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初酒

賴永初酒

1949年,賴茅酒作為“開國第一宴慶典酒”,是茅台酒成為國酒的開端。 1953年,政府接管茅台鎮“恆興酒廠”,今貴州茅台酒廠“國酒文化城”塑有賴永初先生塑像。 1980年,賴永初先生被選為政協貴州省委員會常委、省工商聯常委。

酒中經典,百年老字號貴州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所產“賴茅”酒—現“賴永初”酒,是國酒茅台前身之一。賴永初先生嫡傳之子賴世強先生成立的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是貴州知名企業。
1、品牌創立與發展歷程
1929年,貴陽商人周秉衡在仁懷市茅台鎮成立“衡昌燒坊”。
1937年,賴永初先生成立“大興實業公司”,周以“衡昌燒坊”入股,賴永初控股任經理,周任副經理。
1941年,賴永初獨資收購“衡昌燒坊”,投巨資擴建“衡昌燒坊”,更名為“恆興酒廠”。
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茅酒贗品充斥市場,賴永初自己的姓氏“賴”和產地茅台鎮的“茅”將所產的恆興茅酒冠名註冊為“賴茅”酒商標。賴茅酒從此名揚海內外。
1941年,中國遠征軍作為“隨軍專用酒”。
1944年,前蘇聯政府作為“外交禮賓酒”。
抗戰勝利後,賴永初將“賴茅”酒帶到香港試銷,被海內外客商一槍而空,這是茅酒第一次通過香港走向國際市場。賴永初是第一個將茅酒打入國際市場的人。
1947年,“雙十協定”時蔣介石用“賴茅”酒款待毛澤東
1949年,賴茅酒作為“開國第一宴慶典酒”,是茅台酒成為國酒的開端。
1953年,以老字號茅台鎮“恆興酒廠”為基礎,建立國營茅台酒廠第一車間,現在,他仍是生產優質茅台酒骨幹車間,被茅台酒廠定為“茅酒古窖”。
1980年1月,原貴州省政協委員賴永初先生,在省政協四屆二次會議上提出了恢復賴茅酒生產的提案,並獲準通過。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賴永初嫡子賴世強遵父遺願,重建老字號茅台鎮 “恆興酒廠”,將所產賴茅冠名註冊為註冊為“賴永初”酒商標,以此紀念其父賴永初先生。
2003年1月13日,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系列酒產品介紹會及中國白酒品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王光英蔣正華及有關部門負責人於恩光、李保國、耿兆林、王中會、袁衛東馬勇等在主席台就座。
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辦公廳、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工商總局、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社等新聞單位,首都各大賓館飯店、北京各商貿公司負責人等,兩百多人參加會議。
中國白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高度讚揚“賴永初”酒為酒中經典。
中國著名白酒大師周恆剛,高度評價“賴永初”酒醬香典型性強,具有獨特風格。
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品評賴永初系列酒是醬香型的傑出代表。
著名白酒專家劉錦林,評價賴永初系列酒是名酒中的名酒。
有“酒中女狀元”之譽的全國品酒委員金鳳蘭,稱賴永初系列酒風格典型。
著名白酒專家陳木蘭讚譽賴永初系列酒,是傳統技術的完美體現。
2、傳承的獨特工藝與特色文化
“賴永初”酒系醬香型白酒,是茅酒傳人經典產品,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是醬香型白酒傳統技術的完美體現。歷經百餘年滄桑,是釀造者以神奇智慧,提梁之精,取小麥之魂,采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捕捉特殊環境裡不可代替的微生物發酵、揉和、升華,為酒文化之碑。作為茅台原產地域的保護產品,是綠色產品,有機食品。眾多科學研究證明:經過9次蒸發,8次攤晾、加曲、上堆發酵、入池發酵、7次取酒後釀造的“賴永初”酒,具有“無色、透明、醇香、回甜”之風格,以“醬瓊厚”為酒質特性,具有較強的保健作用和療效功能,飲後不上頭、不刺喉、不口乾、不傷胃等特點。
3、品牌商標
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和老字號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出品的酒產品,相繼註冊了“賴永初”、“賴恆”、“恆興”、“醉神”、“賴氏錦”“恆興茅”等商標。
4、服務宗旨和獲得社會榮譽
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是集產、供、銷為一體的誠信企業,下屬老字號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貴州恆興貿易有限公司
企業從創辦之日到現在,一直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生命,恪守誠信經商、誠信待友、誠信服務的“三誠”宗旨。
