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善慶寺

贛州市善慶寺

贛州市善慶寺創建於明朝崇禎九年,寺院香火鼎盛,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前來參禪禮佛,人群的往來絡繹不絕,香火非常興旺。解放後,因某些客觀原因,寺門冷落。佛緣感召,正發動各界善心人士為古剎重現,延續佛門之香火而四出奔走。

簡介

贛州市善慶寺贛州市善慶寺
贛州市善慶寺,創建於明朝崇禎九年,傳說福建少林寺有師兄二人,雲遊到高要肇慶一帶,尋找建寺寶地,一和尚看中辦二村九峰山,一和尚看中典一村牛眠山。在崇禎九年,得當地的村民支持下,九峰山的寺院籌建落成,命名善慶寺,典一村的牛眠山寺命名萬明寺。

建築面貌

贛州市善慶寺當時用地約三十多畝,寺院格式:門前有廣場,門口屏風裡的天王殿,兩邊有耳房,有閃廊,中心小天井、正中大雄寶殿,殿後有迴廊、天井、三聖殿、前進耳房有門口外出通道走廊,直通後面的禪房、齋堂,通道的邊上有觀音殿、鐘鼓樓,外邊有一大果園,園內建有一間記禮祠,供安放先人骸骨之用,下面有地藏殿、放生池,外有雜物房,果樹園。

香火旺盛

贛州市善慶寺歷來香火鼎盛,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前來參禪禮佛,人群的往來絡繹不絕,香火非常興旺,特別在清朝同治年間,蘇坑張氏家族出了個張國梁,福建漳州總兵兼江南提督,又是一等男爵兼一等騎慰,他為國捐軀後,深得鹹豐與同治皇帝的優恤,追贈太子太保銜,謚忠武公,入祀昭忠祠,於捐軀地及原籍處建專祠,上委粵勞督崇光奉敕發銀籌辦,在高要肇慶城東的閱江樓東側興建張忠武公祠,乃紀念張國梁的專祠,並在其家鄉立了一座雄偉的衣冠冢,面積約500平方,全麻石建造,冢前有石人、石馬、石亭。上命督撫連續三年都要引領各級道府大員往張國梁的張氏家祠春秋致祭,以表恩恤,在三年致祭中,督撫及各級道府大員都都曾到善慶誠心禪禮佛,事後肇慶府有很多達官貴人不斷到該寺拜佛,從上,善慶的香炎比往常更加興旺。

重建寺院

解放後,因某些客觀原因,寺門冷落,僧人被遣散,寺院失管,牆倒瓦塌,野草叢生,寺院荒蕪。時至09年,佛緣感召,以善慶寺現任住持釋耀慶法師為牽頭人,知名人士麥可君女士,黃棟榮居士,程家文居士,廣州匯聰電子科技董事區沖先生等七人組成了新一屆九峰山善慶寺修復籌建委員會,正發動各界善心人士為古剎重現,延續佛門之香火而四出奔走。佛寺若重現舊地,實在功德無量!

贛州市寺廟觀堂

贛州城宗教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寺廟林立之地。有首民謠說得非常形象:“好笑好笑真好笑,有廟無神,有神無廟,廟對廟,廟連廟,廟疊廟,廟重廟。贛州城裡到底有幾座廟,天王老子也不知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