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鎮

趙鎮

趙鎮是四川省金堂縣城所在地,2004年初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重點鎮。東靠三星鎮、棲賢鄉,南接淮口鎮、青白江區雲頂鄉;西鄰青白江區玉虹鄉、姚渡鄉;北與清江、官倉鎮連界。全鎮10個村,11個社區,幅員面積105平方公里,其中農村幅員面積88.1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16.9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34238人,其中農業人口65097人,城鎮人口69141人,城市化率為51.7%。2004年全鎮區域內國內生產總值(GDP)24.22億元,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314.59萬元,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元。2004年資源整合以後,趙鎮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0:37:43。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趙鎮趙鎮
趙鎮為金堂縣行政中心,東靠三星鎮、棲賢鄉,南接九龍鎮、雲繡鄉、成都市青白江區雲頂鄉,西鄰成都市青白江區玉虹鄉、姚渡鄉、縣三中園區,北與清江、官倉鎮連界。鎮人民政府駐文化街。海拔434.1-817.6米。

趙鎮距成都市區36公里,北河、中河、毗河似三條玉帶穿城而過,匯聚沱江,城內江中綠波迴環,島嶼飛橋相映成趣,儼然一幅“城在水中生,水在城中流,城在林中長,林在城中見”的奇妙景觀。趙鎮與重慶白沙鎮、江油中壩鎮、渠縣三匯鎮並稱為全川四大經濟重鎮。1999年,全鎮幅員面積54.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328畝,其中:田17369畝、土13959畝。

1999年,全鎮糧食總產量15241噸。水稻面積13517畝,年產7912噸;玉米面積2350畝,年產904噸;小麥面積13272畝,年產4287噸;豌豆面積762畝,年產56噸;胡豆面積723畝,年產76噸;油菜面積1228畝,年產菜籽185噸;紅苕面積5518畝,年產1874噸;黃豆面積624畝,年產105噸;花生面積1373畝,年產253噸;大蒜面積682畝,年產418.6噸;海椒面積311畝,年產276噸;甘蔗面積79畝,年產347噸;養蜂742箱,產蜂蜜27噸;廣柑面積31800株,年產428噸;橘子106000株,年產922噸;柚子21500株,年產401噸;蘋果200株,年產3噸;梨子2500株,年產6噸;桃子57600株,年產363噸;葡萄3200株,年產2.5噸;培育食用菌2200萬袋,地蘑菇150畝。全鎮有拖拉機127台,抽水機50台,電動機1000台,農機總動力10457千瓦。有林業面積1500畝,樹木1600萬株。有耕牛480頭,出欄生豬3.9萬頭,家禽16.84萬隻、年產禽蛋380噸,黑山羊1460隻,兔19288隻。淡水魚塘面積800畝,總產魚240噸。

鎮有公路100公里,機耕道120公里;機動車輛2150輛,其中:公有汽車10輛、私有機動車2140輛。1998年投資100萬元,新建公路10公里;投資5萬元,安裝程控電話50部;投資300萬元,新建農田水渠20公里,提灌站12處。1999年投資300萬元,新建水泥路1.9公里;投資40萬元,新建農田水渠3000米、提灌站4處、蓄水池50口;投資20萬元修建節水噴灌工程。

鄉鎮資源

趙鎮趙鎮
(一)自然資源

趙鎮屬於區域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268.7小時,年平均氣溫16.7℃,濕度較大,通常在80%左右。

區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海拔最高817.6米,最低434.1米。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本地區地震烈度為Ⅵ度。龍泉山脈中段縱臥區境東南部,把成都平原與川中丘陵分隔,境內地貌主要由低山、淺丘、平壩組成,土壤以平壩黃壤土和棕紫泥為主,兼有灰色水稻土,適宜各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栽種。

境內水資源豐富,毗河、中河、北河呈扇形貫穿全境,並在梅林公園南端匯合成千里沱江之首。水徑流量年均251.7立方米/秒。

礦產:金屬礦品種少,儲量小;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是建築用砂、礫石礦床。另有少量頁岩儲備。另經探明,趙鎮淺層天然氣儲量達120億立方米。

森林:趙鎮現有森林面積1467.76公頃,包括:柏樹林880.66公頃,棲木林587.1公頃,全鎮森林覆蓋率達25.35%。截止2008年,全鎮退耕還林面積2300畝。

(二)人文資源

趙鎮以原清康熙趙家渡而命名,古系四川四大名鎮之一。1952年9月建制趙鎮人民政府,今為金堂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中梅林公園、北濱公園、南濱公園、綠島與北河、中河、毗河、沱江相映生輝,山青水秀,街道、園林綠樹成蔭,四季鮮花飄香,被譽為“花園水城”。境內韓灘社區系韓灘古渡所在地,家珍村是已故著名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大將軍故鄉。

基礎設施

趙鎮趙鎮
(一)交通設施:趙鎮交通條件十分優越,以公路、鐵路交通為主。境內有省道唐巴公路(唐家寺--巴中),成環路(成都市外圍環狀道路),縣道金樂路(金堂--樂至)均為砼路面。通過青白江接口可直上成綿高速公路,接口距趙鎮22公里;通過清泉接口可直上成南高速公路,接口距趙鎮11公里。兩條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趙鎮與成都距離縮短為37公里,趙鎮真正步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截止2003年底,全鎮水泥村道建成里程達到99.1公里,並實現了村通、組通。境內成達鐵路穿境而過,建有三等火車客貨運站一座和1500m2的物資轉運倉庫,年貨物吞吐量100萬噸。再加之趙鎮建有金堂最大的汽車客運中心(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市內公交覆蓋全鎮各村。

(二)給排水工程:鎮域城區現有自來水廠一座,供水量可達6萬噸/日。給水管網四通八達,建成DN50-DN600給水管網49.5公里。工業用水面臨沱江,取之不盡。農村生產用水靠東風渠、人民渠輸水灌溉,生活用水主要是通過地下取水。

排水:現狀排水體現為雨污合流制,排洪排污管道縱橫,設施較為齊備,排污未建污水處理廠,一般經過簡單的處理後排入沱江,各村排洪通過幾條大的排灌渠道:吳家溝、黃家溝、青茅堰石龍堰支渠等,排污系統建設有待加強。

(三)供電工程:鎮域內建有110千伏變電站一座和35千伏變電站三座,提供3.7萬千瓦電力負荷,日供電90萬千瓦•時;金堂燃機電站一期工程裝機5萬千瓦•時。1999年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全鎮新增變電器66台,新增容量5220千伏安,架設高壓配電線路27.4公里、低壓線路110.95公里。

(四)郵電通信:鎮域內有金堂郵政局和電信綜合局一處。郵政投寄點已延伸到趙鎮各村、組、社區。電信業務十分豐富,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網路覆蓋全鎮。趙鎮全面進入國內外長話直拔網,已建成5萬門數字程控電話系統,無線尋呼系統,行動電話系統和自動轉報系統,電話上網、無線上網、光纖上網均已開通。

(五)燃氣工程:縣城的燃氣以天然氣為主,由四川氣田北環輸氣幹線德陽處通過高壓氣管直接輸入。建有中心配氣站一座,二級配氣站四座。工業用氣和生活用氣年供給能力2000萬立方。

(六)電視:2008年已形成有線、無線、微波、衛星接收等混合覆蓋的“村村通”廣播電視網路。

機構職能

趙鎮趙鎮
(一)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執行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畫生育等行政工作;

(三)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四)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六)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七)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