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甫

趙崇甫

趙崇甫,品牌戰略專家,中國品牌教練第一人,浙商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四川商會執行會長,博尚壹品品牌戰略機構董事長兼總經理,《市場導報》品牌專欄作家、《浙江鋼結構》副主編。

基本信息

趙崇甫

百科名片

品牌戰略專家,中國品牌教練第一人,浙商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四川商會副會長/秘書長,博尚壹品品牌戰略機構董事長兼總經理,《市場導報》品牌專欄作家、《浙江鋼結構》副主編。曾任杭蕭鋼構集團高管,親歷上市及震動中國證券市場的“杭蕭鋼構股票風波”,並成功為其化解品牌危機。逾15年品牌行銷、管理、傳播實戰經驗,經多年實踐總結出創新理論——“品牌樹”和“品牌系統論”,深諳品牌管理之道,精通危機公關之術,成功為多家企業和機構進行品牌戰略管理和行銷顧問服務。

人物簡介

趙崇甫,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和浙江大學。現為浙商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四川商會副會長/秘書長,《市場導報》品牌專欄作家、《浙江鋼結構》副主編,中國藝術攝影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多家企業品牌管理顧問,博尚壹品品牌戰略機構董事長兼總經理。曾供職於杭蕭鋼構等知名企業,在企業品牌管理、品牌整合傳播實戰中,多有建樹。終因對攝影及品牌理論研究的痴心不改,放棄良好的發展願景,先後創辦瑞博廣告設計公司、博尚壹品品牌戰略機構,遊走於理性與感性之間。

工作經歷

從最初的杭蕭鋼構華麗轉身創辦自己的公司,到現在成為業界內知名的品牌教練和品牌戰略專家,在鋼結構行業、消費品領域的品牌戰略與行銷實戰方面頗有建樹,現任博尚壹品品牌戰略機構董事長兼總經理。
並先後為近10多個行業的近百多家企業提供品牌戰略管理和行銷策劃服務。同時擔任多家大學及培訓機構高級講師。並長年在《市場導報》等報刊雜誌擔任專欄作家及顧問;發表出版文章近百篇。

服務客戶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賈慶林同志曾工作過)、中國聯合工程公司(原機械部二院,江澤民同志曾工作過)、國家電網浙江公司、浙江物產燃料集團、奇瑞汽車、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國泰建設集團、寶業集團、杭蕭鋼構、精工鋼構、飛耀裝飾集團、浙江農業銀行、浙江送變電公司、浙江悍馬集團、浙大網新、恆威紡織、博航(九好集團)、富寧置業、春天置業、萬郡房產、萬華科技園、蘭通商業街、藍海國際、博鴻小菜食品、菜博士、麥尚食品、呈邦食品、兵牌食品、唐朝湯飲、凱萊蒂婭化妝品、瑤媽媽生物製藥、浙江大學MPA學院和人文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省鋼結構協會、浙江省四川商會、大恩物流、萊蒙達集團、太平洋保險、gaea電氣等。

品牌思想

品牌樹:像種樹一樣建設品牌
這是品牌的時代。大到國家、政府需要精心規劃、大力投資建設品牌,小到企業和個人也得絞盡腦汁費盡心力樹立品牌。但究竟怎樣才能科學地建立品牌,並讓品牌始終充滿活力?結合多年的品牌實踐,筆者提出了“品牌樹”的品牌構建理論模型,通過樹的生長與品牌建立相對應,力圖把複雜的品牌運作系統形象化為樹的生長過程,即一顆種子(產品)如何長成參天大樹(強勢品牌),再長成一片茂盛的森林(品牌延伸),把抽象的品牌理論形象化。
種植的第一個要點是確定種什麼、什麼時間種,在什麼地方種。種什麼就決定收穫什麼,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植時節也重要,水稻春天播種,冬小麥則需秋天播種,否則就會顆粒無收。同樣,種的地方也很重要,“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而為枳”,不同的水土種出來的果實也會不同,換了地方甚至根本不能成活。
對農民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常識,但企業在樹立品牌時卻不一定看得清楚。所以,首先產品開發思路要對路;其二,選擇對的地方也很重要;另外,則是要選對時間。
種植的第二個要點是需要長期的精心呵護。農民種下樹木或莊稼,一定是進行辛勤的耕耘和管理,定期鬆土、澆水、施肥、除草、除蟲、修枝等,真正的品牌亦需要系統的管理、精心的呵護,並以良好的產品質量作基礎、以卓越的服務作支撐。因此,我們必須放下浮躁的心態,坐得十年冷板凳,耐得旅途的寂寞,好好建好團隊、搞好管理、做好服務。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是永不停歇的長跑,不是看誰跑得快而是看誰跑得更長久。
種植的第三個要點是要把產品賣出去。近段時間出現蔬菜滯銷讓菜農叫苦不迭,據報導還有一位菜農因此自殺,如果菜農有品牌意識,其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自家和別人種了相同的菜,不可避免嚴重的同質競爭,如何才能賣得更好?方法之一是可以講一個品牌故事。以蘋果為例,假如說這個蘋果是當年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的後代,估計會好賣得多。方法之二是事件行銷。張瑞敏當年登上哈佛講壇,只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海爾的公關團隊卻提出了張瑞敏是第一位登上哈佛講壇的中國企業家的由頭而大肆宣傳。好的廣告創意和科學的媒介組合策略也是品牌行銷的重要組成部分。
種植的第四個要點是如何把一棵單體變成一片森林,並在其它地方成功複製。對應品牌而言就是在取得某區域或某方面的成功後,如何謀取更大的成功。此時往往是品牌的分水嶺,有的因此而更成功,有的則走向不歸路。諸如海爾以冰櫃起家,後來又以海爾作為品名推出了電腦、微波爐、熱水器、手機等產品,夢想建成一個家電森林,但直到今天賣得最好的依然只是冰櫃,其它產品都處於虧損或勉強支撐的尷尬境地。
其實,品牌延伸必須遵循科學的原則和策略,並非是想當然想乾什麼就乾什麼。筆者提出了品牌九大延伸策略,包括下游延伸、上游延伸、品牌嫁接、非關聯嫁接、高檔往中低檔延伸、中低檔往高檔延伸、同一消費群不同產品延伸、相同產品不同消費者延伸、細分市場等策略。這些原則和策略的核心只有一點,即新產品與原品牌具有較為密切的相關性。另外,品牌延伸還有兩個基本要點,一是要聚焦,把某一個品牌或品類做精做強,而不是像我們有些老闆一樣,拿出一張名片印滿各類公司,正面印不完公司,背面接著印,水產、化工、紡織、房地產、農業、開礦等等五花八門,行業之多跨度之大,讓人嘆為觀止。不免讓人生疑:他能同時經營好這些產業嗎?品牌延伸的第二個基本要點是沿著產業鏈延伸。果農賣了蘋果,可以賣蘋果汁,也可以賣蘋果乾,但就是不能用同品牌去賣農藥。做企業可以往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做好產業鏈中的一段或某幾段,甚至整合整個產業鏈都可,但跨產業鏈運作需慎之又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