“回鄉轉業建設軍人資助糧糧票”。
隨著全國經濟建設的逐步恢復,市場物價已逐漸趨於穩定,人民幣作為一種新幣也基本上確定了良好的信譽。因此,在發行本次“兌取現金券”時,面值便不再採用52年版(以主糧換算)的方式,直接標註了人民幣面值。全套共二枚,面值分別為“50萬元”和“100萬元” 。同時也不再配套發行“資助糧票”。該票存世量極稀,珍稀程度為五星級。
由於該票均為按年度財政預算進行管理的票證,不允許跨年度使用,故該套“現金券”實為53年版的繼續。全套仍為兩枚,面值仍為“50萬元”和“100萬元” ,版式該為橫版。由此不難看出,全國物價在53年上半年內已恢復了平穩態勢。該套票存世量與53年版“現金券”相近,珍稀程度均為五星級。
鑒於復員轉業軍人原籍有城市和農村兩類,“回鄉”二字名不符實,故本套“現金券”將名稱調整為“復員建設軍人生產資助金兌取現金券”是正確完整的提法。又因幣制改革後“1元”等於舊幣“1萬元”,故本套票面面值按新幣標註為“50元”和“100元”兩種 ,且將其使用期限定為1958年5月31日止。該套票存世量比53、54年版“現金券”稍多些,珍稀程度仍為五星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