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趾關節痛

基本信息

累及跖趾關節的疼痛介紹

.
跖趾關節疼痛是一種常見症狀,幾乎全部是由於關節面異常引起半脫位關節囊與滑膜的撞擊,最終導致關節軟骨的破壞(退行性關節病).此種半脫位見於下述病人:前段僵硬和僵直,錘狀趾畸形,空凹足或高弓形足,距下關節過度外翻(踝向內轉,即鏇前)和鉧外翻畸形(鉧囊炎).由於趾重疊於其他趾的結果,鉧囊炎的病人常有外傷性半脫位與第2跖趾關節疼痛.跖趾關節的疼痛性半脫位也可能由關節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

症狀,體徵和診斷

關節無明顯發熱腫脹一般可排除炎性關節病,但按風濕病進行檢查還是有好處的.關節痛而無燒灼感,無麻木或刺麻感,可與趾間神經的神經瘤或神經痛相鑑別.作關節觸診並使關節活動時通常在關節的背側面和足底面均可出現壓痛,而神經痛的症狀則往往限於足底面.

跖趾關節痛治療

高弓形足或錘狀趾畸形時,應尋找其原因:必須排除脛前肌無力,跟索過緊,神經疾病(如Friedreich共濟失調,Charcot-Marie-Tooth病),或腦卒中後遺症的足趾攣縮.為重新分配與緩解對關節的壓力,可使用矯形器具.每周2~3次注射局部麻醉劑能長期緩解.如有關節炎症(滑囊炎)也可採用麻醉劑與可溶性或不溶性皮質類固醇或兩者聯合進行局部注射.每次注射應間隔約2月.距下關節過度外翻或高弓形足時,應在鞋裡安裝一個控制過度外翻並減少足底壓力的器械.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外科手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