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倚柳題箋

《踏莎行》以失意女子的口吻寫出的自己的失意之情,命名為《踏莎行》,並賦與了《踏莎行》以淡淡的惆悵失落之色。後人之《踏莎行》亦是名篇迭出,其中尤以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台》最為著名。容若的這闕《踏莎行》,是寫給張見陽的寄贈之作。詞中表達了他對安閒自適生活的渴望,對人生錯位的苦悶和碌碌無為的生活的厭棄。

概況

【作品名稱】踏莎行·倚柳題箋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原文

踏莎行·倚柳題箋倚柳題箋①,當花側帽,賞心應比驅馳好。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②成絲早。 金殿寒鴉③,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道。小樓明月鎮長閒①,人生何事緇塵老。

注釋

①倚柳三句:謂風流自賞,閒散度日總比從駕驅馳,日夜奔波勞碌要好。倚柳題箋,指作詩填詞等優閒自適的生活。側帽,斜戴著帽子。形容灑脫不羈,風流自賞的裝束。語見《周書·獨狐信傳》謂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 

②綠影:綠髮,指烏黑髮亮的頭髮。

③金殿三句:意謂在宮廷里生活、作事,其中甘苦自識,冷暖自知,難與他人敘說。金殿、玉階,代指皇宮、朝堂。

④小樓二句:鎮長閒,經常是孤獨悠閒,寂寞無聊。鎮長,經常、常常。唐韓愈《杏花》:“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緇塵,黑色灰塵。常喻世俗污垢。

賞析

此篇張刻本、袁刻本、汪刻本有副題“寄見陽”。從詞意看,像是一篇寄贈之作。詞中表達了作者對侍衛護從生涯的慶倦,對“倚柳題箋,當花側帽”安閒自適生活的渴望。而這種情懷又難以“和誰道”,不無愁苦寂寞,遂呈寄友人一敘深隱的衷腸。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