龍頭產品“賴永初”酒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工藝和優良品質多次獲得榮譽稱號,連續5屆被評為貴州省著名商標,貴州省工商局和消費者協會授以“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稱號,“賴恆”酒商標也獲得貴州省著名商標。
2004-2005年,連續兩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市場抽查,在全國白酒行業中屬合格產品。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和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連續榮獲貴州省工商局頒發的“省級守契約、重信用單位”。
5、企業基本情況
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和老字號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建築面積20000㎡,化驗室150㎡,成品倉庫3600㎡,半成品庫4000²,酒窖200多個, 自動洗瓶機2條,自動灌裝線3條。
企業組織機構:董事長、總經理、辦公室、人事部、行銷部、質檢部、生產部、物流部、網路部。
現有職工160人,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18人,本科文憑22人,中專及高中120人,其中下崗職工近30名。
2005年,建立信息化系統,GB/T19001-ISO9001質量認證體系。
6、保證質量技術措施:
從原材料糧食收購到產品出庫,每一道工序,經過廠質檢人員、公司質檢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省質監局嚴格質量把關。
① 每一批產品經檢驗合格,方可灌裝瓶。
② 酒體清澈,無異味,無雜質,方可灌裝瓶。
③ 酒瓶必須沖洗三道,紫外線消毒。
④ 所有員工持健康證上崗,穿戴工作服,衣冠整潔。
⑤ 每日工作場地保持清潔。
7、經營現狀
產品享譽中外,深受消費者歡迎,目前年銷量達220噸,年增長率達6%。
截至2008年,全國代理商店鋪數目達60多家,。
二、創始人、傳人情況
賴永初先生
賴永初先生,祖籍福建,生於1902年,貴州黃平浪洞人氏,貴陽市人,家裡三兄弟,居長。
賴永初先生早年學徒,了解許多善經營、懂管理、講信譽、艱苦創業的道理。其父逝世後,承擔全家生活重擔。1928年,“賴興隆商號”開展存放、匯兌等業務。1943年,貴陽巨商戴蘊珊組建“怡興昌銀號”。1945年,“怡興昌銀號”改組,賴永初先生擔任董事,後任經理,獨資經營“怡興昌銀號”,為後來擔任貴陽市銀行、貴州省銀行總經理奠定基礎。貴陽解放後,賴永初把貴州省銀行的資產、存款、貸款等業務逐一造冊,移交人民政府接管。
1937年,賴永初先生成立“大興實業公司”周秉衡以“衡昌燒坊”入股,賴永初控股任經理,周任副經理。1941年,賴永初獨資收購“衡昌燒坊”,並改名“恆興酒廠”,將所產恆興茅酒以自己的姓氏“賴”和產地茅台鎮的“茅”冠名註冊為大鵬展翅的賴茅酒商標。1947年,“恆興酒廠”年產突破32500公斤,成為茅台鎮最大的酒廠。
“恆興酒廠”釀酒原料,提粱之精,取小麥之魂,采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捕捉特殊環境裡不可代替的微生物發酵、揉和、升華,經過9次蒸發,8次攤晾、加曲、上堆發酵、入池發酵、7次取酒後釀造的賴茅酒,具有“無色、透明、醇香、回甜”之風格,以“醬瓊厚”為酒質特性,具有較強的保健作用和療效功能,飲後不上頭、不刺喉、不口乾、不傷胃等特點,貴州解放初期,年產量10多萬斤。遠銷重慶武漢長沙廣州上海、香港等地。
1953年,政府接管茅台鎮“恆興酒廠”,今貴州茅台酒廠“國酒文化城”塑有賴永初先生塑像。
1940年,在花溪楊柳街創辦全免費永初教養院,後改為永初農場,為難童和流浪兒童提供半耕半讀場所。
1944年,獨資在貴陽花果園創辦全免費永國中學。(現是貴州省藝術學院)
解放貴陽時,賴永國中學在貴陽市第一個升起五星紅旗。
解放後,賴永初先生擁護共產黨領導,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先後被選為貴陽市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會議代表、貴陽市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貴陽市工商聯籌備委員會委員。
1950年,參加“昆築參觀團”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參觀,在北京受到朱德總司令等國家領導人接見。在上海受到陳毅市長接見。
在“三反五反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對待,粉碎“四人幫”後落實政策。
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向台灣故友寫信,宣傳祖國建設成就。
撰寫《我所知道的貴州省銀行》、《劉熙乙組織速富團的經過》等文史資料。
1980年,賴永初先生被選為政協貴州省委員會常委、省工商聯常委。
1981年5月13日,在貴陽病逝,享年79歲。
賴永初先生,為中國酒文化史留下多彩絢麗的一頁,其業績已載入史冊。
傳承人賴世強先生
賴世強先生,生於1949年,貴陽人。1996年被推薦到中央社院學習結業。參與政府各種學習班學習。
