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

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由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賽克勒基金會主辦,創辦於1985年。 為鼓勵中青年醫師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努力向上。從1985年至今,已經進行了17屆,共有50名醫師獲此殊榮。

概述

“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是美國友人賽克勒博士與中國衛生部共同建立的獎項,其目的是鼓勵中國在臨床與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績的中青年臨床醫師進行醫學科研的國際交流。該獎由本報社組織評選,每年在全國範圍內評選1~3個專業的2~3名在臨床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中青年醫師,授予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獎牌,並由賽克勒基金會出資,安排獲獎人前往美國等先進國家進行為期兩周的學術交流。從1985年至今,已經進行了17屆,共有50名醫師獲此殊榮,涉及專業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腎臟、血液、神經、普外、心外、燒傷、腫瘤、婦產、兒科、整形外科等。許多獲獎人已成為全國或地區學科帶頭人。

簡介

獎項名稱: 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
創辦時間: 1985
主辦單位: 中國醫學論壇報社 賽克勒基金會

獎項介紹

為鼓勵中青年醫師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努力向上,《中國醫學論壇報》與賽克勒基金會設立了“賽馬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受美國賽克勒基金會委託組織該獎項評選工作。每年在全國範圍內評選3名在某一專業臨床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中青年醫師,授予其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獎牌,並安排他們前往美、日、歐……國家和地區進行為期兩周的專業學術交流。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的設立旨在鼓勵我國德才兼備的青年醫師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創新、做出突出成績以及促進中外醫學學術交流。該獎項的設立為促進中青年醫師成長和推動我國相關醫學專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設獎緣由

1984年10月,美國友好人士、中國人民的朋友亞瑟·賽克勒博士在來華訪問期間,向我國衛生部提出設立“中國醫學論壇報醫師年度獎”,以鼓勵那些在臨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績的醫師。賽克勒博士生前是北京-紐約友好城市美方首任主席、美國《醫學論壇報》和國際醫學論壇報辛迪加的創始人兼國際發行人。他逝世後,經衛生部有關部門批准,將該獎項改名為“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由賽克勒基金會出資,委託中國醫學論壇報社主辦的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每年評選一次。在美國賽克勒基金會的資助安排下,所有獲獎者均獲出國學術交流訪問機會,回國後對推動各自學科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評獎規則

賽克勒中國醫師年度獎的評選條件:

1、年齡在45歲以下,德才兼備的臨床醫師。

2、在臨床實踐和科研工作中成績突出,近3年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已經或即將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進行大會論文交流者。

3、能用英語進行專業學術交流。

4、既往較少或未有出國機會者優先。

5、由所在單位出具確認候選人符合上述條件、同意該同志參加評選的證明。。

歷屆獲獎情況

第1屆:吳寧、鄭振聲蔣文平

第2屆:沈祖堯、劉永雄、周良輔

第3屆:王元萼、劉新民、俞瑾

第4屆:張毓文、杜洪蓉范崇濟

第5屆:樊代明、陳燕、李曉玫

第6屆:楊慶北、周清華、周建烈

第7屆:王 虹、陳榮昌、李 兵

第9屆:張蘇展、高 黎

第10屆:陳海波、黃煜敏、廖衛平

第11屆:劉永鋒、陳孝平、靳大勇

第12屆:欒 傑、王志軍、楊松林

第13屆:崔鵬程、王海波、隋 軍

第14屆:盧 海、王 錚、賀翔鴿

第15屆:楊躍進楊新春、江 洪

第16屆:方秀才吳開春、崔毅

第17屆:張玉琪余新光、張賽

第18屆:駱天紅、顧鋒、任艷、母義明

第19屆:洪順家、劉偉、張家文

第20屆:振聲、湯小朋鍾友剛於詠蘭

醫學獎項

吃五穀,生百病。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醫學。除了大家熟知的諾貝爾醫學獎外,著名的醫學獎項還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盤點它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