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東

趙進東

趙進東,男,1956年11月11日出生於重慶,籍貫江蘇武進,美國歸僑,1982年2月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1996年11月加入中國致公黨,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生理學及藻類學專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致公黨黨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中央科教文衛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14年12月,掛職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趙進東 趙進東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就讀於西南師範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生物系 ,獲學士學位;

1982年2月至1984年10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漢)藻類學專業,師從黎尚豪院士;

1984年12月至1989年12月,公派留美學習,攻讀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植物學系博士;

1990年1月至1993年4月,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學系做博士後;

1993年4月至1994年9月,在美國加州ABI公司任研究員;

1994年9月至今,回國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教,先後任副教授、教授(1996年)、長江學者(2000年),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主管教學),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生理學青年學術帶頭人和跨世紀科研骨幹,也是歸國工作的優秀青年學者之一(期間1996年11月加入中國致公黨);

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出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法定代表人)(期間2007年12月,當選致公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2008年1月,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出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法定代表人)。

2012年11月,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所領導班子換屆)。

2014年12月,掛職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17年12月5日,當選為中國致公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

學術兼職

中國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主任,西南大學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成就榮譽

曾先後獲得美國李氏獎金、青年科學家安泰獎、傑出青年基金獎、優秀青年教師獎等獎項。

1999年,榮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

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2000年,成為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

2007年12月,被增補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及醫學學部院士;

2010年10月19日,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學術研究

研究領域

藍藻固氮與異型胞分化的分子機理研究

藍藻光合作用

藍藻合成生物學

環境基因組學

學術成果

長期從事藻類生物學研究,對藍藻細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統研究,尤其對藍藻異型胞分化中的信號轉導和基因表達調控有深入研究。揭示了鈣結合蛋白和鈣離子信號在藍藻細胞分化中起到的重要調控作用。對藍藻藻膽體吸收光能在兩個光系統間的分配與調節開展了系統研究,對揭示藻膽體吸收光能向光系統1傳遞的途徑和調控方式有重要貢獻。利用藍藻為合成生物學模型,進行第二代生物新能源和高等次級代謝物的生產,做出了重大突破 。

1998年在藍藻分化和發育與分子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成果發表在著名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和ARCH.MICROBIO1上,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並應邀在國際會議上作學術報告。

專長是對植物生理特別是光合作用的研究。早在美國期間,在光合作用研究領域就取得突破性進展,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10餘次,SCI刊物先後收錄其發表的論文20餘篇,並獲美國技術專利一項。

代表文章

[1] Xu D., Liu X., Guo C. and Zhao J. Methylglyoxal detoxification by an aldo-keto reductase in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 Microbiology. 2006, 152: 2013-2021.

[2] Shi Y., Zhao W., Zhang W., Ye Z. and Zhao J. Reg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free calcium concentration during heterocyst differentiation by HetR and NtcA in Anabaena sp. PCC 7120. PNAS.2006, 103: 11334-11339.

[3] Xu D., Liu X., Zhao J. and Zhao J. FesM, a membrane iron-sulfur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cyclic electron flow around photosystem I and photoheterotrophic growth of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 Plant Physiology. 2005, 138: 1586-1595.

[4] Zhao Y., Shi Y., Zhao W., Huang X., Wang D., Brown N., Brand J. J. and Zhao J. Ccbp, a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from Anabaena sp. PCC 7120, provides evidence that calcium ions regulate heterocyst differentiation. PNAS. 2005, 102: 5744-5748.

[5] Huang X., Dong Y. and Zhao J. HetR dimer is a DNA-binding protein required for heterocys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DNA-binding activity is inhibited by PatS. PNAS. 2004, 101: 4848-4853.

[6] Zhao C., Li Z., Li T., Zhang Y., Bryant D., Zhao J. High-yleld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type-I cellulose by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 Cell Discovery. 2015, 1, 15004

教學成果

回國之後,他開了研究生、本科生的“植物生理學”、“光合作用”等3門課程。在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間,在國內最先將分子生物學內容引入本科生實驗教學,後來又引進人才,開展專業課雙語教學。他在全國最早推出模組式培養方案,讓學生根據培養計畫和自己的需求選擇所需的實驗課程。為此,他和同事們獲得了教育部教學成果最高獎勵——特等獎。

1997年暑期,率團出國參加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由於其精心組織、嚴格訓練,中國團榮獲三金一銀。

在教學領域,曾獲得優秀青年教師獎等獎項。其參與完成的《生命科學創新型基礎人才的培養與理科基地建設的實踐》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一等獎。

參政議政

2007年12月,當選中國致公黨第十三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科教文衛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08年1月,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擔任中國致公黨中央科技工作委員會主任後,參與了“生物質能源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發展”、“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專題調研,努力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言獻策。

先後就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研究生經費、長江休漁等問題寫出相關提案,並就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寫出院士諮詢報告,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