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麂茸

赤麂茸

赤麂茸(學名:Muntiacus muntjak)為鹿科動物赤麂的茸角。它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有益腎壯陽、調經養血等功效,能夠治療腎陽不足、精血虧虛所致陽痿、早泄、宮冷不孕等病症。

基本信息

物種分布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各國和中國,包括汶萊,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區域滅絕:新加坡。在中國東南、華南、西南等南部地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有分布。

藥用功效

赤麂 赤麂

【功 效】:益腎壯陽、調經養血。

【主 治】: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所致陽痿、早泄、宮冷不孕、小便頻數、畏寒肢冷諸症,用於婦女沖任虛寒、帶脈不固、經血不調。

【性味歸經】:甘、鹹,溫。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0.3一0.6克,研末沖服。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捉後,將茸角取下,入藥。經煮炸至乾、切片、研末。

【拉丁名】:Munti-acus muntiak (zimmermann)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