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勒斯與安泰

赫拉克勒斯與安泰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Hercules and Antaeus),青銅雕像,高46厘米(包括基座),安東尼奧·波拉約洛(Antonio del POLLAIUOLO, 1441-1496)創作於公元1475年,現收藏於佛羅倫斯國立巴哲羅美術館。

【名稱】赫拉克勒斯與安泰
【類別】雕像青銅器
【年代】約作於1470年代
【作者】安東尼奧·波拉約羅
【規格】高約46厘米(包括基座)
【原屬】義大利
【簡介】
組雕《赫拉克勒斯與安泰》是一件青銅作品,作者是繼唐納太羅之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又一位才高藝卓的佛羅倫斯藝術家安東尼奧·波拉約羅(1429~1498)。這位藝術家作為唐納太羅和加斯比奧兩位雕塑大師的學生,有他個人的獨特天賦,他不僅擅長雕塑,還善繪畫和版畫,在技藝上,則要勝於他的老師們。他尤愛作裸體人物,素描功夫也頗深;他精通透視,深諳解剖,所作雕像,形體動勢較大,富有強烈的情感表現力。這一點也許與他當時較多接觸屬於希臘後期的許多羅馬雕塑摹製品有關,因為他長期為教廷從事金銀工藝品和雕塑品製作,有機會接觸宮廷的藏品。
波拉約羅原是一位工藝匠師,後從師承,獲得畫家、版畫家和雕塑家的稱號;在思想上又接近人文主義前輩,受他們的新觀念影響較早,敢於從古羅馬題材中去汲取題材,廣泛地用繪畫與雕塑來表現違反宗教神學禁律的裸體形象。在他創作的旺盛時期,他承接教會的大量訂貨,在雕塑上值得回憶的有於1484~1493年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設計製作的教皇西克斯特四世的墓碑;1494~1498年又為上述同一教堂設計的教皇英諾森八世的墓碑。這兩座墓碑構圖莊嚴,耗資巨大,形式也較為別致。教皇西克斯特四世的青銅塑像被放置在石槨上躺著,身穿法衣,頭戴華麗的高高三重冠;在石槨的兩側,則以嫻熟的浮雕技法表現一些寓意性形象--科學與文藝,因而獲得雕塑藝術的聲譽。
但作為獨立的雕塑藝術品,就數這一件組雕《赫拉克勒斯與安泰》最具有代表性了。它在波拉約羅的異教題材的雕塑作品中,不論寫實性,還是戲劇性藝術效果,都是最好的一件。在這裡,他已擺脫了原來那種珠寶工藝的匠氣,使青銅雕像賦有人體力量的美的表現力。
希臘神話中說,有一利比亞巨人名安泰,是海神波賽冬與地神該亞所生的兒子,他力大無窮,凡是路過利比亞的壯漢,都必須與他較量。在搏鬥時,只要安泰身不離地,就能從大地母親身上不斷汲取力量,直到戰勝對方;英雄赫拉克勒斯與他決鬥,每次把他打倒,他便立即恢復力量。這樣連續三個回合後,發現了他的力量的秘密,於是用全力把他舉在空中,才置他於死地。這個神話是意味深長的。我們從這劇烈搏鬥著的雕像動態上,清楚看出了安泰的痙攣與赫拉克勒斯緊緊扼住對方腰部的神姿,藝術家深刻理解這一主題的關鍵所在,他用典型而明晰的動勢對比來闡述這兩個傳說人物的對抗性,給人以力量與節奏的美感。這組雕像高約46厘米(包括基座),現藏於佛羅倫斯國立巴哲羅美術館內,約作於1470年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