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戈蘭級戰列艦

赫爾戈蘭級戰列艦

赫爾戈蘭級戰列艦是德國建造的一種戰列艦。該級艦未採用新型的蒸汽輪機,象拿騷級戰列艦一樣,仍然採用了往復式蒸汽機。赫爾戈蘭級是德國海軍中唯一的擁有三座煙囪的無畏艦。同型艦4艘:赫爾戈蘭號、奧斯特弗里斯蘭號、圖林根號、奧爾登堡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赫爾戈蘭級戰列艦赫爾戈蘭級戰列艦

赫爾戈蘭級戰列艦是德國建造的一種戰列艦
1908年為應付與英國的造艦競賽,德國海軍覺得拿騷級戰列艦裝載的280毫米口徑主炮威力不足,決定建造赫爾戈蘭級並安裝305毫米50倍口徑的主炮,採用重型彈,威力優於英國海軍同類火炮。主炮布局沿用拿騷級戰列艦的形式。艦體加大了長寬比以克服拿騷級因舷側炮塔的重量導致軍艦航行時的風浪使橫搖幅度過大的缺陷。該級艦設定雙重縱通隔壁,水下防禦較強。該級艦未採用新型的蒸汽輪機,象拿騷級戰列艦一樣,仍然採用了往復式蒸汽機。赫爾戈蘭級是德國海軍中唯一的擁有三座煙囪的無畏艦。

同型艦4艘:赫爾戈蘭號/Helgoland、奧斯特弗里斯蘭號/Ostfriesland、圖林根號/Thueringen、奧爾登堡號/Oldenburg。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德蘭海戰中,4艘赫爾戈蘭級均參加戰鬥,並多受傷。戰爭結束之後,該級艦代替自沉的德國軍艦被移交給協約國,都在不久之後就將其報廢了。其中奧斯特弗里斯蘭移交給美國,作為靶艦被飛機炸沉。

各艦概況

艦名:赫爾戈蘭(建造代號Ersatz Siegfried)
造船廠:霍瓦爾德船廠/基爾
開工日期:11/11/1908;下水日期:9/25/1909;服役日期:8/23/1911
赫爾戈蘭移交給英國,1921年在英國解體。
艦名:奧斯特弗里斯蘭(建造代號Ersatz Oldenburg)
造船廠:皇家造船廠/威廉港
開工日期:10/19/1908;下水日期:9/30/1909;服役日期:8/1/1911
奧斯特弗里斯蘭移交給美國,1921年7月21日在維吉尼亞州亨利角外海作為靶艦被飛機炸沉。
艦名:圖林根(建造代號Ersatz Beowulf)
造船廠:威塞爾船廠/不萊梅
開工日期:11/2/1908;下水日期:11/11/1909;服役日期:9/10/1911
圖林根移交給法國,1923年在法國洛里昂解體。
艦名:奧爾登堡(建造代號Ersatz Frithiof)
造船廠:碩效船廠/但澤
開工日期:3/1/1909;下水日期:6/30/1910;服役日期:3/1/1912
奧爾登堡移交給日本,1921年在荷蘭的多德雷赫特解體。

性能數據

就象拿騷級戰列艦一樣,赫爾戈蘭級戰列艦也使用往復式蒸汽機。但是德國海軍自從1904年在呂貝克號輕巡洋艦上試驗了蒸汽輪機的技術以來,就不斷對其進行大型化的改進工作。隨著技術的成熟,下一級德國戰列艦——國王級,開始以蒸汽輪機作為主要動力來源。

排水量:22,808噸(設計) / 24,700噸(最大)
尺寸:長167.20米(全長)/寬28.50米/吃水8.94米
動力:15台蘇爾壽-桑尼克羅夫特鍋爐(燃煤),三座四缸往復式蒸汽機,主機功率28000馬力,3軸,2舵並列配置
最大速度21節, 續航能力5500海里/10節;2700海里/20節
武備:12門305mm/50倍徑主炮,6座雙聯炮塔;14門150mm/45倍徑副炮,舷側單裝;14門單裝88mm/45倍徑防魚雷艇/防空炮;6座500mm魚雷發射管(水下安裝,艦體前後各一門,A炮塔和D炮塔兩側各一門)
裝甲(英寸):主裝甲帶3.1-11.8,甲板1.5-4,水密艙隔板11.8,炮塔11.8-4,指揮塔11.8
船員:1069人(軍官42名)

建造背景

從1909年開始,德國和英國的造艦競賽如火如荼地展開。拿騷級戰列艦開工後不久,獲知英國海軍正在建造安裝13.5英寸(343毫米)口徑主炮的無畏艦,德國海軍就開始覺得它們裝載的280毫米主炮威力不足,決定在新建造的四艘戰列艦上安裝口徑為305毫米(12英寸)的主炮。為了驅動加大了的軍艦,在這一級戰列艦上安裝了三座煙囪,這也是德國海軍中唯一一級有三座煙囪的無畏艦(舊式戰列艦除外)。該級艦以德意志帝國的四個地區命名。其中,赫爾戈蘭島是德國在不久前用非洲的桑給巴爾島同英國交換的,後來成為德國在北海上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

服役經歷

這一級的四艘戰列艦在一戰中曾經多次參加戰鬥。在日德蘭海戰中,它們戰鬥在第一線,並且均在戰鬥中受傷(赫爾戈蘭和奧爾登堡各中一彈,奧斯特弗里斯蘭觸雷)。

戰爭結束之後,這四艘戰列艦均被移交給盟國。赫爾戈蘭移交給英國;奧斯特弗里斯蘭移交給美國;圖林根移交給法國;奧爾登堡移交給日本。由於德國戰列艦的狀態普遍不好,因此戰勝國沒有將其拿來加入本國海軍使用,而是都在不久之後就將其出售報廢了。

一戰著名戰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