現任政協貴州省委員、政協貴陽市常委、貴州省工商聯常委、貴陽市工商聯常委,民建省委委員,併兼多個社會團體職務,是省、市公安系統“一聯一”制度對接成員。
1968年第一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1972年抽調回貴陽,在貴陽市小河軸承廠做機修車間鉗工學徒。1982年經營裝修行業。
1980年1月,原政協貴州省委員賴永初先生,在省政協四屆二次會議上提出了恢復賴茅酒生產的提案,並獲準通過。
八十年代,遵父遺願,賴世強先生恢復重建百年老字號茅台“恆興酒廠”於茅台鎮舊址。
1992年,成立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及貴州恆興貿易有限公司,賴世強先生同時擔任三個企業的廠長、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
賴世強先生注重企業員工的教育
為提高員工素質,訂閱大量的書報,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相關部門的培訓學習,對員工自學專業給予一定的費用支持。
在厂部和公司設立了職工娛樂室,購置了音響、桌球羽毛球、棋類等多種文體用品。
企業奉行守法經營、無誠不商的原則,企業與客戶從未發生因誠信而導致的糾紛。
企業在穩步發展中,為感謝黨、政府和朋友支持幫助,賴世強先生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慈善活動。
在抗洪救災中,一次性捐贈價值近10萬元的產品給解放軍,為解放軍的後勤,提供了保障。
認捐黃平舊州中學、仁懷市私立職中和資助多名貧困學生。
在捐資助學中,和周夢生老人,在仁懷學校創辦基金會,專門幫助讀不起書的小孩,讓他們繼續上學。
在省光彩事業中,出資購買黑山羊,建立仁懷地區黑山羊基地,給仁懷黑山羊捐助養殖資金近2萬元。
在參與新農村建設中,投資30萬元,為當地農民修建了一條可通大車的水泥路,解決了他們出行難的問題。
2003年,在捐款防治非典中,積極捐款,貴州賴永初酒業公司被市衛生局授予防非典榮譽證書。
2005年參與國企改制,出資近500萬元,收購10多年未領發工資已改制的企業,包括其幫助繳納歷年所欠稅收150萬元,妥善安排50多名職工的養老保險等三金,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2006年,捐資2萬元參與開陽縣台江縣的新農村建設,為當地的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2006年,捐款5000元與民建貴州省委共同幫助貴陽六中貧困學生。
銅仁的“梵淨山”節,隨同省工商聯領導,一次性贊助政府300件產品,支持政府的工作。
連續三年,支持扶貧點開陽禾豐鄉基地,種植高粱300畝,提供優良高粱品種,讓開陽禾豐鄉村民種植,按市場價購進釀酒,使幾百戶農民比種植水稻、玉米每畝增收266元,給村民們帶來實惠。
在企業的人員配備上,儘量聘用下崗工人和待崗人員,現已聘用下崗職工和待業人員30名。在近幾年的社會公益活動中,捐資捐物(不包括修路等),捐款捐物近百萬元(其中現金60餘萬元)。
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積極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社情民意,提交提案等。常說:雖然不拿俸祿,但既然是政協委員,就要行使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1996年,賴世強被貴陽市委和市政府,評為市各界人士為四化服務先進個人稱號。
2004年,賴世強被市人民政府和市委授予2001至2004年度,幫助農村貧困農戶改造茅草房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04年至2006年,被評為貴陽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老字號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連續幾年獲得仁懷市稅務局的表彰和頒發的誠信納稅榮譽證書,被評為回報社會先進單位。
貴州賴永初酒業公司在1995年獲得貴陽市南明區稅務局頒發的先進納稅企業稱號。
1999年,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連續三年,是省工商局評出的省級重契約,守信用單位,此榮譽稱號一直保持至今。
2004年,賴永初酒被貴州省評為消費者喜愛的品牌,註冊的“賴永初”牌商標連續3屆被評為貴州省著名商標。
2005年以來賴永初酒榮獲國家質檢總局全國白酒監督抽檢質量合格企業的3.15展示品牌。
企業恪守誠信經商、誠信待友、誠信服務的“三誠”宗旨,讓整個企業員工做到無誠不商,使員工從思想上、道德上、經營理念上做到誠信。
2011年3月,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註冊商標:賴永初)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讓茅台美酒走進千家萬戶,目前,正在著手擴大廠房的建設。
賴世強先生說:“擁護黨中央的一切決定,始終跟著黨走,愛我們的中華民族,我們的企業才會健康發展和長壽。我們的奮鬥目標,振興貴州醬香型白酒,為發揚光大中國酒文化,作出應有的奉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