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現現金券

兌現現金券是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發行的一種票券,主要面向向回鄉轉業的復員建設軍人發行。

兌現現金券

是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在50年代向回鄉轉業的復員建設軍人發行的一種票券,專門用於回鄉轉業建設人和復員建設軍人一次性兌取國家撥付的生產資助金。兌取現金券包括兩種:一種是“回鄉轉業建設軍人生產資助金兌取現金券”,目前發現3個年份共5種,即1953年橫式50萬元券、1953年橫式100萬元券、1954年橫式50萬元券、1954年橫式100萬元券、1956年豎式50元券、1956年豎式100佰元券。另一種是“復員建設軍人生產資助金兌取現金券”,目前發現兩種,即1956年豎式50元券、1956年豎式100元券。

相關內容

從票面年份、面額及“兌取規則”的內容看,這兩種票券具有如下特點:(1)發行年份橫跨第一、二套人民幣發行流通期間,且其面值依附於與其發行年份所流通的該套人民幣的面值,即在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流通期間發行的票券採用第一套人民幣的面值,如50萬元或100萬元,在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流通期間發行的票券採用第二套人民幣的幣值,如50元或100元,縮小一萬倍(因為第一套人民幣與第二套人民幣的比值為10000:1)。(2)具有銀行本票性質。兩種票券是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專門為回鄉轉業建設軍人和復員建設軍人到當地兌取國家撥付的生產資助金而發行。(3)兩種票券的兌取規則明確規定:“不得流通轉讓”,只能一次性兌取現金。(4)票樣居多。兩種票券面額均較大,而且明確規定了兌取現金截止期限,一般很少有漏兌情況。銀行一旦全部兌換完畢,即一次性銷毀,因此,正票很少流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